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九街一乡全面吹响“十四五”冲锋号

12月19日,中共洪山区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洪山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锚定洪山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加快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和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区。全区9街1乡的党(工)委书记围绕这一战略目标,畅谈未来奋斗方向,锐意创新抓落实,勠力同心谋发展。
图片
珞南街党工委书记
纪宏杰
图片
加快完善空间规划结构,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等产业,积聚动能,全力以赴建设区大学之城街道口核心示范区,塑造洪山名片。
全力构筑“三环一区”发展空间。加快推进街道口片、石牌岭片旧城改造,打造环理工大科技孵化产业带,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着力推动广八路片旧城改造,打造环武大创意经济产业带;大力推进华师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中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打造环华师经济产业带,形成人才集聚基地;加快发展珞狮路、长江大道的现代服务业聚集群,优化街道口商圈和尤李泛商业圈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态升级,打造珞南高端服务产业街区。
全力构筑“三位一体”基层治理空间。加快建设“互联网+”社会服务,顺畅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社会综合治理智能化,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打造平安珞南;加快城管数字化建设,推进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长效化,建设美丽珞南。
关山街党工委书记
周东胜
图片
深入探索小区精细化治理。完善“大网格”管理机制,,充分运用“民呼我应”平台,以三方联动为载体,夯实区域化党建,有效实施“三三制工作法”“彩虹桥志愿者服务队”等服务项目,推动党的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充分融合。
加快推进大学之城建设进程。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做好文化创意、信息传播等文化产业服务。加强市政配套、环境保护、社区休闲场所等设施建设,抓好商圈、特色街区建设,实现区校深度融合。
持续强化民生工程和文明建设。推进文化资源多元共享机制,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服务站为阵地,组织辖区单位积极参与,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广泛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为关山辖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
狮子山街党工委书记
杨建忠
图片
发挥区位优势,持续推进南湖城市副中心建设。将南湖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田园上的城市副中心、大学之城的创享家园、动静相宜的品质南湖。
坚持“大学+”引领,深度融合区校共建。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力度,加快发展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环华农文化休闲创意产业带和环大学“夜间经济”发展圈。
聚焦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科研院所的合作,以科技合作、有序开发、辐射推广为主要内容,打造华中地区农业生态园区,引领创新、绿色发展。
梨园街党工委书记
熊光华
图片
打造楼宇经济新高地,助推“总部梨园、精品梨园、宜居梨园”建设。
着力提升楼宇“集聚度”。坚持以现代服务、文化金融、电力能源聚集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金禾中心、德成国贸等高端楼宇集聚发展、商圈化发展,加速形成配套齐全、设施先进的楼宇经济聚集区,实现楼宇从形态到内涵的升级。
着力提升要素“贡献度”。“因楼制宜”优存量,“一楼一品”“一企一策”盘活现有楼宇资源。“输血造血”创增量,全力推进余家湖B地块等在建楼宇的建设,打造楼宇经济新地标。“梯度培育”提总量,升能级,扩储备。
着力提升产城“融合度”。通过楼宇与社区的双向融合,力争辖区楼宇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全面建成宜居宜业新梨园。
和平街道党工委书记
胡毅
图片
强化区域联动,发挥高铁商务区辐射作用。加快推动仁和路及周边区域与高铁商务区联动发展,紧跟大洲城市综合体、杨春湖畔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仁和生态活力区;建设新徐东商圈,发展现代商贸、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和平向高端服务业转型。
激发经济活力,有序高效开发产业用地。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全盘掌握“九村一场”真实情况,推动历史遗留问题逐一销号,结合“一村一策”,积极推进整村拆除,加速推进现有闲置空间优化,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加强社会治理,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和平。强化党建引领,用好下沉力量,构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优化矛盾调处化解机制,补齐医疗资源短板,提高教育资源质量,加大两港示范带和北洋桥公园建设,全力提升辖区居民幸福生活。
洪山街党工委书记
刘毅松
图片
完善武汉创意天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融创智谷人工互联网+创意产业集聚区、N园区的产业园区域功能布局,实现洪山街均衡发展;坚持以楼宇经济为主攻方向,围绕洪山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的重要战略,聚集创新创业要素,强力推动项目攻坚,深入推进“三旧”改造,构建智慧社区多元共治新格局,全面提升街道管理水平,推动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建设智能高效品质街道。
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倡导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完善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大社会保障供给力度,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张家湾街党工委书记
熊贤斌
图片
以更高政治站位率先做好跨越发展新篇章。认真贯彻建设洪山现代产业支撑区的发展定位,逐步打造以烽火村、长江村长江沿岸为主导的滨江商务区,烽火应急安全产业区,以光霞村、毛坦村为中心的环医院经济带。在综合实力、辐射带动力、区域影响力等方面建设与武汉“南大门”地位相匹配,成为推动洪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以更强机遇意识抢抓历史发展最佳机遇期。抢抓街道面临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政策机遇,土地资源优势凸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后发机遇和人气、才气、正气汇聚的人和机遇,加快集体产业用地产业升级。烽火村引进应急安全产业体系,打造华中安全谷,填补湖北省应急安全产业空白;毛坦村、光霞村利用省人民医院、省妇幼洪山院区的辐射效应,重点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环医院经济带,并通过应急安全和大健康产业带动周边商务服务产业发展,打造100余万方商务服务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发展。
以更大责任担当创造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加快建设省人民医院、省妇幼洪山院区,有效满足洪山区百万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需求。推进“五纵十横”路网建设,规划建设武珞路小学东原启城分校、光霞小学、万科云城小学等多所学校,补齐教育、医疗、交通短板,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青菱街党工委书记
何线
图片
通过创新新技术驱动,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高标准打造青菱生态科技新城。
着力打造“1+3”产业体系。青菱都市工业园是武汉工业倍增发展战略的重点建设园区之一,园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紧盯当前产业前沿和市场热点,全力打造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重点的“1+3”产业体系。
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将紧紧把握“大学之城”“创新之城”的建设契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结合青菱地区城市规划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用地规划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对外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以青菱生态科技新城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青菱南大门项目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青菱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卓刀泉街党工委书记
彭军
图片
聚焦全区中心工作,围绕大学之城建设,从“三变”着手,努力建设宜商宜业宜居的现代化街区。
坚持准确识变,紧抓发展机遇,重点推进“华中科学生态城”和“中粮智汇广场”等重大项目,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实现街域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科学应变,坚定不移推进卓刀泉村二期拆迁改造,分步实施旧城改造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城区品质,为辖区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坚持主动求变,不断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党组织建到每一个小区、企事业单位,全天候、全覆盖、常态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天兴乡党委书记
孙兆臣
图片
按照区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描绘的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找准自身定位,稳健推进天兴生态绿洲建设。
天兴生态绿洲是洪山绿色发展先行区,乡党委政府将坚持生态绿洲、景观绿洲、旅游绿洲生态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在维持天兴洲“滩、水、林、田、草、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都市农业体验区、湿地涵养培育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建设,统筹洲上生产居民转移安置工作,将天兴洲打造成集田园农耕、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长江之珠、城市绿肺。同时,抢抓时机加快推进天兴绿岛小区收储、村集体产业用地开发,实现民生和经济发展双赢。
图片
主办 | 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邓洲 肖满 汪万军 王峰
美编丨张操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 | 张宾 审稿 | 王娟
洪山大学之城
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学之城
微信公众号ID :hsdx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