2020万众一心加油干丨襄城县 群众看病有“医”靠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董学彦通讯员计明勋)缴费排队、就诊排队、出院排队……在每一家县级以上医院,几乎都能见到到处排队的患者和家属焦灼的面孔。每当看到这一幕,襄城县人民医院院长王永召心中就有个强烈的愿望:老百姓看病能不能不排队?

他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自今年9月21日起,襄城县人民医院对县域内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住院患者实施“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服务方式,既为患者打通了入院治疗的“绿色通道”,又免去了患者交纳高额住院押金的问题。

在此之前,这一新的就医模式已在困难群众中先期开展。截至11月底,全县共为5107名困难群众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免交押金2890多万元。如今,这项举措已惠及全县所有群众。

这项深得民心的惠民举措能在全县推广,源自襄城县自去年开始构建的紧密型医共体带来的底气。

面对县人民医院一家独强、县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专科特色不足、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不强、民营医院经营困难等问题,襄城县以入选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为契机,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路径。

去年9月,由襄城县人民医院和5家试点乡镇卫生院组建的襄城县医疗健康集团挂牌成立。今年1月,剩余的11家乡镇卫生院同时挂牌为医疗健康集团分院。成员单位之间实施行政、人员、财务、业务、信息、绩效、药械“七统一”管理,县乡医疗机构由此成为“一家人”。

通过县乡一体化建设,襄城县医疗健康集团建设了六大区域共享中心,真正实现了县乡村医疗资源共享。其中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于今年8月份开始启用,接收区域内各乡镇卫生院影像、心电上传数据,免费出具诊断报告。

“如今,我们区域的医疗网络已全部打通,也实现了远程会诊。通过会诊视频,乡村医生想请县级医院哪个医生看病,就点哪个医生的会诊窗口。不但能进行视频对话,还能将患者的所有检查信息直接传输到医生的桌面上。”王永召说。

12月15日,丁营乡沟刘村村民刘伟因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一大早就到乡卫生院看病,不用再专程去县里。他说,原来在县里做一个疗程需要花费一两千元,现在在乡里做只花四五百元。

医共体的建设目标,是“县强”“乡活”“村稳”。2019年以来,襄城县共投入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资金4.69亿元,全县共培育市级以上重点专科9个,中医特色专科2个;16个卫生院全部接入县域医疗健康信息化平台;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村医,基本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是落实人民群众‘大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襄城县委书记宁伯伟说,“我们将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