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跨江越海创造更多“沧桑巨变”

图片
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访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后,首次到地方视察选择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使这座城市迎来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2020年,南通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万亿元,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20年12月26日,本报记者采访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请他介绍作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南通收获了哪些“沧桑巨变”、如何布局“十四五”新蓝图。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点赞“沧桑巨变”,让南通和江苏人民备受鼓舞。在您看来,这些巨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惠民:“十三五”时期是南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我们胜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立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综合实力历史性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千亿级台阶,预计2020年突破万亿元,所辖县(市)区经济总量均过千亿元,工业应税销售突破万亿元。城市格局战略性拓展,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沪苏通铁路建成通车,海安撤县设市、海门撤市设区、崇川港闸合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资源配置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经济增速,收入水平迈入“4万元时代”。生态环境转折性变化,整治“化工围江”等专项治理取得重大进展,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修复成为全国样板。文明程度整体性提高,成为全国唯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试点全覆盖的设区市,全国文明城市实现“满堂红”。
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成为全省唯一主城区境内确诊病例“零报告”的设区市,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现了江海儿女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和向险而行的无私大爱。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开工建设,南通新机场选址正式获批,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和沪苏通铁路建成通车,依靠共同奋斗、亲手创造,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南通正向我们阔步走来。
图片
记者: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点题南通:高起点、大手笔建好江苏开放门户,融入苏南、拥抱大海,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南通将怎样作为?
徐惠民: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作为总书记视察江苏第一站、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总书记寄予的厚望与省委赋予的定位使命贯通起来,把多重国家战略机遇优势与资源禀赋优势叠加起来,把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与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起来,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
一是发展速度上要争先进位。即便迈入“万亿俱乐部”,我们在绝对量上与苏州、南京、无锡等兄弟城市依然差距很大。要成为全省排头兵,南通必须继续保持领先的经济增长速度。“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快实施江苏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等一批战略性工程,推动中天精品钢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招引更多更大更好的项目落户,进一步释放发展潜能。
二是发展质量上要扛旗夺杯。作为排头兵,在发展质量上要走在前面。近两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南通均位列设区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更加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发展方面,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新首选”;在协调发展方面,奋力打造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在绿色发展方面,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在开放发展方面,打造双向开放新门户;在共享发展方面,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新样板。
三是贡献份额上要追赶超越。排头兵、增长极意味着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多挑担子、多作贡献。目前,南通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占全省1/10左右,2019年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度是9.42%。2020年南通经济增速预计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左右。“十四五”期间,要继续保持这个相对速度,确保贡献份额提升到10%以上,实现贡献与资源相匹配、地位与区位相匹配、能级与使命相匹配。
记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南通将有哪些具体措施和行动?
徐惠民:跑好新赛程,南通将坚持6个“毫不动摇”:坚持遵循正确发展思路不动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动摇、厚植特色产业优势不动摇、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动摇、选用优秀年轻干部不动摇、涵养良好政治生态不动摇。
在推进举措上,着重抓好6个方面工作:一是突破重大项目,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打造新出海口,提升开放支撑力,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海组合强港。三是优化空间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弘扬张謇精神,繁荣江海特色文化,大力发掘提升以张謇文化为代表的江海文化,建设江苏张謇企业家学院,吸引国内外企业家学习张謇精神。五是守好生态本底,建设美丽江苏南通样板。六是保障改善民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明 徐超
南通:跨江越海创造更多“沧桑巨变”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南通就‘好通’了。”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滨江眺望壮阔大江上沪苏通大桥如长虹卧波时发出的赞叹,沸腾了一座城市。
追随总书记的脚步,我省“践行嘱托开新局”全媒体主题采访团来到南通,感受南通变“通”:眼前,大江壮阔如海,一艘艘巨轮竞渡黄金水道;远处,沪苏通大桥飞架南北,动车汽车并行不悖;身后,车水马龙的主城掩映在绿树碧水之间,国家森林城市生机盎然……
一“通”百通,南通“好通”。2020年12月28日,南通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明确:将牢记嘱托、担当重任、感恩奋进,高起点、大手笔建好江苏开放门户,融入苏南、拥抱大海,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排头兵。
跨越长江拥抱大海,
高起点打造江苏开放门户
2020年12月30日上午9时15分,在年度最强寒潮中,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G8321次列车从盐城风驰电掣奔向南通。盐通高铁,“十三五”中国沿海铁路大通道的收官之作,给南通“好通”再添精彩一笔。
在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的长三角,每一条高铁建成运营,都会带来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塑。去年7月1日,沪苏通大桥、沪苏通铁路同步开通,坊间还在热议横跨两地的大桥为何以3座城市命名时,南通已悄然确定了城市新定位——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
“沪苏通作为长三角中的核心三角,地域相连、经济互补,融合发展潜力巨大。”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说,“受制于大江隔阻等原因,南通一度跑不起来。过去10多年,南通先后建成3条过江通道。‘十四五’期间,将创新机制加快过江通道建设,力争5年再建成3条,以新交通格局开启南通发展新格局。”
加速推进建设的,不只有过江通道。南通找寻发展方位的视野,也不仅限于长三角。
通州湾,尚未“出水”的深水大港,已被确定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寒冬时节,海风猎猎,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工程车辆穿梭不停。“起步即冲刺。”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沈捷介绍,港区“2+2”码头工程去年6月29日开工,正全力冲刺年底开港目标。
跨越长江、拥抱大海,南通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和胸怀,构建发展新格局。总书记视察后的第16天,南通携手上海、武汉、重庆、合肥、苏州、舟山等30多个沿江沿海城市,举办2020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发展论坛,探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江海联动发展新路径。
“放大‘江出海、海进江’双向集散优势,南通将实现‘铁路连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只需江海一次转运即可进入国际物流体系或直达长江中上游。”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通州湾港建委主任陆卫东介绍,南通正举全市之力推进“大通州湾”江海联运通道建设,预计到2025年可形成500万标箱的吞吐量,2035年吞吐量超过1500万标箱。
以港口聚产业,沉寂千百年的沿海荒滩,正铺展崭新的产业蓝图:重点布局绿色新材料、临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新能源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万亿级产业基地,到2035年,在经济规模上再建一个南通。
以产业兴城市,大江大海交汇处,一座大城快速崛起。根据最新规划,南通将构建滨江主城、通州湾副城、通州副城、海门副城“一主三副”新格局,从濠河时代、长江时代迈入江海时代,高起点、大手笔建设江苏开放门户。
图片
“万亿”之后再出发,
激扬“狼性”精神冲刺新赛程
冬阳和暖,南通博物苑,张謇百年前植下紫藤亭亭如盖、郁郁葱葱。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在此感受“我国民族企业家楷模”实业报国的拳拳之心。
在7公里外的江苏大生集团,偌大的数字化车间里看不到几名工人。“大生纱厂是张謇先生于1899年5月23日在南通创办的第一家企业,至今已跨越3个世纪,生产经营一直未间断。”大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健宏介绍,传承张謇精神,大生人以恒心办恒业,2015年建成国内首条全流程全国产设备数字化纺纱车间,每万锭用工数降至15人,成为全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样板。
图片
穿越百年历史烟云,张謇精神的灯塔,依然照耀江海。2016年,南通以人大决议的形式,将大生纱厂开工投产日设立为“南通企业家日”,每年向一名坚守实业的杰出企业家颁发“张謇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博物苑后,该市立即举行座谈会,组织民营企业家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激励他们向先贤看齐。
蓬勃生长的城市,需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企业家群体纷纷向张謇看齐,有没有“狼性”,则成为南通评价干部的新标尺。当地明确,要在干大事创大业中,大力发现、培养和使用那些品质忠诚、意志坚韧、团结合作、敢打善拼的“狼性”干部。
5个月,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码头和集疏运工程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而按照以往工作程序至少需要两年;224天,千亿级中天精品钢项目开工前的52项重点任务件件落实,创造重特大项目建设的奇迹……企业家精神与党员干部“狼性”精神相互激荡,将一项项“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南通在应对疫情冲击中,逆势跑出发展加速度:2020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83个,在建百亿级重大项目16个,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数全省第一,预计将顺利迈入GDP“万亿俱乐部”。
图片
开启新征程,徐惠民又向党员干部抛出新的问号——过了万亿之后怎么办?他强调,“十四五”开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赛程,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更深层次激发“狼性”精神,昂扬不服输、不言败的勇气,弘扬争第一、创唯一的志气,以“开局即决战”的状态,跑出中高速、确保开门红。
调高标杆自我突破,
五个“更高”蓝图全面绘就
冬日午后,南通五山滨江游人如织。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亲水栈道,已成为“打卡”热点。
“总书记用‘沧桑巨变’点赞五山滨江生态修复成果,让我们备受鼓舞。”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邵文建说,“在坚决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将深入挖掘张謇先生在五山地区的历史遗存,让历史文化与秀美风光交相辉映,将五山片区打造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狼山景区建设成国家5A级风景区。”
五山滨江之美,正在延伸拓展,成为都市寻常风景。去年底,南通印发《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行动方案》,将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沿江沿海沿河“三沿联动”,推进打造绿色生态高地、实施清水畅流行动等七大行动,到2035年,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成江海特色彰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美丽宜居城市。
“瞄准经济发展质量更高、人民生活品质更高、美丽南通颜值更高、社会文明程度更高、市域治理效能更高5个‘更高’,南通将努力创造更多‘沧桑巨变’。”南通市市长王晖说。
迎着更高目标,这座城市不断自我突破:
——去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海安、如东、启东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南通市区、如皋市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称号。至此,南通实现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
——去年12月18日,南通创新区金融商务、企业总部两大中心奠基,总投资39.5亿元的7个项目集中开工,将补上城市功能和经济业态的关键短板,与正在打造的科技创新中心一起,共同撑起南通城市新中心。
“南通越来越好,得实惠的还是咱老百姓。”狼山镇街道临江社区河道保洁负责人何桂英在江边生活了一辈子,“出门见江、鸟语花香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我每天都要巡河好几遍,要让这样的日子一直美下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超 陈明 杨频萍/文 赵亚玲/摄
专家点评
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点赞南通发展是“沧桑巨变”。江苏省委要求南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十三五”的沧桑巨变,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向现代化、奋战“十四五”,给南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
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南通作为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发展速度要进位争先,保持在增长极应有贡献份额的经济增长速度上;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抓特大项目,发展实体经济,重塑经济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发展质量走在前列。
服务“双循环”走在前列。瞄准大手笔建好双向开放新门户目标,找准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上“一带一路”支点城市的定位,融入苏南、领跑沿海、拥抱大海,放大“江出海,海进江”双向集散优势,拓展大通州湾江海联动新路径,借势沪苏通大桥通车、盐通高铁运营的有利契机,开启南通发展新格局。
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注重沿江沿海沿河“三沿联动”,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民生活品质更高,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展明显。
新发展阶段,迈向GDP“万亿俱乐部”的南通人,要向张謇看齐,保持昂扬斗志和“狼性精神”,弘扬争第一、创唯一的志气,以“开局即决战”的状态,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主任、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