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坚强堡垒——这里是郑州,看不见的“抗疫长城”

2020年12月31日,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的一天。

郑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举行,以最为隆重的形式,向全市在战“疫”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党员和先进党组织表示嘉奖。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无数凡人英雄挺身而出、向险而行,展现了黄河儿女的刚健风骨,成为伟大抗疫精神的最好注脚,激励中原儿女砥砺前行。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我们的“战疫”表现在雷霆手段;在疫情常态化之后,我们的“战疫”更为细致入微。

这一年,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郑州交上了炫目的答卷;这一年,我们在艰难中迎难而上,在不易中砥砺前行;这一年,我们将抗疫精神贯穿城市建设发展全过程,共同构筑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格局。

一刻也不曾放松的疫情常态化攻坚

从1月22日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立到此时此刻,郑州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也不曾放松;

从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到常态化治理的当下,郑州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在百姓“看得见”或是“看不见”的地方,为百姓营造着更为安全更为放心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回望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

1月22日(腊月二十八),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立。

次日,百余名抽调人员集结完毕,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郑州阻击战。

何沛源,郑州市疾控中心普通工作人员,春节前一周,已经做好过年攻略。1月23日上午,接到单位紧急通知,带着自己的电脑赶到刚成立的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确诊、疑似、密接人员的排查、协查等紧急处置工作。

从此,他和百余名工作人员一起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

在这个战场上,没有硝烟,没有病房,只有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次次紧急会议,一个个防控通告,一条条疫情信息,一项项重大举措每天都从这个战“疫”指挥部发生、传达、落实。

这里的灯火常常彻夜长明,工作人员唯一的信念是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里,常常看到他们飞快的步伐,以及口罩上面露出的严峻眼神。

面对这场大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包括郑州在内的各条战线闻令而动、迎难而上、戮力同心、守土有责,包括郑州人在内的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疫情得到有效遏制,这场战“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清零!”3月7日,随着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郑州确诊病例连续15天零增长,疑似病例连续14天零增长,确诊、疑似、住院病人、无症状感染全部清零。

3月19日,郑州发布第23号通告,要求“精准防范输入风险,全面恢复正常秩序”,郑州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成效!

5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的通告》:自5月6日零时起,我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

通告要求,调整后,各地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举措,不断巩固防控战果,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响应级别调低,标志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毫不松懈地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特殊区域的防控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进入初夏的5月,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战时模式转入常态化运转。何沛源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说,必须保持战“疫”的耐心,把防控措施继续抓实、抓细、抓到位,不留缝隙、不留死角。

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常态化里,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绷紧思想之弦,驻守责任之地,将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实更细,巩固千万郑州人民共同取得的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机场专班:守护对外门户的“龙城飞将”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机场疫情防控专班责任重大。

国内疫情防控得力,国外疫情肆虐蔓延。

郑州,被定为全国16个入境航班分流口岸之一。

对于郑州,是信任,更是责任。

3月13日,郑州机场入境人员管理专班火线成立,各方人员迅速集结,开拔至新郑国际机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们就是抗疫前线的“飞将军”,以凡人之躯矗立于“外防输入”的关口。

新郑国际机场候机楼2楼,入境旅客专用通道——与国内旅客的活动区域严格分开。每一名入境人员从下机到入住隔离场所,走的是专用通道,坐的是专用车辆,进的是专用房间,全部采取闭环式管理。机场专班围绕“查、接、转、管、送、报”六个字,形成完整闭环管理流程,确保精准筛查,不漏一人。

“把每个入境人员安安全全接来、健健康康送走,让他们体验到家一样的温暖。”

——这是郑州铿锵有力的承诺。

一个厚厚的本,一支笔,是机场专班每个工作人员的标配,他们笔不离手,随时记录工作要点。

“每次航班涉及的部门,少的七八个,多则十余个,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得先记在本上,联系过就打一个钩。”郑州机场入境人员管理专班安保组联络员任英说。

岳俊伟,医疗转运组组长,曾记得,有一次接机,等最后一名旅客转运完毕,已经是凌晨2点。3月份以来,他已经记不清第几次指挥救护车到深夜。

吕国洲,交通转运组组长,每架航班到达前一小时,他都会准时站在入境旅客乘车点,指挥协调转运车辆,直到最后一名旅客被安全转运。从第一个航班站到最后一个航班,而这一站就是大半年。

他们像一面面高扬的旗帜,展现了疫情防控中的郑州担当、郑州作为和郑州力量。

截至目前,通过郑州机场口岸入境的国际航班208架次,32235人,入住健康关爱中心集中医学隔离32017人,解除集中医学隔离观察29480人,未发生一起因漏检引发的群体性感染事件。

冷链专班:技术“福尔摩斯”追根溯源

当我国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出新冠肺炎疫情病毒呈阳性后的第一时间,郑州便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冷链专班,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此项工作一再加强。

进入秋冬季节,国内部分地区新冠疫情零星反弹,追根溯源不少都指向进口冷冻产品。

郑州,交通路网连接南北,物流通道辐射东西。作为国家的物流枢纽之一,冷链物流是郑州的特色物流之一。

10月24日,郑州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果断抽调人员,组成冷链专班,专职负责郑州各大生鲜食品批发市场及物流口岸的冷链运输监管工作,夯筑起“人防+物防+技防”的进口冷链疫情防线。

郑州市惠济区,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海产品、调味品和速冻食品的物流中心和交易批发市场,占据河南省冷冻食品交易量的60%以上,交易商品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张玉程,61岁,负责待检区车辆和司乘人员秩序维护,每天早上7点钟开始,到晚上7、8点钟结束,虽然距离办公区几十米,但鲜有机会坐下来休息,经常“霸占”微信运动的封面,“基本每天都是两万多步”。

赵书强,52岁,负责待检区车辆消杀,待检区三四里长的路,他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消杀设备,从东往西,从西向东,“少的时候四五十辆车,多的时候一百多辆车。”

11月3日,郑州市开发的冷链食品追溯系统——“郑冷链”在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启动上线。“郑冷链”利用“冷链食品溯源码”实现从供应链首站到消费环节产品最小包装的闭环追溯管理,全面掌握冷链食品供应链流向。

以一罐进口巴沙鱼为例,车辆抵达前24小时,商户报备产品品种、数量、产地及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

——车辆进入待检区,第三方公司进行车辆消杀和核酸检测取样;

——逐件对货品进行六面消杀;

——在“郑冷链”系统内上传核酸检测报告和消杀报告;

——商户将溯源码贴在食品上,进行销售;

用十二个字表述,即“来源可溯,流转可查,去向可追”。

“启动郑冷链,既是加快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进程的有力举措,也是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技术手段。”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12月30日上午12时,全市累计激活冷链企业4549家,累计贴溯源码2410822张,累计商品入库2096140笔,累计商品出库1745561笔;累计入库冷链食品88630吨。

医疗机构:重归幕后的生命佑护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突发急性传染病往往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大,是重大的生物安全问题。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对此,郑州医疗机构书写着更为严密的抗“疫”篇章。

医院曾是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阶段,无数白衣战士身着防护服,在隔离病区拼杀,在发热门诊奋战,直面病毒,以肉身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当汹涌的疫情退却,当生活重归于喧嚣,当正常的诊疗秩序恢复,这里却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些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改变已经悄然发生。

张枭然,郑州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在她的工作日志上,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内容已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郑州人民医院是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和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备医院,战时,它是郑州市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之一;秉承着“疫情防控是做好诊疗服务的前提”这一原则,平时,全院上下依然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您好,请扫码”

“您好,请来这里测体温”

“您好,请出示您的陪护证”……

走进郑州人民医院,你先见到的就是这些按照规范防护级别进行穿戴的医务人员,他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预检分诊的“前哨兵”,严守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走进门诊大厅,导医会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就诊指导及如何通过手机、自助机挂号、缴费等,减少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地上的安全间距线、疫情防控宣传标语以及医护人员的提醒,确保患者安全有序就诊。

门诊一人一诊室,病房楼严格实行“一人一陪一证”,谢绝探视住院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真正做到“应检尽检”。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郑州人民医院完成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的改造。发热门诊建设面积达到900平米,为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相对独立,远离其他门(急)诊及住院部,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分设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

医院成立的三大专家组:新冠肺炎诊断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全院发热患者会诊组,继续发挥三甲综合医院技术优势,随时为新冠肺炎的诊断、救治、发热患者日常诊疗提供指导和支持。

从战时到平时,预防和医疗救治系统、住院病人和陪护健康监控系统、职工健康监控系统、科学防护和感控系统、支持保障系统和督查指导系统这六大系统,织就了郑州人民医院严密的“链式”疫情防控体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科学有序运行。

郑州人民医院的后疫情时代防控模式,是全市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缩影。

在艰巨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取得胜利之后,那些曾奋勇搏杀、坚守阵地的白衣战士,脱下战袍,从台前转入幕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继续默默护佑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

在后疫情时代走进医院,除了统一预检分诊入口、扫码、佩戴口罩之外,一切如常。而诊疗秩序恢复的背后,是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对日常工作无孔不入的“渗透”,是整个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再制订和完善,是全面的培训和能力升级,是不厌其烦的监测和督导,是观念的改变和习惯的形成,是无数人默默的劳作和付出。

这一切,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日复一日地静静发生着。

社区:“党建+志愿服务”的防控长城

社区防控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最重要的防线。这里从来都是守护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门户,也是后疫情时代不见硝烟的战场。

郑州市二七区五里堡街道办事处王立砦社区,管辖面积0.37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居民3848户,约8500余人,有22个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很大。然而,从战疫之初,到全市进入后疫情时代,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却搞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通过“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王立砦社区有效调动党员、退役军人、基干民兵、热心居民、大学生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织就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控网,保障辖区居民健康。

王立砦社区专职党建副书记梁艳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早上8:30,到分管楼院巡查。除了了解分管楼院当日状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宣传常态化疫情防控知识。她的包里,随时带着常态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这张单子上,分别列出了四大类适应疫情防控新常态的必要知识,张贴在每一个楼院的单元门口,以供居民们了解和学习。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哪个单元门口的宣传页缺失掉落,要及时补充张贴。

巡视结束后,梁艳还要去自己对口帮扶的三位辖区独居老人家中探访,看看情况,问问需求,帮老人代买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每周四,社区还会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将疫情防控知识融入宣讲之中。

后疫情时代的郑州,常态化防控工作都已经无声地融入社区的日常工作之中。“同行益邻、同心安邻、同德睦邻”的“老邻居居民志愿者服务队”,奔走在辖区的每个楼院,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宣传防控知识,了解居民动向。

下沉单位二七区财政局机关党总支的分包干部每周定期来社区蹲点,并与社区委员、楼院党员、热心居民组成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服务工作专班”,全面负责辖区内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社区定期组织消杀公司进楼院消杀,对小吃店、足疗店等背街小巷“六小”公共服务场所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和督导,要求配备消毒工具、测温枪、口罩、建立消毒台账,做好进出记录。

对辖区内的诊所,要求严格体温异常人员的登记,以及感冒药、退烧药等特殊药物的销售登记。对于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分包帮扶,在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之外,还送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上门。

高山不语,静水流深,如果不走近,不留意,你可能都无法发现这些在社区奔走的人们。

然而,正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他们,在疫情防控攻坚战时站出来,在后疫情时代站出来,舍小我,顾大局,用他们的奔忙和付出,维系着整个社区的正常运转,让我们都能够如常工作和生活。

重大活动:让世界看到中国抗疫的成绩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型活动陆续开展,但人员的流动与聚集也使防控压力随之增大。

对此难题,郑州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履行防控职责,确保防控到位。

“不举办红毯仪式,颁奖活动不组织现场观众。”9月24日至26日,在郑州举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呈现形式备受关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电影节在保证精彩出彩的同时,疫情防控安全工作一刻没有放松。

针对电影节各项子活动,郑州出台31个疫情防控专案。各项活动现场严格落实扫码测温进入、控制上座率、戴口罩等举措,室内活动严格落实口罩佩戴和疫情防控上座率要求(电影院和其他场所均为75%)。疾控、医疗和卫生监督等260余名人员对接待宾馆和活动场馆不间断开展环境卫生与疫情防控检查。

活动主办方别出心裁定制了电影节海报版口罩,“郑州欢迎你”,既将电影节广而告之,又将疫情防控进行到底。

这一届电影节虽然在活动的形式、规模、人员等方面做了减法,但通过创新活动策划、丰富活动内涵等方面的宣传,仍不断引起关注热潮。“减量不减热度”,电影节报道阅读量超20亿人次。

紧接着,2020国际乒联总决赛在郑州举行,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举办的首场允许观众现场观赛的国际性体育赛事。作为“东道主”的郑州市通过做好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医疗防疫举措,确保本次总决赛安全、顺利进行。

“体育是一种软实力,通过这样的渠道让大家看到中国抗疫的成功。”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说。

11月22日,在手机上看到央视直播的国际乒联总决赛颁奖仪式时,何沛源再次回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中的“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这句话,深切感到,这是对全国战疫最好的结语和肯定,也是对千万郑州人的鞭策和激励。

而今,2020年已然走过。在千万郑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郑州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的持续奋进下,郑州已经300多天没有发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患者,同时,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交出了瞩目的又一年的成绩单。

新的一年,郑州仍将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以强大的斗争精神、不懈的奋斗姿态推动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加快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努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和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郑州日报

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 廖谦 王战龙

编辑:尚书

统筹:岳翔、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