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英特尔的Timna芯片计划和Intel升级套件

上周写超能课堂(256):CPU顶盖之变迁的时候,查看了不少资料,有些是没有用上的,但了解或见过的人可能比较少,所以写了一篇来分享一下。
Intel Timna(1999)
Intel Timna是英特尔在1999年3月公开的整合型处理器芯片计划名称,是英特尔首次尝试将处理器芯片、I/O控制芯片(ICH2)和S3的Savage 4显示芯片整合至同一芯片上,意味着一颗芯片基本上整合了所有功能。原计划这款产品是针对低价电脑和移动平台设计的,由位于以色列的英特尔团队负责,所以芯片的研发代号“Timna”是以色列一个小城市的名称。 Timna 基本参数如下:
预览
Timna的处理器核心实际上使用的是Katmai核心的PentiumIII,內存控制器原本以使用Rambus內存(RDRAM)设计的。相比当时普遍使用的内存是SDRAM,Rambus內存的价格高出许多且产量较低,所以后来英特尔为Timna加上了内存编译器(Memory Translator Hub),这个小芯片可以让Timna可以使用价格便宜的SDRAM(可搭配i820芯片组时作为桥接使用),毕竟当年RDRAM实在是太贵了。没想到的是英代尔之后发现在噪音、电压以及温度的交互影响下会导致内存编译器产生严重的电路错误,但一直无法找出设计上的错误并修正。不仅如此,Timna的显示芯片由于缺少了一些功能而影响到3D性能。
生产上,高集成度也使得晶片面积变大,良品率降低。虽然可以借着改用0.13微米制程解决,也意味着英特尔要把当时最先进的制程消耗在最低价的产品线上,完全就是浪费晶圆厂资源。按照原计划,Timna预计可以为代工厂节约成本,但事实上按时间表推出的时候,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从厂商角度,也担心整合型芯片产品走向单一化(如今就有点这样了)。使用赛扬处理器搭配i810/i815芯片组反而会给厂商更多的空间去设计出不同的产品,以及更长的产品周期去分摊成本。
没有价格优势,没有可扩展性(所有功能都在一块芯片上)以及不断延期,导致Timna芯片计划变成了烫手山芋。除了这些研发的问题,还有两个在当年非常致命的问题。
一个性能,无论是是集成的S3 Savage 4显示芯片,还是处理器使用的Katmai核心。这款产品在计划开始的时候选择S3 Savage 4显示芯片确实不错,在1999年那个显示芯片的战国时代中,属于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可是到2000年的时候形势完全变了,显示芯片的性能在英伟达的引领下大幅度攀升,大有一统江湖的态势,Savage 4的规格和性能已经有点跟不上发展了。
图片
图:Diamond Stealth III S540 S3 Savage4 16MB
要知道宣布Intel Timna芯片计划的1999年3月,到延期打算发布的2001年春天,跨越近两年时间内,显卡架构已经经历了四代的发展(英伟达从TNT 2到GeForce 3),PentiumIII从Katmai核心跨越到Tualatin核心。如果按计划如期在2000年上半年推出,仍然能占据一些市场空间的。可惜各种原因叠加,计划一再拖延。若不取消,到2001年春天推出市场的时候,可能一登场就是个昂贵的淘汰产品。
另一个是更深层次的利益问题,英特尔和威盛之间的利益争斗。威盛在2000年的时候是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可以说如日中天。趁着英特尔在RDRAM问题上翻车,威盛在PC-133 SDRAM和DDR内存标准制订上领导了市场,连续推出集合了最新功能的芯片组,顶峰时候占据了芯片组一半的市场份额。在英特尔平台的市场份额比英特尔自己要高,AMD平台方面更厉害,在英伟达推出NForce之前,威盛的芯片组几乎就是标配。
图片
图:Apollo Pro 133A(694X)芯片组一举让威盛登上了芯片组市场的王座
威盛的目标没有仅仅停留在芯片组,而是并购了Cyrix、IDT Centaur和S3 Graphics,获得了设计CPU和GPU的准入证,是Intel、AMD之外全球第三家获得x86架构授权的企业,这也是目前国内兆芯继承的技术基础。特别是S3,原来是英特尔指定的合作伙伴(第一个响应英特尔发布AGP 4X显卡的厂商),通过交叉授权方式,获得了大量英特尔的专利使用权。威盛收购S3,自然也可以使用。
威盛涉险进入CPU领域根本原因恰恰就是在于Intel Timna芯片计划里英特尔展现的战略意图:研究把芯片组等功能尽可能整合进CPU,这意味着试图加强技术控制,防止其它厂商的渗透,也绑定了合作伙伴的利益,对它们更好地加以控制。
在英特尔看来,威盛严重侵害了自己的利益,威胁到自己的位置。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不断针对威盛进行诉讼,同时各种手段威逼利诱主板厂商不能使用威盛的芯片组,拖延威盛在芯片组规格上的领先时间。还在发放奔腾4系统芯片组的授权生产许可时,只给了扬智(Acer Laboratories)、矽统(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 Corp. ),没有给威盛。
虽然表面上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但这场被称为“蚂蚁与大象的战争”的结果是数年后,在英特尔的高压之下,威盛逐渐被逼出了芯片组及处理器的市场(CDMA基带业务也卖给了英特尔),同时英特尔平台不再有第三方芯片组的身影。
综合各种技术和利益因素,最终英特尔在2000年9月29日宣布中止Timna芯片计划。负责这个计划的团队后来做了另外一个项目,就是Core架构,也就是几年后可以逆转与AMD之间竞争的关键。
图片
图片
图:Intel Timna 工程样品
Intel Timna芯片计划的研发周期极为短暂,前后不到两年,而且没有正式推出,在资讯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听过这个项目的人不多,更别说见过实物了。除了2000年台北电脑展上展出的样品,配套主板也没在其他地方见到了。图片上的Timna芯片工程样品是一个来自以色列的667Mhz工程样品,目前同制程的产品存世大概五个。
从今天的角度回过头来看,这款产品的思路可是相当具有前瞻性,但碍于当时的技术和制造工艺水平限制,没办法真正实现。
Intel 升级套件
当时英特尔会为使用旧处理器平台的用户量身定做一些升级套件,让用户可以不更换其他配件的情况下,主机性能得到有效提升,让他们尽可能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性能体验。
Intel RapidCAD(1989)
这是英特尔有史以来第一款为旧款个人计算机提供的升级套件(也就是后来OverDrive的始祖)。原386的使用者不需要更换主板,只要把RapidCAD买回来将主板上旧有的处理器替换掉,就可以享受接近486的运算能力。RapidCAD其实就是把486 DX芯片去掉内部高速缓存然后装入386的封装里面,RapidCAD也不支持486增加的新指令。不过由于386封装的带宽限制,RapidCAD对整体的效能提升比不上直接升级到486 DX。相同频率下,486 DX可以有比386/387快上两倍的速度,而RapidCAD在整数运算方面最多只能提升35%,在浮点运算方面,则可以提升将近70%。
图片
Intel RapidCAD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由两颗芯片组成,缺一不可。这归咎于486 DX内建浮点运算器(FPU),而386则是将浮点运算器分开(就是387)。由于RapidCAD-1本身就含有浮点运算器(因为它就是486 DX阉割版),根本不需要387,所以RapidCAD-2就是用来替代原来主板上的387芯片。RapidCAD-1负责所有的运算,而RapidCAD-2则是负责假装浮点运算器,以防止旧有主板以为没有安装浮点运算功能(尤其在执行286/287程序的时候)。
80486 OverDrive(1991)
图片
图片
这款套件是提供给80486使用者升级选择(升级后仍是80486等级)的处理器,基本上其作用原理就是比原来使用更高的倍频。ODP需要使用特殊的转接插座,而ODPR则是将原来的处理器直接换掉(所以针角数是一样的)。
Intel 486 OverDrive早期的命名是以内频为命名基准,所以ODPR486DX-25实际频率为50 Mhz,后来英特尔才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图片
上图是需要特殊底座的ODP,下图是可以直接替换的ODPR。
图片
Pentium 系列 OverDrive(1997)
Pentium处理器作为一款划时代的处理器,当时可是很多电脑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产品。Pentium系列OverDrive则是英特尔造福旧电脑使用者的升级选择,可以说是非常良心的产品。特别是从80486系列处理器升级到Pentium处理器,这种飞跃难以言表。
图片
图片
Pentium系列OverDrive总共有四种:最早一款,Pentium OverDrive for Socket 2/3(5V,32-bit bus,32KB L1),给较晚期486主板升级;第二种,Pentium OverDrive for Socket 4(5V),给P5(60/66)专用主板升级,这种OverDrive只有一款在市面上,并不常见,因为本身买Socket 4 Pentium的人就不多;第三种为Pentium OverDrive for Socket 5/7(3.3V),给锁定倍频的P54C专用主板升级;第四种就是Pentium MMX OverDrive for Socket 5/7(3.3V,MMX),给没有双电压的P54C专用主板升级用的。
图片
上图是Pentium OverDrive,下图是Pentium MMX OverDrive。
图片
除了Pentium系列OverDrive,加上普通的Pentium处理器,为了适应各种需要会有各种不同封装、接口,所以整个系列型号繁多,外观上也是千奇百怪。
Pentium II OverDrive(1998)
英特尔的Pentium II OverDrive是专门给使用Pentium Pro处理器的主机升级处理器的。
图片
Pentium Pro是介于Pentium跟Pentium II之间的一款处理器,其构架等于是没有MMX指令的Pentium II。Pentium Pro除了内置L2 Cache以外,也支持多处理器架构,唯一缺点就是必须要用同一制程的Pentium Pro(分为)才能使用多处理器架构。
Pentium Pro还针对32位程序做了优化,所以跑16位程序效果反而不好。Pentium Pro是P6架构的开端,对于英特尔的处理器影响是深远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通过Pentium II OverDrive升级套件,Pentium Pro 150Mhz和180Mhz的电脑可以升级到Pentium II 300Mhz,Pentium Pro 166Mhz和200Mhz的电脑可以升级到Pentium II 333Mhz。不过这产品并不常见,因为Pentium Pro本身是定位给服务器/工作站使用的,在个人用户市场并不常见。比较让人惊讶的是,这款升级套件也支持双CPU架构。
资料参考和图片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