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37%

12月22日,在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新型城镇化发展专题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就云南省“十三五”时期,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赵波介绍,“十三五”以来,全省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城镇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主要并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显著成效。
成效
农转非5年提高5.61个百分点
全面放开全省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取消了昆明市主城区的落户限制,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人地钱”挂钩政策,“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先后有泸水、水富、澄江3个县实现撤县设市,江川、沾益、晋宁、马龙4个县实现撤县设区。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43.3%提高到2019年的48.91%,提高了5.6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
滇中城市群
集聚全省六成地区生产总值
2019年,全省滇中城市群以全省28.3%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省60.68%的地区生产总值,比2015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58.9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滇中城市群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25个边境县市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
“十三五”期间,瑞丽、河口、腾冲、磨憨、孟定等边境城镇快速发展。2016—2019年,全省25个边境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20个县城成为“云南省美丽县城”
今年1月,省政府已正式授牌命名了腾冲市等20个“云南省美丽县城”。截至今年10月,云南省美丽县城建设中,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032个、新增城市公园249个、停车场642个,改造提升主题街区262个。
授牌命名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
按照田园牧歌、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绝妙景观5种类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截至目前,省政府已授牌命名了喜洲古镇等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已成为云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重要抓手、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平台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差距不断缩小
云南省加快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15年的3.2下降到2019年的3.04,差距不断缩小。
问答
“十三五”以来
全省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315万人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公安机关采取哪些户籍制度改革措施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云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政委陈根献介绍,“十三五”以来,该厅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并有序实现市民化。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省户籍人口共4804.4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780.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7.06%,较“十二五”末提升了5.76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公安机关实施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全省全面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历史性地消除了城乡户籍二元结构。
不断放开放宽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条件。目前,云南省城镇地区已全面放开了户口迁移条件,实现了落户零门槛。“十三五”以来,全省城镇户籍人口增加了326万人,其中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315万人。
健全完善居住证制度。2016年12月,省公安厅推动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了《云南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条例》实施以来,全省累计办理暂住登记522.3万人,发放居住证371万份。
畅通城镇地区人才落户通道。为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才落户要求,省公安厅全面放开了城镇地区人才落户政策,中专以上学历人员、留学归国人员,以及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初级技工以上资质人员,在城镇可以先落户后择业。
持续推进公安户政“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共下放户籍业务审批权限13项,清理取消9类证明材料涉及39类户籍业务,承诺57项户籍业务“最多跑一次”,实现37类户籍业务窗口即办即取。通过“一部手机办事通”“网上户籍室”共受理5.6万余件网上户籍业务。
2019年
云南乡村旅游接待量达8624万人次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在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陆晓龙介绍,云南省农业农村领域主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粮食产能稳步提升,2016—2019年,全省粮食产量年均增速1.0%,高于全国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2019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249万亩、居全国第12位,产量1870万吨、居全国第14位;畜牧业发展势头加快,2019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406万吨,产量排名由2015年的全国第11位上升到全国第7位。鲜切花、天然橡胶、咖啡、烤烟、核桃、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保持全国第1位;蔗糖面积和产量保持全国第2位;茶叶采摘面积保持全国第1位。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由2015年3814亿元增加到2019年8939亿元,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15年的1.1 : 1提高到2019年的1.6 : 1。云南积极发展休闲农业,2019年经营主体达到10502个,比2015年增加1438个;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8624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3361万人次;营业收入143.41亿元,比2015年增加51亿元,年均增长11%。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省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1座以上无害化卫生公厕实现全覆盖;一类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0%以上;二类县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5%以上,全省所有自然村达“人居环境Ⅰ档标准”。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869.1万份,颁证率达98.9%。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18.35万个村组清产核资,规范有序开展成员身份确认、折股量化资产、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办理登记赋码等工作。
“十三五”时期
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0平方米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张绍稳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1%,公共供水普及率95.47%,燃气普及率68.82%。指导昆明市从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风貌特色、整洁有序等8个方面50项指标的基础上完成了2020年度城市自体检工作。
狠抓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完成全省33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26%,98.5%的乡镇镇区和97.9%的村庄对生活垃圾进行了收集处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并销号,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城镇建成区公厕数量逐步充足,旱厕全面消除。城镇建成区绿地率达34.8%,绿化覆盖率39.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48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77.94%,全省国家园林城市(县城)总数增至34个。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达88个,传统村落达708个,积极推进通海、剑川、香格里拉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功推动大理州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完成传统村落挂牌保护。2019年度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58.6%。
“十三五”时期,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完成1.76万亿元,基本实现1.8万亿元左右的投资目标,达到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的目标。提供商品住宅135.5万套,累计满足了近400万居民多层次的住房需求。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11万套,累计为700多万中低收入群众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积极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自愿缴存公积金及住房公积金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试点。
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削减项目审批事项27%,减少证明材料47%,审批时间由原来平均258.5天缩减至政府投资项目平均99天,社会投资项目平均85天,最短40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线并实现在线审批,为优化云南省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