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乡亲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片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上里屯村民谭梦强的记忆中,以前村里路不通,住在半山腰的村民往往要扛着东西、挑着水回家,生活十分不便。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环江县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约70%。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自2016年9月对口广西河池环江县开展扶贫协作以来,深圳市及福田区按照粤桂扶贫协作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9个,受益贫困村76个,受益贫困人口约3.4万人。今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如今的上里屯,水泥道路铺到村民家门口,水龙头接到家里,谭梦强还通过粤桂帮扶资金支持的“贷牛还牛”项目养起了10头牛,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图片
毛南族傩文化传承人谭建新与傩面雕刻作品。
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幸福感
毛南族为山地民族,因居住条件恶劣,过去叫“毛难族”。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
来自龙岩乡城皇村甲翠屯的韦炜于2018年从老家搬到了环江县城城西安置点。他说,以前村里路没通,水也没通,家里小孩子读书也困难,从屯里到村小学就要走4公里路。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如今他的小孩在县城就近入学。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2016年以来,深圳市、福田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积极向环江援建一大批民生项目。位于环江城北的毛南家园深圳幼儿园就是深圳参与援建的项目之一,该园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深圳财政性帮扶资金1000万元。
“深圳幼儿园填补了城北公办幼儿园的空白,解决了毛南家园移民安置区幼儿入学难问题。”园长韦美莲告诉记者,原先片区没有公办幼儿园,易地搬迁群众只能在附近的民办幼儿园上学,但这些幼儿园规模小,每个孩子享有的活动区域有限,深圳幼儿园不管从规模、硬件设施和师资条件来说,算是环江县最好的,目前在园幼儿693人,开设18个教学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258人。
教育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自2016年以来,围绕环江县城2个安置点,深圳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参与援建10所学校,直接受益贫困学生达2848人,同时积极选派教师、志愿者赴环江各乡镇学校支教。
此外,在贫困户危房改造方面,累计投入1624万元改造1203户;在饮水安全方面,累计投入560万元实施200个村屯(套)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5.5万人口受益。去年底,毛南族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部解决。
发展特色种养业实现稳定增收
12月的环江寒风瑟瑟,在川山镇塘万村的扶贫产业园里,红澄澄的沃柑压满枝头,塘万村大乐屯村民韦艳梅像往常一样穿梭在果园里,悉心打理。
扶贫产业园为粤桂扶贫协作项目,以“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的扶贫产业模式,其中环江县20个毛南族聚居贫困村利用粤桂扶贫协作项目资金500万元,以资金委托入股经营形式向龙头企业注入建设资金,共同打造“村集体特色水果扶贫产业项目”。
“园区以种植沃柑、青皮柚、脆蜜金橘等特色水果为主。”扶贫产业园管理人员覃克瑶介绍,项目自2017年开始启动,总面积2500亩,今年开始大部分果树挂果,项目土地主要通过塘万村土地流转承租而来,村民一方面通过出租土地获得收入,一方面可以在果园务工,“果园几乎天天都有农活,可以带动120人左右就业,等到采果的时候每天起码要200人。”
“以前就是在家养蚕。”韦艳梅说,果园建设之前她已经养蚕十多年,但养蚕风险大,如今家里6亩多土地全都出租栽种沃柑,自己在果园也有稳定收入,看到果实累累就很开心,“这些土地如果不流转就像一潭死水一样,现在打开了,水就会越流越远。”
围绕环江菜牛、柑橘类等特色种养业发展,粤桂扶贫协作先后支持毛南族乡亲实施“贷牛还牛”、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园等项目,有效破解集体经济“空壳村”难题,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完善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动力
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在支持环江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同时,深圳市及福田区着眼于产业链的扶持,为环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12月14日,记者前往环江喀斯特水果加工交易中心,只见砂糖橘流水线正在忙碌运作,分拣、包装、装车,40多名工人有条不紊地作业。
“这算是今年第一批砂糖橘。”广西喀斯特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进卫告诉记者,环江的水果以柑橘类为主,每年从11月到次年4月分别有红心香柚、翠蜜金橘、砂糖橘、沃柑等陆续上市,加工厂设有3条沙糖橘包装生产线和1条沃柑包装生产线,同时设有冷库,满足了环江县柑橘类产品的包装生产需求。
据了解,水果加工交易中心为粤桂扶贫协作项目,于今年11月建成投产。该项目作为环江县扶贫产业基地的配套设施,解决了水果采后加工及销售渠道问题,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确保扶贫产业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胡进卫表示,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环江76个贫困村集体利用粤桂帮扶资金1000万元以资金委托入股形式参与,项目建成后也解决了环江县易地安置区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难题,等流水线全部运作后可提供就业岗位约200个。
同时,为增强环江县发展动力,深圳市及福田区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励企业到环江县投资兴业,先后引进7家企业,实际投资额5.35亿元,援建扶贫车间15个,覆盖极度贫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等,带动贫困人口就业8910人。
图片
在环江喀斯特水果加工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为砂糖橘贴上“精品”标签。
图片
环江喀斯特水果加工交易中心砂糖橘生产线。
传承毛南文化冀望生活越来越好
走进“毛南族发祥地”——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村口道路挂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宣传语。
南昌屯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这里毛南族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特色显著。近年来,为保护和发扬毛南族文化,当地在保留原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对整个建筑群进行旧建筑的翻新巩固和所有建筑的立面装修,传承保护毛南族特色民居。
在民居中藏有一间傩面雕刻工作室,毛南族傩文化传承人谭建新告诉记者,傩面、傩舞是毛南族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傩面共有36神76相,傩舞是毛南族还愿仪式等活动的总称,以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承载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傩面已经有400多年历史。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这个民族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谭建新说。
(来源:粤桂扶贫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