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福梅:让蒋介石昏厥厌恶的发妻,后变身义姐,其子赴苏12年回

毛福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是蒋介石的原配妻子,在溪口被日军飞机炸死。既然是原配,为什么蒋介石在和宋美龄联姻前公开登报声明,俩人于民国十年就离婚了呢?
毛福梅是蒋经国的母亲,为什么蒋介石如此不待见她呢?这要从他俩的婚姻开始说起。
01 对婚姻不满
蒋介石是个大孝子,他九岁时丧父,长期与母亲相依为命,孤苦伶仃的童年生活养成了浓重的恋母情结。因此他敏感多疑、脾气暴躁,情绪特别容易激动,只要碰到触发他泪点的情景,眼泪就像开闸泄洪一样哗哗地往下流。
图片
溪口
在他13岁时,上学放假回来的他由于长时间与母亲分离,脚刚踏入家门,一见到久别的母亲,还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已经哭得泣不成声。每每外出,与母亲的离别场面都非常令人伤感。
图片
王采玉
少年时代的蒋介石非常顽劣,猫狗都嫌,着实惹了不少祸,母亲王采玉为此操碎了心。思来想去后王采玉决定给儿子娶一房老婆,帮他收收心,长长进,能走上正道。
于是她就托表兄为儿子说一门亲事,表兄是那一带有名的乡绅,家中开有学馆,蒋介石就在他的学馆中就读。他想到了溪口镇南面15公里的一户毛姓人家。
毛福梅大蒋介石5岁,家中世代经营米行和杂货店,登门求亲后,毛福梅的父亲觉得门当户对,就同意了。
1901年,蒋介石那时才14岁,婚礼当天胡闹丢了面子,令老丈人很恼火。老丈人本想找个老实的、知书达理的,没想到这么顽劣。
而毛福梅又比蒋介石大5岁,两人很难沟通。后来蒋介石外出求学,又东渡日本,见识了花花世界,回家更觉得毛福梅一无是处,因此对这桩婚姻非常不满。但是母命不能违,他的怨气便撒到了毛福梅身上,两人时常吵闹打架。
但是蒋介石的母亲抱孙心切,趁他暑假从日本回来期间,为了让他俩和睦相处,痛哭的训斥并以死相逼,蒋介石不忍心违逆母亲,不久毛福梅怀了孕。
1910年蒋经国出生,王采玉和毛福梅非常欢喜。
蒋经国不像父亲小时候那样调皮无赖,而是循规蹈矩,憨厚诚实,非常像母亲。
图片
王采玉和蒋经国
那时候蒋介石时常在外地,比较年轻,很少与儿子相处,因此和儿子的感情很生疏。每次蒋介石回来,动不动就摆着一副臭脸,与毛福梅争吵,他在幼年蒋经国的心里总是一副阎王模样。
虽然蒋介石时常不在家,但对儿子的教育问题还是非常上心的,时常写信督促儿子学习情况。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蒋介石从日本回国参加革命,后来跟着陈其美混迹于妓院,结识了青楼女子姚冶诚,纳其为妻,后来认了好友戴季陶的私生子,起名蒋纬国。
图片
蒋纬国、蒋介石、蒋经国
蒋纬国从小活泼可爱,深讨蒋介石欢心。蒋介石在黄埔大院时,和陈洁如时常带着蒋纬国散步。从蒋纬国这里他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后来虽然对姚冶诚痛恨,但碍着蒋纬国由她抚养,表面上对她还算不错。
02 闹离婚
时间一晃到了1919年,此时的蒋介石对于毛福梅,是什么态度呢?
我们从日记中来窥得一二。
“家境拂逆,与妻无缘,为吾一生最痛苦之事。”
蒋介石想同毛福梅离婚,母亲又不答应,因为她生了蒋经国,长子长孙在王采玉心中非常重要,她不想看到儿子的家庭破裂,每逢两人争吵时,总是站在媳妇一边,训斥蒋介石。
“今内人回里,于我实有疚。然夫妇之道乖,其奈何哉?”
毛福梅到了上海后俩人又吵起架来,蒋介石的态度一定很恶劣,使毛福梅带着经国伤心回乡,蒋介石有些内疚。
“间及夫妻反目,深感人生少乐趣,几于无家可归……”
一转眼又到了1921年就1月。
“上午,由城舍启行,正午,到家。见妻而面有怒容;见母而心咽悲酸。家庭之于人生,实为一大魔障。此次本拟往问岳母病,因妻遂阻目的。甚至不愿同衾一夕。心知不应该,而无以矫正之。”
蒋介石同岳父母家关系一直不好。这次岳母生病,他想去探望,但毛福梅拒绝了,觉得他去只能加重老人的病,蒋介石一气之下决定不来往了。
图片
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检阅
从这时起,蒋介石同毛福梅离婚的念头就决定下来了,不但不愿与毛福梅同床,甚至都不想见面。只要他回溪口探望母亲的病情,就不希望毛福梅在旁边。
这是4月初的一天。
“娘希匹,无法无天,谁允许你们擅自做主回来的?”蒋介石怒问。
“我自己的家,我带着蒋家的亲儿子,为什么不能回自己的家?孩子吵着要看奶奶。”毛福梅回道。
“反了反了,敢与我回嘴,立即滚!”
“要走你走,我们就不走!”
两人打起架来,完全不顾病榻上病重的王采玉。
蒋介石愤恨地在日记中写道:
“见毛氏与经国擅自从城舍归,忿不可遏,与之拼命大闹。”
“余于毛氏平日,人影步声,皆足刺激神经。此次寻衅,竟与我对打,实属不成体统。决计离婚,以免痛苦。而殴打之后,自伤元气,实亦犯不着也。”
打架的第二天,蒋介石就给毛福梅的二哥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让他劝说妹妹。
图片
蒋经国
写完信,蒋介石看着令人生厌的黄脸婆,仍在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地伺候母亲。
王采玉说:“福梅,委屈你了,瑞元不是个东西,好在你比他大,让着他便算了,家中一切由我做主,我只要活一天,看谁敢与你离婚。”
毛福梅说:“您放心,为了您老人家的身体,为了经儿,天大的苦,我也能忍受,我绝不离开蒋家半步,生是蒋家人,死是蒋家鬼。”
蒋介石离婚的念头,不仅母亲坚决反对,还遭到了几位舅父的坚决反对。老一辈人的观念是宁毁一座庙,不拆一对婚。他们赶来苦口婆心地劝蒋介石。
但他每次看着毛福梅在眼前晃,给母亲伺奉汤药就来气,不顾一切地大吵大闹,让她滚出去。
1921年5月蒋介石因母亲病重回了老家溪口,一进门看到发妻毛福梅,差点晕过去,竟不顾母亲病重,大发雷霆。
他在日记中写道:
“回家,见毛氏犹在,为之昏厥,痴呆半晌,又发暴性,不顾母之有病也。”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他特别痛恨毛福梅,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好,不应该在母亲面前大发脾气。
那时蒋介石在外面不仅娶了小妾姚冶诚,还在努力追求着陈洁如,对陈洁如格外上心,正准备求婚。
图片
蒋介石和陈洁如
蒋介石因为在许崇智手下,将领不听他指挥,再加上与陈炯明闹矛盾,憋着一肚子气,扔下军队回了老家。
母亲一病就病了几个月,尽管孙中山一再来电催他回广州,但家中的烂事让他无心事业。
日记中的心情:“我为毛氏而害我母亲于郁死,我母为毛氏而夺我一生之幸福。”
对于母亲的逝世,蒋介石竟然把责任都怪到毛福梅头上,认为是她害死了母亲,实际上毛福梅和王采玉关系相处得很好,街坊邻居都知道。
4月在母亲病重的时候,蒋介石闹着离婚,还给她二哥写了信,到了6月中旬母亲病逝。可以想象得出在母亲病重时,被自己的儿子气得不轻,也能看出蒋介石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非常容易激动。
母亲去世后,他极端痛苦地做了一篇《哭母文》,又花了一天的时间撰写《先妣王太夫人事略》。母亲去世的那些天,在他的日记里几乎每日都写有念母之情的文字,直到多年后依然可以在日记中找到大量思念母亲的文字,可见蒋介石的恋母情结有多重。
不久,他又接到了孙中山催他回广州的电文,但一直没有理会。孙中山为他母亲题写蒋母墓碑文,并再次催促他回广州。
蒋介石一直拖到9月才去广州,一言不合撂挑子,再次回了溪口,修旧屋,为母亲造墓。
03 蒋经国赴苏
母亲去世了,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他和毛福梅离婚了。但是他最信任的舅父极力反对,劝说母亲尸骨未寒就提出离婚,怎么对得起九泉之下的母亲呢?
图片
蒋经国就读的溪口武山小学
蒋介石听了大发脾气。后来这个舅父知道婚姻不可挽回,就想出来一个两全之策:让毛福梅离婚,但不离家,出为王采玉义女,还住在丰镐房,养育经国。这对九泉之下的王采玉来说,也算是一个安慰。
蒋介石听了很满意,爽快的答应了这个条件,与毛福梅办了离婚手续,这样她就成了蒋介石的义姐。
11月刚与发妻毛福梅离婚,母亲也去世不久,蒋介石就在12月迎娶了陈洁如,不仅令人感慨他的凉薄。
离婚后,蒋介石将家产分成两份,一份给蒋经国,另一份给蒋纬国。同时决定把蒋经国送到上海读书,担心毛福梅过时的教育理念害了儿子。
蒋经国是毛福梅在蒋家的唯一牵挂,她自然不同意,大哭大闹,蒋介石大发雷霆,怒斥别误了儿子前程。
就这样蒋经国去了上海。毛福梅整日以泪洗面,哭婆婆、哭自己、哭经儿,更哭命运对她不公。
1922年3月,蒋经国考入上海万竹小学四年级。从此毛福梅只有每到寒暑假才能见到回来的儿子。母子相见,她总是禁不住流下欣喜的泪水。
在少年时代的蒋经国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泪水涟涟。他每当想起母亲的模样,就不由自主地又恨又怕他的父亲。
后来蒋经国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因为参加上海五卅运动的大游行,被校方开除学籍。蒋介石不得不安排他去北京的一所外语学校就读,补习俄语。不久他又参加学潮,被当局逮捕,下狱两周。
图片
五卅运动
后来蒋介石经过周密考虑,于1925年10月,让儿子去苏联留学。蒋经国从上海启程,去了莫斯科,一去就是12个年头。因为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政变,公开叛变,反苏反共。
图片
发动四一二政变时的蒋介石
身在异国的蒋经国立即在报刊上公开声明和蒋介石划清界限。他想起少年时代,父亲常常气势汹汹地对母亲拳脚交加的情景,不禁悲愤万分。
1927年,蒋经国在中山大学毕业,但苏联不允许他回国。
蒋经国回忆:从前虽然每封信都被检查,我仍然可以和亲友们通信,现在我就连写一封信都不能了,当时思亲之情及思念乡之情,真是无时或释。
屡次申请回国被拒后,蒋经国参加了红军第一师,后被保送深造,并加入了苏共。后来他当过工人、农民、技师,并和一个苏联姑娘结婚,育有一子。
图片
蒋经国和妻子
就这样,在蒋经国去苏联的前两三年,还有书信寄给奉化溪口的母亲,报平安和倾诉离别之情。后来音信全无,可以想象得出毛福梅对儿子的挂念和担心。
04 蒋经国归来
1936年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回到溪口养伤。看着毛福梅苍老的面容,想到刚结婚的日子,他觉得有些愧疚。
图片
蒋介石在溪口
一次蒋介石接过毛福梅端来的汤药,和颜悦色地对她说:“你这么多年来的委屈、痛苦,我都明白,现在你有哪些事要办?需要什么东西只管说,我一定替你办到。”
毛福梅执拗地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还我的儿子。”
这时候的蒋介石年龄也大了,开始考虑起接班人的问题,老来惜子,一想到蒋经国,他的眼睛不禁也红了。
当时因为国共两党联合抗日,蒋介石与苏联的关系有所缓和。不久前蒋介石派人去莫斯科,向斯大林请求让蒋经国回国。
图片
斯大林
1937年3月,蒋经国启程回国,终于结束了12年来沦为人质的噩梦。他回到溪口那天,正是28岁生日。
喜从天降,毛福梅自然非常高兴,但她又怀疑是不是蒋介石找了一个相貌与儿子相似的人来蒙骗她。就和家中其他几个亲戚商量好,等儿子回来时先接到东厢房楼上,然后由其余人在前,自己站在最后相见,看看蒋经国是不是能认出亲娘。
蒋经国看到亲戚一一进来,笑着打了招呼。最后他见到了自己的母亲,喊着“姆妈”直扑上去,母子相见,嚎啕大哭。
毛福梅多年来的思念、委屈、心酸,一时化作泪雨。
蒋经国又向母亲和亲戚引见了苏联的妻子和儿子。苏联的妻子过来叫了一声婆婆,毛福梅顿时破涕为笑,这是她有生以来最高兴的一天。
图片
毛福梅和蒋经国、儿媳、孙子
好景不长,1939年12月,日本飞机轰炸奉化溪口。顿时溪口镇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日军飞机轰炸时,毛福梅正在房中念佛。听到警报声,她慌慌张张逃到后门,突然想起门没有关好,又回去锁门。在逃到一处墙边时被炸弹击中,并被倒塌的砖瓦埋住,不幸身亡,时年57岁。
蒋经国得知消息后千里奔丧,在母亲罹难处亲手写下“以血还血”四个大字,把母亲葬到了摩诃殿前的古樟树下,那里是她生前常去烧香拜佛的地方,离家不远。
图片
蒋经国夫妇奔丧回溪口
毛福梅一生命运坎坷,温良敦厚,勤俭持家,是个好媳妇好母亲,却从没得到蒋介石的真情,连青楼女子姚冶诚都不如。
蒋介石痛恨她,连听到脚步声都觉得刺激神经,认为是她害死了母亲,直到年龄大时对她态度才有所缓和。
她有错吗?错就错在嫁错了人!
如果你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吧,多谢阅读。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十里桂花。关注公众号可查看我所有读书笔记目录,方便阅读。
END
“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