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巴蜀英烈】黎灌英:坚守初心 视死如归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黎灌英:坚守初心 视死如归

古佩铃

黎灌英(1895—1928),男,汉族,四川省内江县东兴镇排龙冲(今内江市东兴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境内)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国共产党内江县特别支部书记,被称为“内江革命运动的先驱”。1927年任中共郫县临时县委书记。1928年当选中共四川省委候补委员,并担任绵竹中心县委书记,领导绵竹农民武装暴动。暴动失败,英勇牺牲,年仅33岁。

黎灌英(1895—1928)

绵竹县汉旺乡有棵酸枣树,距今一百多年,当地人一直保护着它,因为在它的下面,能忆起一段悲壮的往事,能升起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

1928年7月5日,汉旺乡到马尾场一条崎岖的小路上,乡民团队正护送着几位刚冲出重围的武装暴动队队员。当行到一棵无人的酸枣树下时,民团队长谭尊五突然停住脚步,转身对后面的几位年轻人说:“你们别走了,我们好好谈谈再走。”其中一位体弱但目光深邃的年轻人顿觉不妙,莫非这平静的背后又要掀起一场更恶的风暴?这位年轻人就是指挥这次绵竹武装暴动的县委书记黎灌英。

谭尊五这个曾倾向革命的民团队长冷笑着说:“这次暴动是我泄的密,政府已封我为山防队队长,你们还是跟我去受降吧。不然,只有死路一条!”黎灌英怒火中烧,愤怒的目光直逼谭尊五:“入山以为泉水清,出山才知泉水浊,出卖革命可耻,要我们受降办不到!”

黎灌英的拒绝,让谭尊五恼羞成怒,他下令捆绑县委书记和同行的2位战士。处此险境的黎灌英带头跟敌人以死相拼,终因寡不敌众,3位宁死不屈的勇士倒在敌人的乱枪之下,鲜红的热血浸透枣树下的大地。黎灌英牺牲时年仅33岁。

黎灌英,又名静中、冠英,1895年9月20 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二日)出生于内江。其父黎世昕经营商业,黎灌英出世不久,其父生意负债,家业衰落。祖父卧病不起,母亲因此神经错乱。刚读私塾的黎灌英被迫辍学,负担起部分家计。

家景稍有好转后,15岁的黎灌英考入内江县立中学四班。祖父、母亲相继病逝后,他又停学回家承担起生活重担。但他始终不忘学习,读书不仅给他知识,还增添了他对待苦难的勇气。

18岁时,他考入成都储才中学。这是一所新式学堂,黎灌英学的是旧学,加上停学时间长,英语、算术学得很吃力。生性不愿落后的他,为赶上老师的授课速度,常看书至深夜,成绩很快提高。他旧学基础好,尤擅作文,文章时有新意。曾写《申屠蟠论》批判东汉保守派、针砭时弊,主张青年应关心社会进步。1915年,黎灌英参加了储才中学反学校当局不合理的罢课斗争。斗争失败后,学校当局令参加罢课者写悔过书,方准其复学。面对学校的高压手段,黎灌英坚定地说:“学生罢课是为争取合法权利,我无过可悔!”随即愤然离校回到内江。

为寻找出路,黎灌英弃文从军,在川军中当过军需官、书记员。在军阀混战的年月里,川军相互倾轧、鱼肉百姓的现实,使他一度陷入彷徨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陷入孤独、苦闷的黎灌英像在黑夜里看到一线希望的曙光。他认为目前从军不能实现拯救民族的抱负,只有投身社会做人类的先知,才能唤起民众。于是,他决定离开川军,重返故乡。

1923年初,黎灌英在内江结识了廖恩波、廖划平、廖释惑等进步青年。他们常在一起阅读《新青年》《学灯》等进步刊物,常在一起交流思想、探索人生、抨击时弊,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的黎灌英渐渐明白了人生的真谛。1923年,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成为内江团组织负责人,常和团中央邓中夏联系工作。为在青年中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传播马列主义,推动内江革命的发展,黎灌英在城内太平巷杨家祠堂组织读书会,吸收知识青年和进步学生参加,为党培养革命骨干。

为进一步推动内江革命发展,1924年秋,黎灌英抓住了当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贪污搜刮、为非作歹的“三九”(即内江商会会长林基九、团练局长马祥九、浮桥经费收支所所长范承九)等地头蛇的罪恶把柄,巧妙通过谢独开同四川讨贼军第一军驻渝办事处处长高一白(内江人)的关系,进行了为民请命的反“三九”斗争。国民党内江县政府迫于压力将“三九”关押。黎灌英因此名声大振,被推荐为内江县中区民团副团总。他利用此合法身份,在内江白鹤场组织了内江东乡联合团,开办民团干部传习所,为组建革命武装培养干部,为内江特别在东乡一带播下革命的火种。此后,这一带的农运骨干大多是“传习所”培养出来的。比如唐爵廷,后来由黎灌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石子乡支部书记,农协会的组织者、领导者,并于1929年具体领导了白鹤场的秋收抗捐抗租暴动。

1925年秋,黎灌英受党组织委派到重庆参加“五卅”惨案国民外交后援会活动。在省委直接领导下,他勇敢地站在斗争前列,成为活动的骨干,那年冬,黎灌英在重庆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年底,他受党的派遣回内江筹建党组织。1926年2月,内江地区乃至全省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中共内江县特别支部,迎着料峭的春寒诞生了。黎灌英任特支书记。

新生的内江特支在黎灌英带领下,根据党的工作重点和内江实际,开始燃起革命的熊熊烈火。

为培养革命骨干,黎灌英在内江水巷子李氏祠堂中开办“内江公学”,出任校长,并亲自给学生讲授政治课。在公学,女教师、女学生带头剪短发。节假日,男女师生齐奔街头,宣传讲演。浓厚的革命氛围吸引了不少进步青年,“内江公学”成为革命者活动的中心。

擅长演讲的黎灌英,时刻抓住机会做宣传启蒙工作。每到节假日,内江的街头、戏台都能听到他慷慨激昂的声音。一到逢场天,农村的院坝、乡镇就有他和师生的身影。黎灌英有时还把岳母家的留声机也带到乡下吸引农民群众,大讲农民的痛苦,讲三座大山的压迫,讲耕者有其田。他把革命道理编成通俗易懂的歌谣在农民中传唱,如《庄稼佬》中唱到:“红日东升天未晓,庄稼佬出门了……每天累得不得了,找些钱儿得不到……庄稼佬穿的破衫,吃的是包谷与红苕,可连这些也难吃饱,大人挨饿倒还好,儿女饿得天天叫,看你心焦不心焦。团结起来最可靠,把敌人来打倒,庄稼佬才能撑起腰”。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内江的石子镇、杨家镇、东兴镇、白马镇、凌家场的农会相继建立。其妻子叶庄伯开办的妇女识字学校、组织的妇女联合会也活跃在城乡的宣传阵地上。革命形势空前高涨,内江党团组织随之壮大。1927年上半年,中共党员由初建的4人发展到25人。内江的革命力量犹如遍布的干柴,一经着火,便可成为燎原之势。

就在大革命高潮形成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凶狠地向革命者举起了屠刀。1927年3月31日,重庆发生“三·三一”惨案,省委书记杨闇公壮烈牺牲,不少共产党人惨遭杀害。为反抗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刘伯承在泸州发动武装起义。为配合行动,黎灌英接上级指示,在内江组织了200多人的武装民团,准备援泸起义。由于消息走漏,反动军阀调集大批军队包围内江城。为避免更大牺牲,省委指示立即停止援泸。黎灌英已暴露身份,一些同志劝他离开内江,他却坦然地说:“目前内江革命工作我们不做,哪个来做?我不能擅离职守,即便死,也要死在内江。”

顶着喧嚣尘上的反革命黑潮,冒着随时被抓捕的危险,黎灌英首先安排暴露身份的同志转移,自己仍留在城郊坚持斗争,直到省委调他到邝继勋部做兵运工作,才离开内江。

1987年3月31曰,为纪念“三·三一”惨案60周年,在杨闇公殉难地重庆市佛图关公园塑立了烈士铜像,铜像右侧岩壁上有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杨闇公烈士永垂不朽”九个鎏金大字(图片来源:重庆文艺广播)

中国革命进入低潮,面对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共产党人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但信念坚定的革命者正如毛泽东所说:“……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上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7月,黎灌英得知郫县革命需要干部,便主动要求到工作条件更为艰苦的郫县。到郫县后,他深入“青塔团练学校”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不久,建立了中共郫县临时县委,黎灌英任县委书记,郫县升起了第一面革命的大旗。在他的领导下,农民抗捐抗税如火如荼,城里工会成立如雨后春笋。反动当局极为恐慌,密谋镇压,先是以官相许,即遭黎灌英拒绝,后又出通缉令,要抓捕严惩。这时,黎灌英因长期革命工作积劳成疾,为了他的安全和健康,省委将他调离郫县。

1928年2月,省委响应党中央“关于秋收起义”的号召,批准了绵竹县委举行武装暴动的报告。黎灌英回省委听到这消息,便强烈要求省委派他去绵竹工作。省委同意后,任命黎灌英为中共绵竹中心县委书记,并补为省委候补委员。黎灌英一到绵竹,便着手武装暴动工作,他依靠党员群众领导农民反苛捐杂税、反土豪劣绅,积极发展党员,建工会、农会等组织,开办“特别训练班”,成立武装暴动委员会。很快,党团员发展到近百人。繁忙的工作,使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病人。他经常要忙到很晚才回到住地,有时刚躺下又被喊起。因过度劳累,他终于病倒在床上。即使这样,他还是想到党的工作。黎灌英请求组织用凉床抬着他去参会、布置工作。望着他日益消瘦的身体和憔悴的面容,同志们都很感动。

油画《秋收起义》

1928年7月4日,正式举行暴动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以绵竹本地近500人为基本力量,另外有什邡、彭县、罗江、安岳等县前来支援的人员,加上绵竹工会、群众团体的群众共计1000多人。在黎灌英的指挥下,他们迅速占领了附近的乡镇,接着攻打绵竹县城。

次日凌晨,起义军按预定计划抵达绵竹县城。晨曦中,县城的外面显得特别宁静,谁料到这寂静的原野已蕴藏着杀机,当起义部队刚开始攻城时,伏兵四起,起义军被包围在城外的平坝上。面对突变的敌情,黎灌英临危不惧,沉着指挥起义军英勇抵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加上无遮无挡的平坝地形,导致部队伤亡很大。黎灌英不得不放弃攻城计划,下令部队分散突围。当黎灌英冒着密集的弹雨冲出重围时,身边只有2个战士了。他们决定到附近民团队长谭尊五处暂避后再转移。哪知谭尊五正是出卖这次起义机密的叛徒。他见黎灌英等人前来,先是假意安慰,后又佯装派人护送。黎灌英虽然及时察觉,但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几十年过去了,烈士的青春热血早已化作了山脉,但他们的精神永远长存!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整理:古佩铃(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供稿: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