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流梭于山河岁月 共赴滇西北·茶马古道之旅

本期“云南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荐,小编将带你走进“滇西北·茶马古道之旅”。这条路线纵横大理、迪庆两大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途经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贯连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等系列人文景观,是当下滇西北传统文化景观的旅游热线。

这条美丽线路以大理市为起点,至香格里拉机场返程,途经大理剑川县、鹤庆县,丽江古城区、玉龙县,迪庆香格里拉市、德钦县。这里山川毓秀,民风淳朴,富集西南高原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拥有可体验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40余项。

在这里,湖光山色照映着飞霞流云,令人神怡心旷;名城古镇续写着古滇文明,让人流连忘返;民族文化呈现着风土人情,惹人心醉神迷......

在这条流梭于山河岁月,婉转于高原腹地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上,让我们携手同行,山水驿程,共赴那镶嵌在群山峻岭之间的璀璨夺目的文化神居。一同体验彝族白依人火草布织造技艺、大理鹤庆传统手工造纸工艺,领略剑川木雕、白族“绕三灵”,见证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文化的印迹。

白依人的火草布

用火草叶捻线

火草衣是鹤庆彝族白依人支系的传统服装,长期以来,火草衣一直伴随着白依人的生产生活,成为彝族白依人的一个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

火草布纺织技艺制作程序复杂,织布工艺独特,要经过割火草、焐火草、捻线、晾晒、理线、漂洗、布织桩、纺织等20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有其不同的工艺要求。

火草布制作工艺的传承

过去,成年的彝族白依妇女人人都会绩麻、织火草布,大多数白依妇女都掌握织造火草布的各个工艺,火草布织造技艺一般都是母女相传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工业生产的布料和衣物不断进入到白依人的生活中,彝族白依火草布织造这一传统技艺也面临失传,成为濒危项目。为此,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非遗项目的有效保护传承。彝族白依人火草布纺织技艺于2013年,被鹤庆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项目,2015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当地妇女几乎都会做火草布

两斤火草一件衣,做一件火草布衣服要好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火草衣柔软舒适,颜色素雅,深受人们喜爱。

七八月间是火草生长最旺的季节,这种野草在当地并不罕见,但只有叶柄上的一小层白白的绒毛可以纺线织布,这样制成的火草布衣虽然看来简朴至极,但所花费的工夫却一点不比贵气的白族嫁衣少。按白依人的习俗,新娘子结婚时要送新郎两件火草衣,同时还要为夫家父母和所有兄弟姊妹每人送一件火草衣,结婚时男方家先宴请宾客,彼时男方所有家人都要穿上儿媳妇织送的火草衣。

技艺得到发展,文化得到传承,一针一线织就的火草布陪伴着一代代彝族人走到今天,成为从原始社会走来的活化石。

鹤庆传统手工造纸工艺

纸是人类文明的使者,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云南虽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交通极为不便,但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生产鹤庆棉纸。当时叫俄坤纸、漾共纸(俄坤、漾共系鹤庆最早的称谓),到元代至元八年后,才开始称鹤庆白棉纸。

鹤庆传统手工造纸曾有“安徽宣纸甲天下,鹤庆绵纸誉西南”的赞誉。

2009年8月,传统手工造纸技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大理地区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以鹤庆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最具代表性,主要流传于鹤庆县六合乡灵地村、纸厂村和松桂镇龙珠村、西甸、东坡、勤劳等村,由于近几年传统造纸市场的萎缩,逐渐集中在龙珠漾弓河两岸。

鹤庆手工纸分白绵纸和竹麻纸两种。白绵纸以构树皮为主要原料制作,因纸白如棉而得名,薄如蝉翼,韧似锦绫,质软防蛀,吸水性强,是书写契约、抄写经书的上好用纸。竹麻纸俗称“土纸”,用竹麻为主要原料制作,有粗细两种。细纸薄而透明,吸墨性能好,柔软不易老化,主要用于拓印木刻年画、甲马、描绘刺绣的花样;粗纸主要用于习字或作烧纸用。

鹤庆传统手工造纸主要分为取料、浸泡、蒸煮、漂洗、去皮、碱化、二次蒸煮、去碱、打浆、稀释、兑浆加滑水、抄纸、榨水、贴纸、烘干、包装等16道工序。

技艺精湛的剑川木雕

剑川木雕。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云南有句俗语:“丽江的粑粑鹤庆的酒,剑川木匠天下走”。

地处大理以北、毗邻丽江的剑川县,是电影《五朵金花》男主角阿鹏的故乡。山如剑、水如川,近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使剑川享有“白族文化聚宝盆”的美誉,早在20世纪90年代,剑川就被命名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

剑川木雕。郭建丽 摄

剑川木雕。郭建丽 摄

剑川木雕。郭建丽 摄

剑川木雕。郭建丽 摄

剑川木雕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剑川木雕是木雕工艺手法的一种,工艺品多以浮雕为主,木雕技艺精湛,木雕工艺品精美。经过长期的发展,产品分类不断发展细化,大体可分为建筑木雕(含装饰木雕)、实用木雕、陈设木雕、旅游工艺品4大类型,1000多个品种。

剑川木雕。郭建丽 摄

剑川木雕技艺的精湛,令世人惊叹不已,发出啧啧的称叹声,在古城的居家中,都有木雕的家饰,赏心悦目,品一杯主人家的淡茶,其乐无穷,释放紧张的身心,令人忘却了尘世的喧闹。

剑川木雕有三大艺术特点:一是许多木匠集木匠和文人学者为一身。有道是“拿起墨斗当木匠,提起朱笔做先生”,他们把书法绘画艺术和木雕艺术结合起来,使木雕寓意深刻、构图新颖、刀法遒劲;二是石雕和木雕技艺互补,融会贯通;三是剑川木雕榫接独特。剑川木匠做的榫是斜榫,榫榫相接,不见榫眼,坚实牢固。

剑川木雕。供图

漫步剑川古城,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木头上雕刻,让木头“开花”,木雕装点着大理白族人家诗情画意的生活。

白族人的“绕三灵”

白族绕三灵。记者 刘子语 摄

白族“绕三灵”是一种极具白族民间特色,富有生活气息的群众性自娱歌舞。

大理白族绕三灵,白语称为“观上览”,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三灵”是指洱海区域的三个象征性神灵,即:崇圣寺佛教神祇、庆洞本主庙爱民景帝段宗榜本主、洱河祠白族英雄段赤城本主。这三处供奉神祇的寺庙分别被称为“佛都”“神都”和“仙都”。绕三灵就是以朝拜此三地为主题,以白族本主崇拜为内容,以娱神娱人的歌舞、崇祀活动为载体,是白族人民在大理苍洱景观和人文环境中,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古老民俗节庆和民族盛会。2006年,白族绕三灵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白族绕三灵。记者 刘子语 摄

在每年的夏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刚好是种植水稻的农忙节令之前,又恰值天气和煦,山川秀丽,生活在苍山洱海一带数百个村庄的白族民众,不分男女,都插花戴朵,身着节日盛装。他们以村庄为单位,几十人至上百人不等,成群结队,携带祭祀用具和简单的行李以及食品、炊具等,从四面八方赴会。人们满怀热情,希望通过自己虔诚的祭拜,使今年风调雨顺,秋后五谷丰登;也祈祷阖家平安。

白族绕三灵。记者 刘子语 摄

绕三灵的节日活动得进行三天。

二十三日过节时,人们聚集到苍山五台峰下的圣源寺,祈祷赛歌;

二十四日,人流经过喜洲镇,向南洱海边村庄进发,当晚便在当地村庄的本主庙欢庆赛歌;

二十五日,人群沿洱海至大理崇圣寺东面的马久邑本主庙,在此祈祷欢庆之后归家。

白族绕三灵。记者 刘子语 摄

“绕三灵”队伍分为三部分:前导为一男一女(有时也为两男或两女)两位手执柳树枝和牛尾的老人(称花柳树老人);中部除了吹笛子的一人外,还有手执“霸王鞭”、“金钱鼓”的男女舞者数十人;队尾则由吹树叶的一人和数十位亦歌亦舞、手执扇子或草帽的妇女组成,排成“一字长蛇阵”,在花柳树老人的带领下,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早晨,聚集到大理古城城隍庙,点燃香烛,准备行装。当日,来自四方的白族群众,从城隍庙出发,一股股,一队队,一路载歌载舞,沿着点苍山麓向北,先到矗立着唐代三塔的佛都崇圣寺燃香祭拜;继而又迤逦北行约16公里,到达苍山五台峰下的朝阳村本主庙祭拜“抚民皇帝”本主,称为“南朝(拜)”,再往北到庆洞村,祭拜“神都”的庆洞“本主”庙,称为“北朝(拜)”。人们认为“神都”所供奉的是大理地区最大的本主“五百神王”段宗榜。然后,在寺院内外场地,打“霸王鞭”和“金钱鼓”,跳扇子舞、唱白族调子,傍晚在神都周围埋锅造饭,当晚即夜宿庆洞庙宇和四周野地树林中。人们尽情歌舞,通宵达旦,热闹非常,使这里成为“绕三灵”活动的中心场所。

绕三灵传承历史久远,群众基础深厚,活动规模庞大,巡游空间广阔,体现出白族在文化上的包容吸纳能力和高度的创新精神。它对强化文化认同感,增强白族凝聚力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已成为白族文化最有标志意义的象征之一。

从一针一线织就的彝人火草布,到历史悠久的鹤庆传统手工造纸术;从技艺精湛、叹为观止的剑川木雕,到规模庞大、文化个性鲜明的白族“绕三灵”。无一不是这条非遗路线上的珠玉宝石,它们串联南北,纵横东西,共同承载了云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纷呈异彩;它们贯通各族,海纳百家,共同缔造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包容和合、万种风情。

云南网编辑 郭建丽 综合整理自大理州委宣传部 大理日报 春城晚报 光明日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