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贸易体制存亡关头: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新动力,美国策略会变吗?

图片
文/王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美国掀起的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的潮流仍在蔓延。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叠加影响之下,全球供应链与产业合作格局更是遭受重大冲击。另一方面,中国则高举自由贸易、全球化的大旗,积极推动RCEP签署,加快中日韩自贸区、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进程。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中的影响力与发言权越来越大。但这显然会挑战美国的霸权利益,拜登政府上台之后美国建制派重掌权力,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不会改变,并将出现更为复杂的局面。
2021年,中国是否将继续展现推动自由贸易与经济全球化的领导力?中美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将向何处去?这是广大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图片
一、2020年贸易保护、逆全球化潮流加强,全球产业链面临严重挑战
美国特朗普上台以后实施美国优先政策,发动贸易战,不断“退群”,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推动了西方国家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势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下,美国特朗普政府借口保护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对中国强加“新冷战”,破坏经济全球化期间所形成的全球供应链,推动全球供应链的重组。贸易问题被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甚至安全化。
在促进全球供应链的重组方面,美国对华鹰派利用各国对于疫情期间公共卫生产品,特别是个人防护物资与药品供应的担忧,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去中国化”。美国带头推动所谓的“经济繁荣伙伴”倡议,力邀日本、越南、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个别拉美国家加入该倡议,试图以价值观为基础,建立一个所谓民主国家间的供应链。日本等国则出台奖励措施,促使一部分企业搬迁回日本或迁移到越南等地。德国政府也提醒德国企业不要把投资放在中国这一个“篮子”里。
在高科技领域,美国特朗普政府提出所谓“清洁网络”倡议,企图将华为等中国高科技公司以及中国互联网公司应用程序等排除出美国主导的国际互联网。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日前声称,有将近40个国家加入了该计划。美国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强迫很多国家必须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让这些国家参加其“去中国化”的国际供应链和“清洁网络”计划,赤裸裸地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同时影响它们的经济开放政策。
同时,特朗普政府继续破坏多边贸易体制的运作,通过抵制WTO争端解决机制大法官的任命,使得多边贸易体制处于“空转”状态。我们知道,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王冠”,美国政府对新大法官的阻挠实际上阻止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协调国际经贸纷争方面的积极作用。
新冠疫情本来需要国际社会更大力度的合作,以应对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挑战,但是由于美国的阻挠,这方面的国际合作被“政治化”、“碎片化”,加重全球疫情恶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全球经济衰退的根源之一。美国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的政策动摇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图片
二、中国逆势而上倡导经贸开放,推动地区贸易自由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
冷战结束后,中国勇敢地拥抱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中国向世界逐渐敞开大门,世界市场向中国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拥抱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国家之一。中国的成功向世界表明,只有推动改革开放,加入全球化,维护多边主义经贸规则,世界各国才能获得发展。当前出现经济全球化的逆流,在一些国家国内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不公、经济社会分裂等问题其实并非经济全球化本身导致的,而是这些国家国内调节分配的政策失败所导致的问题。我们应当对这个问题作出清醒的认识,并形成国际共识。
2008年之后,中国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提出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恢复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些年,中国更提出了推动全球普遍发展的“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倡议,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亟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和项目的帮助。“一带一路”与亚投行项目的落地,对于推动世界不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动力,为遭遇困境的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助力。
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不断“退群”和英国“脱欧”等相反,中国顶住美国贸易战的冲击与技术打压,不断地扩大单边的开放,展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开放的决心。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中国做出更加勇敢的决定,在亚太地区推动15个国家签署了10+5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同时中国政府更表示将积极考虑加入高标准的自贸协议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提出趁着RCEP签署的契机加快中日韩三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欧双方领导人表示,将在2020年底完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的谈判。
RCEP将建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将作为主要经济体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将有效地平衡美国和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中国在疫情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率先发力,推动地区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开发,将为处于逆境中的经济全球化提供更多的动力,有望走出当下的困境。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不断扩大开放的政策选择,中国将引领塑造未来的全球经贸体制。
图片
三、全球化、国际贸易规则、全球经济治理前瞻:我们会迎来更自由、更有规则的世界吗?
受到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边贸易体制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经过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地球村”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基本现实。我们很难想象退回到彼此分割、各自为政的时代,退回到意识形态高度对立的冷战年代。退回到过去不是解决当前各国困境的办法,坚持经济全球化,走开放发展的道路应当成为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共识。
当前要继续加强多边贸易的规则,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继续改革。多边贸易体制当前面临着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巨大挑战。过去多年积累的成果受到很大的威胁,包括现有多边体制中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变得名存实亡。我们要恢复对多边贸易规则的信心,同时着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当前主要的矛盾仍然集中于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认为,多边贸易现有规则更偏向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它们吃亏了,它们主张对于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与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贸易待遇加以严格规范甚至取消,同时加强对中国等国产业扶持政策的约束,包括增强产业补贴政策的通报机制等。
要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矛盾,要在多边贸易体制中更多地贯彻发展的理念,使得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有更多的政策空间保证发展,使得它们真正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多边贸易体制要在自由贸易与发展目标之间保持平衡。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也应当加大开放的力度,提高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水平,创造一个更开放的投资环境。
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要推动开放与国内发展利益之间的平衡。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对国内的分配体制进行改革,纠正对资本与大企业过度倾斜的分配政策,同时扶持中小企业和本土制造业的发展,让它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多边规则中需要更多关注绿色发展、劳工权益与妇女权益,引导国际经贸规则,朝向一个更普惠、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能否实现上述的目标,取决于各国能否达成政治共识,取决于国际竞争的结果。
图片
四、全球供应链与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国际竞争与中国的引领作用
美国特朗普政府利用疫情推动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特朗普政府将经贸关系安全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是导致经济全球化退步的重要原因。
美国拜登新政府上台在即,将有可能在国际经贸政策上采取不同于特朗普的政策,这是因为民主党的理念与权力基础不同于共和党,拜登更强调在多边框架内发挥美国的领导作用,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的美国工商界是其重要的支持力量。拜登新政府将可能坚持在多边主义、相互依赖的框架下处理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中美关系面临“重置”的机会之窗。
拜登政府强调,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中美“脱钩”不现实,但中国是美国的“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因此中美之间的所谓“战略竞争”将不会改变,美国仍将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威胁到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威胁到美国为代表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拜登政府将在两个方面与中国展开竞争,一个是技术方面,将可能继续对中国企业获得技术进行打压;另一个是意识形态方面,美国将利用人权、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对中国进行攻击、打压,借以维护美国的国际“软实力”。
中美有可能重新确认某些共同经贸利益,并在共同利益认知的基础之上增加在国际经贸规则问题上的对话、沟通与协调。中美可能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扩大市场开放等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缓解中美冲突对于多边经贸体制的冲击。当然,美国回归多边贸易体制,扩大美日欧之间的协调,有可能对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造成新的竞争压力。
中国和欧洲之间在维护多边主义与国际经贸规则方面存在共识,但在如何推动国际经贸规则改革方面彼此存在着分歧、矛盾与竞争。中欧当前采取积极主动措施,推动在2020年底前完成中欧双边投资协议的谈判。如果能够顺利达成协议,将有助于缩小中欧之间的分歧,加强在多边经贸框架下的协调与合作。当前,中欧贸易总量业已超过美欧贸易总量,中国与亚洲的市场对欧洲越来越重要,将有助于巩固中欧在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合作,包括在推动国际经贸规则方面的合作。
亚太地区将是全球经济中最有希望的地区。RCEP的签署将建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亚太地区将在全球贸易规则方面发挥主导的作用。未来将有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RCEP成员国申请加入更高开放标准的CPTPP,从而推动亚太地区自贸区更加相互融合与开放。
为了挽救经济全球化,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必须进行合作,必须推动多边经贸体制改革,巩固以国际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经贸秩序。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中国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内销市场,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同时,中国积极开放,下先手棋,将增进中国塑造未来全球经贸规则的能力。在下一个5至10年,中国将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作者王勇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