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十四五” 珠海迈向枢纽型核心城市

12月24日,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香洲开幕。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总结了珠海“十三五”的发展成绩,部署“十四五”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是珠海转型发展的窗口期、跨越发展的关键期、破局突围的攻坚期。郭永航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珠海需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壮大提升城市能级量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四大战略任务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特征。

按照部署,“十四五”时期,珠海将以珠澳合作牵引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为主轴,实现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朝着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新特区的方向阔步前行,为珠海迈向特大型城市奠定基础。

●南方日报记者 沈梦怡 蒋欣陈

深化改革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新特区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迈向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牵引的系统集成新阶段。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珠海经济特区,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开国际竞争合作新空间、成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重要桥梁上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按照部署,“十四五”期间,珠海将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新特区。

在提升改革的系统性上下功夫,珠海将实施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围绕推动澳珠极点规划建设,在发展空间布局、产业协同高效、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做好系统集成的制度安排,推动澳珠极点建设纳入国家综合改革试点。

同时,着力构建适应新珠海、新经济、新生活的体制机制,强化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引导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聚集和有效配置,加快营造新经济生态,推动珠海成为新经济的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

在提升改革的引领性上下功夫,珠海将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在自由交易的贸易体制、高水平的金融双向开放、自由投资经营与自由流动的货物人员管理等领域率先探路,成为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引领地。

按照部署,珠海将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以横琴自贸片区为主平台,借鉴延伸港澳自由港部分经济制度和规则,加强国际经贸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开放合作,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同时,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贸易分拨中心。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借助澳门独特优势,以葡语系、西语系国家为重点积极构建经贸交流平台和机制,打开国际市场新空间。

在提升改革的法治化上下功夫,珠海将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建立健全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及时形成立法需求清单,按照珠海改革攻坚任务需要做好立改废释,最大程度争取全国人大、省人大授权。

能级量级

构筑起珠海特大城市框架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郭永航指出,未来五年,珠海必须紧紧抓住从大湾区小城市到大湾区大城市发展的裂变期、重构期、跨越期,加快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布和资源配置,构筑起珠海特大城市框架基础。要按照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型生态型智慧型“两化三型”要求,以前瞻思维、改革举措、全新形态打造新型的枢纽型核心城市,推动产业、城市、人口规模上新台阶,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发挥更大作用。

具体来看,珠海将强化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和刚性地位,超前谋划布局适应城市快速扩容需求的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防灾救灾设施。

包括进一步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加快推进珠海鹤州站、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珠海至肇庆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开工建设深珠铁路,高水平打造区域航空航运枢纽,推动高栏港向第四代港口迈进,建成开通黄茅海通道、珠海隧道、香海大桥、金海大桥、兴业快线等重点项目,疏通城市主次干道之间的“毛细血管”微循环,建设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

全会还提出了全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按照部署,“十四五”期间,珠海将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型生态型智慧型城市,加快构建“一核双中心多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以横琴、保税、洪湾一体化区域为核建设城市新中心,推动香洲区主城区建设政治文化中心,金湾区、斗门区建设交通产业中心,带动唐家科创城、高栏海港城、富山智造城等城市组团加快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西部地区布局,加强海洋海岛保护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从更大范围来看,珠海还将推动大湾区三大极点互动互补、强强联合,以机制创新推动与港澳、深圳、广州共建合作平台,探索构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

高质量发展

打造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成长的策源地

过去40年,经过不懈奋斗和艰苦探索,珠海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路子,将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未来,珠海特区建设还将在“好”的基础上做好“快”这篇文章,并通过量的提升带动质的突破,在新一轮发展中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级。

郭永航表示,新形势下珠海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抢抓新科技革命的风口、大湾区乃至全球资源要素加速涌入的风口,打造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成长的策源地,保持人均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的特色,努力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重点任务之一,是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为此,珠海将加快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强横琴、高新两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跨境科技合作,探索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提升要素集聚效能。

同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抢占战略制高点,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产业方面,珠海提出,要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完善鼓励新经济发展体制,以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挥国企以投促引作用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打造全球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探索放宽部分服务业外资准入,打造珠江西岸现代服务业高地。做大做强现代金融产业,打造区域特色金融中心。

空间载体支撑方面,按照部署,珠海将划定工业产业用地“红线”,守住工业“底盘”,推动园区扩容提质,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珠江西岸第四代产业园区示范平台。

人才方面,珠海将充分发挥“珠海英才计划”人才集聚效应,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科学家回流,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珠澳合作

探索珠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

珠澳合作和横琴开发的进展从来都牵动人心。今年,是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的开局之年。风口之上,珠海注册澳资企业突破6000家,其中横琴新区突破3500家。

“当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即将落地,通过制度探索可以极大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在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人心回归、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上能够交出创造性的珠海答卷。”郭永航表示。

按照部署,珠海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着眼两地融合发展,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不断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探索珠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珠海将努力在规则“软联通”上率先突破,包括科学设置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发建设领导机制,努力为深度合作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推动更深层次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拓展横琴“分线管理”政策,实现“一线”深度放宽,“二线”严格管住管好,加大在资格许可、环境保护、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等领域与澳门协同立法、司法、执法的探索力度。

促进产业协同,珠海将全力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以科技创新、特色金融、医疗健康、跨境商贸、文旅会展、专业服务为重点,推动与澳门产业协同发展。

促进民生交融,珠海将进一步拓展澳门市民的优质生活空间,继续深入推进互联网数据信息跨境传输试点,以加快建设“澳门新街坊”为突破,推动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探索实行在珠澳门居民享受本地市民待遇。加快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携手澳门共建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

■读懂“十三五”

今年珠海GDP预计突破3500亿元

过去五年,是珠海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极不平凡的五年。伴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快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珠海发展潜力集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均实现了巨大飞跃。

1 常住人口新增39万人

增幅居全省首位

“十三五”期间,珠海经济实力持续提升。预计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0亿元,人均GDP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珠海在中国城市活力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位居全国第5,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位跃升至第24位。

实体经济不断壮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格力电器进入世界500强,新落户2家世界500强、1家中国500强企业,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到58%。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2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64%提升到3.15%,每万人人口专利拥有量从22.27件提升到88.48件,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二。

2015—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新增39万人,增幅居全省首位。

2 大湾区建设重点项目

投资超3000亿元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铺开,珠海安排大湾区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超3000亿元。横琴自贸区累计落地制度创新成果近500项,其中3项入选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17项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珠海推出全国首批“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和“电子证照银行卡”,政务服务“全城通办”全面铺开,数字政府改革成效位居全省第三,在全球城市营商软环境榜单中位列第97名。

3 横琴注册澳资企业

累计超3500家

五年来,珠澳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珠海谋划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加快建设大湾区澳珠极点合作备忘录,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挂牌建设,横琴澳门青年创意谷升级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部落户横琴。

同时,珠海在全国首创澳门企业跨境到横琴办公,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向澳门延伸,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政策落地,港澳导游及领队、建筑领域专业主体可在横琴执业,综合民生项目“澳门新街坊”动工建设,对澳供电供气供水新项目完工。

横琴开发建设成果丰硕,GDP年均增长43%,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3300亿元,注册澳资企业累计超3500家,已成为内地澳企最集中区域。

4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加快推进

“十三五”期间,支撑珠海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黄茅海通道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珠海机场迈入千万级机场行列,珠海莲洲通用机场建成使用,高栏港成为亿吨大港,洪鹤大桥、金琴快线、珠机城轨一期、横琴二桥、加林山隧道、板樟山新增隧道等建成通车,香洲渔港整体搬迁顺利完成。

城市发展框架逐步拉开。城市新中心加快建设,城市景观绿化、道路升级成效显著,建成香山湖公园、海天公园等一批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城区人均公园面积位居全省前列。

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污水厂网建设、垃圾分类、前山河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明显,空气质量全国领先,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

5 财政支出用于民生

比例超70%

五年来,珠海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比例超过70%,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建改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荣获“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称号,珠海市人民医院获评广东省高水平医院30强。

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加快,建成珠海大剧院、博物馆和规划展览馆等重大文化工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自然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莲洲镇、虾山村、三板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精准帮扶阳江、茂名的贫困户100%脱贫,与阳江产业共建项目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对口云南怒江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米林县、米林农场和重庆巫山县成效显著,推动四川甘孜稻城县、理塘县脱贫摘帽,与黑龙江黑河市对口合作取得新成果。

深入推进平安珠海、法治珠海建设,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治安警情逐年下降,先后获评“中国法治政府奖”“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

6 深入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

“十三五”期间,珠海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制度机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

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推进“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和深化机关干部作风“两个专项整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