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情书丨第四封:第三个梦

图片
蹲点村庄
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
蹲点时间
2020年10月11日—23日
11月3日—5日
关键词
脱贫,
生态,
合作社,
治沙精神
村情档案(面积和人口)
三面接壤内蒙古,
紧邻科尔沁沙地南缘,
总面积66150亩,
耕地1.33万亩,
共有304户、820人。
主要产业
种植业,
肉牛肉羊养殖。
收入情况
村集体年收入近30万元,
人均年收入1.5万元。
北甸子村差一点在地图上被抹掉。
摊开辽宁地图,如果要定位北甸子,“西北”二字是最准确的方向指引——阜新位于辽宁西北,彰武县位于阜新西北,阿尔乡镇位于彰武县西北,而北甸子村位于阿尔乡镇西北。
而若要进一步明晰方位,则可以这样表述:北甸子位于辽宁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它犹如一根枝杈,直接插进科尔沁沙地。
20多年前,三面环沙的北甸子村似一座孤岛,深陷茫茫荒漠。
疾风骤起,沙粒似刀,“啪啪”击打着老百姓的窗棂,也试图改写着这座普通村庄的命运。
北甸子应该怎么办?
专家几进几出,无奈地摇着头给出建议:不宜居住,全村搬迁。
不!我们要让父母死后埋在这里,让子孙继续生活在这里!
倔强的北甸子人不甘世代生息的村庄被无情荒漠吞噬,也不愿生于兹、长于兹的自己成为失去故乡的心灵孤儿。
我们要留在这里!
几十年来,北甸子人与沙漠作战,和恶劣抗争,硬生生地将北甸子从沙漠里夺了回来。
那个“一碗米、半碗沙,五步不认爹和妈”的北甸子不见了;
那个老百姓每年靠借粮过活的北甸子不见了;
那个人亡于路的北甸子彻底不见了!
治沙之路,也链接着致富之路。
带领全村治沙几十年的村党支部原书记董福财在去世前,心中一直念念不忘三个梦:种树,让老百姓活下来;修路,让老百姓留下来;致富,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如今,前两个,梦已成真;我们的采访,从第三个梦开始……
图片
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北甸子人。
抱团筑梦
图片
养牛大户带领着村民共同致富。
北甸子村的养牛大户李万权是“名人”。
我们还没到北甸子村,“李万权”这三个字就快把耳朵灌满了:
“李万权一打眼儿,就知道这头牛能有多沉,上秤,差不了几斤。”
“李万权到底帮了多少老百姓脱贫,他自己都说不清。”
“李万权有自己的合作社、肉牛交易市场,他还养了1000多头母牛,你说他得多富?”
……
李万权从车上走下来的那一瞬,这位“名人”在我们面前真实起来:高个、魁梧,衣着朴素得就像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热情藏在眼睛里,但黝黑面庞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一双伸出的大手宽厚、有力。
李万权是土生土长的北甸子人,他知道北甸子的苦,也亲历了北甸子因沙而衰、因沙而穷的全部过程。
李万权说,那时候全村都快被沙子埋上了,到镇上没有路,要么走,要么骑马,要么赶马车。马车赶得快了就会半路翻车,他没少帮忙抬车。
村党支部书记白晓华说,因为沙丘环绕,无路可走,村里过去都是接生婆在家接生。有一户人家的媳妇生孩子大出血,找了好几个壮劳力步行往镇上抬,还没到医院,人就死了。
沙,漫无天际的白沙不仅让北甸子因沙致贫,一穷几十年,还让这里构建了独特的人际生态网络。
长时间被沙漠阻隔于世,当年的北甸子人较少与外界接触,他们固守田园,累世而居,很少流动。再加之“穷”字当头,外村闺女不爱来,本村小伙娶本村闺女,北甸子亲上套亲,亲上加亲,全村几乎都能攀上亲戚。
尽管这个“亲戚村”在甩掉“穷”字的道路上拼尽气力,但是,2016年之前的北甸子一直顶着“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与其他贫困村略有不同,北甸子有几十年饲养肉牛的传统。这个传统犹如一条绳索,把北甸子人一个个地从贫困泥淖中拉拽了出来。
然而在“养牛脱贫”面前,全村仍有几十户贫困户望“牛”兴叹。他们也知道养牛赚钱,也羡慕那些肉牛满圈的邻居,但一道道横亘在眼前的门槛让他们难以逾越: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贫困户都拖欠着信用社的贷款,若要再次贷款,他们必须先把欠款还上,而且还要有抵押物。一句话,贫困户没有养牛钱;
——即使有了贷款,但他们不懂喂养技术。牛病了,咋办?死了,咋办?从哪儿进料?怎么防疫?去哪儿卖牛?一句话,贫困户不会侍弄。
贫困户着急,县里、镇里、村里和省里下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更着急。
图片
多年前,北甸子村曾深陷白沙之中。
几番调研后,2016年,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在北甸子推行开来——贫困户分别加入村里两位养牛大户李万权、王辉的合作社,合作社给贫困户担保贷款,政府对贷款贴息,钱的问题解决了;合作社为贫困户养牛提供技术、饲料、销售全程支持,侍弄的难题也破解了。
紧锁眉头多年的贫困户,乐了。
不止一名记者问过李万权这样一个问题:用自己的信誉给贫困户担保贷款,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位思路清晰但并不太乐于表达的汉子只把答案浓缩成几个字:共同致富嘛。
共同致富的目标下,记录着向梦想进发的北甸子村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种树,让老百姓活下来。如今,北甸子村已累计造林3.8万亩,种树300万株,森林覆盖率从10%提升到48%。如今的北甸子已经“无处栽林”。
——修路,让老百姓留下来。自第一条通往阿尔乡镇的村级公路通车后,环屯路、巷道,一条条覆盖着水泥面的道路犹如彩练,串起了北甸子村的每家每户。
——老董书记的第三个梦想“致富”,也正在北甸子人勤劳的双手中实现。全村90%以上的农户靠饲养肉牛致富,一年收入能达到几万元,全村不仅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村集体经济也由原来的入不敷出,变成了现在年盈利近30万元。
全力逐梦
图片
辽宁日报记者在村民栽植的防护林里采访。
2019年,38岁土生土长的北甸子人徐红春盖起了新房子。设计图纸的时候,她把瓦匠拽进屋,拍了拍炕上的图纸,“我要安上全村最大的窗户!我喜欢亮堂!”
徐红春憋屈怕了。
“我家过去是全村最穷的。”盘坐在炕上,打量着自己的新房,性格爽朗的徐红春讲起了她的故事。
结婚不久,房东不再续租房子,徐红春和老公抹着眼泪,连借带贷,花了4.5万元买下一个院子和两间小土房,连夜搬了出去。
那是两间低矮、昏暗、憋屈的小土房,窗户狭小得很难挤进阳光。我们侧身走进那两间土房,透风的北墙上,高高悬挂着几年前的一张全家福。那时,徐红春的儿子还活着,照片中的他,笑得一脸纯真。
2016年,儿子意外去世了,一向要强的徐红春躺在炕上哭了好几天,她哭儿子“为什么短命”,哭自己“为什么这么命苦”,哭家里“穷得不敢走亲戚”。
苦尽甘来。就在这一年,徐红春加入合作社开始养牛脱贫。几年下来,外债还上了,新房盖上了,家禽牲畜填满了整个院子,徐红春和老公开始没日没夜地忙。曾经的厄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护院大狗朝着我们狂吠,徐红春弯腰捡起了一根木棍,用力撇了出去,挨打了的狗“嗷嗷”跑开了,徐红春拍了拍手上的土,爽朗一笑,“现在这日子,有劲儿!”阳光明媚,那扇全村最大的窗户内,花开正盛。
图片
曾经的贫困户徐红春安上了全村最大的窗户。
当制约梦想的桎梏被打破,北甸子人脱贫致富的干劲与闯劲极速迸发。这个辽西北的偏僻村庄,在奔向第三个梦想的征途上,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治沙精神,再一次激励着自己,鼓舞着自己,重新书写着村庄的精气神。
驻村采访的半个多月,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北甸子人的淳朴与热情,也无时无刻不在感知着怀揣致富梦想的他们原有生活节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清晨5点多,每家每户渐次亮起的灯光就把北甸子唤醒了,5点半刚过,庄稼地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当地人说,以前灯亮得没这么早,也没这么多。
中午11点左右,全村最为热闹。牛群陆续回家了,骑着马的牛倌吆喝着,驱赶着,鞭子清脆作响。每家每户,饭香四溢。当地人说,以前一天只吃两顿饭,中午这个时间段,要么靠墙根晒太阳,要么聚堆闲聊。
晚上9点多,全村渐渐安静下来,人们为明天的忙碌与辛劳积攒着力气。当地人说,以前成宿打扑克、打麻将,为了一毛钱,这个“亲戚村”里的亲戚之间经常翻脸。
致富的梦想,改变着这座村庄的气质,也重塑着每一个人的风貌。
白少军虽然身材矮小,但混在牛群中间的他却威武得像一位将军。他把牛群关进圈,微笑着,搓着手,迎接我们。
他给自己喂养的16头牛每一个都取了名字,“那个犄角大的叫‘大犄犄’”。白少军往牛槽里铲进几锹料,撤回身,站在牛栏旁扯起脖子逐个给牛点名。清脆的声音响彻整个院落。在没有脱贫前,白少军自卑得沉默寡语。
图片
采访白少军时,两条家犬闯了进来。
作为老董书记的儿子,今年42岁的董伟继承了父亲热情好客的性格。当这份热情与致富梦想交织在一起,他点燃了自己。
宽敞的养殖小区内集齐了牛马羊鸡鸭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自己的天地里,董伟俨然一位勤劳的国王。
铡完了草,董伟“呼”地一下从机器上蹦下来,大步流星地钻进牛棚里添料,掺盐、搅拌,之后他快步从牛棚折身而出,将手中的鞭子挥得“啪啪”作响,听到命令的牛群像潮水一样涌进棚子。又一顿美好的晚餐开始了。
当我们感叹董伟的快节奏生活堪比一线城市时,这位热情的中年人笑得灿烂,他摇着头,又点着头,“我做得还不够好,全村都这么拼”。
在奔向第三个梦的道路上,今天的北甸子人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正确前行方式。
漫步村中,牛群低沉的“哞哞”声时常越墙而出,此起彼伏。这是最为动人的乐章,它不仅驱赶走了北甸子人过去的唉声叹气,还在悦耳的音乐中迎来了北甸子村的生机与希望。
勇敢追梦
图片
肉牛养殖目前是北甸子村的重点产业。
“肉牛第一村”,在养牛大户李万权的心中,他希望北甸子将来能在全国叫响这样的名号。
怀揣梦想的李万权不放过任何一次畅谈梦想的机会。面对近百位蜂拥而至的外地参观者,李万权站在台阶上,手持话筒,滔滔不绝。他向参观者讲着合作社的模式,说着北甸子村的养牛梦。一旁的牛栏里,几百头牛停止了咀嚼,安静聆听。
这位脸色黧黑的中年汉子虽然少有表情,但平静的面庞下却藏着一颗沸腾的心。
裤腿沾上了泥浆,一双褶皱的皮鞋被泥土遮住了原色,站在台阶上的李万权毫不在乎,他在乎是否有参观者能被他的梦想所感染,是否有人愿意加入养牛事业,和他并肩作战。
参观一结束,李万权开着他那几万块钱的车赶到下一个需要他的地方,继续养牛、贩牛、说梦想。就他个人而言,致富已经实现,带领全村一起致富才是他的梦想。
梦想着共同致富的李万权有着自己的困惑。
在半个多月的驻村采访中,李万权不止一次地向我们陈述着他“肉牛第一村”的梦想。然而,实现这个梦,需要实打实雄厚的资金来支持。时至今日,难题待解。
不止李万权,在奔向第三个梦想的征途中,北甸子人在品尝喜悦的同时,也遭遇着“幸福的烦恼”。
1985年,李淑云一家签下了北甸子村第一份植树造林承包合同:造林1000亩。
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的连片沙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松树,1000亩防护林如一条墨绿色飘带,阻隔了风沙,牢固了沙坨,改善了生态。李淑云一家就住在自己栽植的松林深处,距离她家最近一户村民也有两三公里的路程。
当我们感叹“十年树木”时,李淑云——这位当年夜以继日带头植树的中年妇女,已经变成了华发丛生的老太太。
坐在炕头上,李淑云拢着头发,追忆着30多年前植树造林的一幕幕,“早晨起来觉得胸口发闷,一吐,一大摊血”。
当年的辛劳与如今的成果却衍生了新的困惑。望着1000余亩的“绿色银行”,怎样变现改善当下的生活,成了全家想要破解但还一时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李淑云的儿子王继岩面对100多亩沙棘林,也有着自己的烦恼。为了补植树木,李淑云一家2016年在林地补植带上栽了100多亩的沙棘林。沙棘果可以做果汁,叶子可以做茶饮,沙棘全身都是宝……看着树苗深深扎根沙土地,一家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随着去年沙棘成林、果上林梢,上述梦想却遭遇了现实困境:因为沙棘果和叶子产量少,果汁与茶饮企业不肯长途跋涉上门回收;如果自建厂房,食品加工手续、生产技术要求、员工管理等又远非王继岩一个人所能承担,“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但,不管是李万权,还是李淑云,抑或是我们在北甸子村采访中遇到的每一个人,不论是面对困惑,还是遭遇困难,他们不屈不挠、坚韧积极。
这,就是延续了当年治沙精神的北甸子人!
这,就是奔向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北甸子人!
曾经的大漠孤岛如今绿树成荫,过去的人烟荒漠现在生机勃勃。
如果我们把目光从北甸子村这个点拉回到全省这个面,将时间轴线从当下延展至过去及辽远的未来,我们就会发现,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关乎一个地方永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若要实现生态文明,不仅需要脚踏实地,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与引领。
图片
“大色树”见证着北甸子人奋力逐梦。
在北甸子村西北的边界林旁,一棵五角枫在空旷的沙土地上默默驻守了百余年。岁月沧桑,四季轮转,这棵百年大树的叶子也随之从无到有、由绿到红,不断变换,因此当地人称它为“大色树”。
就是这棵大色树,见证了北甸子人曾经的艰难竭蹶、种树修路的殚精竭虑,如今,它正在见证着北甸子人实现第三个梦的坚定脚步。
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再一次夜访大色树。
冬夜寒凉,万籁俱寂,百年枝杈擎起了繁星苍穹。夜色中,天边的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它,为梦想指引着方向。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记者:朱忠鹤
制作:《大地情书》报道组
编辑:胡宜男
责编:方亮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