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定点帮扶村全部脱贫出列,金融扶贫贷款余额创出新高 云南中行助力脱贫攻坚见真情

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薄雾,照进临沧市邦东乡璋珍村大山上的古树茶园,虽然已是深冬时节,但这里生机盎然、苍翠欲滴,与不远处崭新洁白的民房遥相呼应,村民们相约着向村口热闹的集市走去……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正呈现出一片安居乐业、富足祥和的新气象。

这里,是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定点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6月,全行定点帮扶的3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同时,为让金融“活水”切实有效地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截至今年11月末,该行金融扶贫贷款余额超过100亿元,增幅60%,帮扶和带动人数超430万人,创出新高。

党建合作、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金融帮扶……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云南中行坚持不懈抓好各项扶贫工作落实。在云岭大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潮中,云南中行真情有为,以实际行动谱写出亮丽华章。

临沧市邦东乡璋珍村全貌 供图

倾力帮扶

贫困乡村“破茧成蝶”

璋珍村是云南中行自1994年参加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以来,在临沧市临翔区挂联帮扶的第4个贫困乡村。一直以来,该行党委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将其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来抓,确定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造血为主、志智双扶”的帮扶思路。该行历任党委书记先后10多次带队深入璋珍村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共谋脱贫致富之策,先后选派6名优秀扶贫干部,坚持驻村帮扶。

围绕“筑牢基础打好底子”的扶贫原则,云南中行先后向璋珍村无偿投入资金325万多元、物资折合人民币15万元,统筹实施乡村水、电、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扶持项目12个,并捐资70万元建设璋珍茶厂厂房,以此引进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通过实施以茶叶加工、保护、开发等多项切实可行的举措,实现茶叶集约化生产和销售,变“叶子”为“票子”,增加村民收入。仅此一项村民每年户均增收8000多元,直接带动98户贫困户365名贫困人口脱贫,整村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2%下降到零。

此外,云南中行还通过消费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抓党建带扶贫等多项帮扶措施,帮助璋珍村改善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条件,有效疏解了影响璋珍村发展的致贫因素,使璋珍村于2019年实现了整村高质量脱贫摘帽,2020年在国家普查评价中位列全市第一。

如今的璋珍村已然“破茧成蝶”:村村通水泥路,群众白天活动有文化活动场所,夜晚出行有路灯,家家都住上了新房,每周赶集时人们来来往往、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

久久为功

真情行动“有为有位”

26年前,云南中行在西南边陲临沧播下爱心的种子,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派出20多名干部驻村全面参与扶贫。

通过基础设施帮扶、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等措施,换来的是南美乡特色酿酒产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青华村5000多亩核桃产业、大棚蔬菜基地、养鱼等致富项目的开发,推动了弯子村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璋珍村上万棵古茶树的开发、保护,为贫困群众找到了持续致富奔小康的增收来源。目前,曾经的少数民族聚集贫困乡南美乡已被树为全省扶贫脱困的先进典型,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

26年的经验积累,让云南中行认识到扶贫事业不仅要有只争朝夕的干劲,更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下得了苦功、打得了硬仗,拓得开思维、闯得了新路,在“输血”扶贫的同时更加注重 “造血”立志。通过实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特色、有温度、有感情、可实施”的美丽乡村规划,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才能让这里的人们生活幸福,村容村貌景色优美,告别贫困喜迎乡村振兴。

据了解,云南中行在云南省2018年、2019年中央和驻滇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好”。2020年,该行继续加大定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脱贫成果,补齐短板弱项,通过内引外联、多方筹措,向全辖“挂包帮”扶贫点直接投入资金183.85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2个。同时,实现消费扶贫305万元,帮助定点扶贫地区农户增收。

今年6月再次传来好消息,按照省政府公示结果,云南中行定点帮扶的3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挂包帮”的19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062名贫困人口告别贫困。

群体画像

“朱大爹”们真情付出

云南中行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驻村扶贫干部、工作队员们的辛勤和真情付出,2015年以来该行先后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61人,“朱大爹”正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银行曲靖市分行派驻豆温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朱家喜今年已59岁。他2015年响应组织安排,主动请缨来到小山村。因为扎实开展工作,熟知豆温村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大部分群众也都认识他,不论去到哪个村小组,总会有群众与他打招呼,“朱书记,你又来了”“朱大爹,来我家坐坐”“朱大爹,来我家整饭吃”……一句句问候,都是对他工作的认可。

扶贫工作不是单打独斗的事,需要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朱家喜把抓好工作队与村干部之间、村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团结当作重要的基础工作。“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朱家喜经常开展上党课活动,让每个党员干部成为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也成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推动人。

为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持续性收入问题,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朱家喜2016年引进龙头企业,开始试种工业大麻,为豆温村每年增收500余万元;在滇沪合作项目中,他利用上海支援资金150余万元、中国银行帮扶资金10万元,建成110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基地、大麻烘干厂、龙庆豆温黑山羊养殖基地……

扶贫路上,中行“朱大爹”们从不言苦、从不叫累,用他们的细心、耐心与爱心,激励着当地百姓一起奔小康的坚定信念。

精准施策

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

云南省作为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十分艰巨、复杂。云南中行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制定了2020年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云南中行精准施策,重点围绕该地区水利、公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旅游开发和矿产资源等领域和行业,扎实做好产业扶贫项目及普惠扶贫贷款投放。

以金融促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在怒江、迪庆深度贫困地区,云南中行加大扶贫贷款配置力度,增加信贷资金投放。同时,在贷款规模、经济资本、利率定价等方面给予深度贫困地区以专项政策支持,对扶贫重点地区的企业实施利率优惠,降低融资成本,提供绿色通道等,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确保风险合规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让金融“活水”快速有效地注入地方实体之中,切实有效地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

截至今年11月末,云南中行金融扶贫贷款余额为10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40亿元,增长率超过60%,其中企业类扶贫贷款余额98亿元,个人扶贫贷款余额8亿元,对全省全年扶贫贷款累计投放60亿元。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国银行怒江分行、迪庆分行贷款增速均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今年,云南中行加快深度贫困地区水利、公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速度,支持了迪庆普朗铜矿、昭通牛栏江堰塞湖、滇东北医疗中心、怒江州人民医院、德厚水库、文山水电铝一体化、丽香高速和滇中引水工程等扶贫重点项目,以及蔗糖、蚕丝生产等贫困地区优势产业,扎实做好扶贫产业和项目储备,为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扶贫成绩单

5年派出61人驻村

2015年以来该行先后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61人。

今年向扶贫点

投入资金183.85万元

2020年,向全辖“挂包帮”扶贫点直接投入资金183.85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2个。

金融扶贫贷款余额

超百亿元

截至今年11月末,云南中行金融扶贫贷款余额为10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40亿元,增长率超过60%,带动人数超430万人。

帮扶35个贫困村

脱贫出列

今年6月,全行定点帮扶的3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助8062人告别贫困

今年6月,云南中行挂包帮的19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062名贫困人口告别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