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城市生活,她在乳源深山用柑橘铺就小康路

她离开车水马龙的大都市,来到群山巍峨的边陲小镇;她不羡慕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而是坚守深山耐住寂寞耕耘生产;她告别四季如春的羊城,走进乡村开荒种果树……她就是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创业致富的女青年陈秀利。

新年伊始,笔者沿着蜿蜒崎岖的道路,走进粤北山区南岭山脉深处的大布镇,一股丰收的热浪滚滚而来,层层叠叠的果树映入眼帘,金光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处处可见农户采摘忙碌的身影,不少外地客商到此地争相采购,这是柑橘丰收、宾客盈门的景象。据了解,2020年农场的年收入可达80万元,可带动大布镇15户农民奔小康。在果园里,陈秀利说:“自己钟情深山,寄情乡间,虽千辛万苦,但也十分值得。”

生态环境优美,此地大有可为

来自重庆的陈秀利,一位80后的知识青年,来到广东打拼了十几年,是广州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受邀到大布镇参观农场,沿途郁郁葱葱的森林,沁人心脾的空气以及阳光掩映下的美景在他们心里打上深深烙印。于是,怀着对乡村发展的美好憧憬和浓浓的乡村情怀,陈秀利产生了涉足农业发展的念头。

经过多次考察,大布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特有的气候条件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种植皇帝柑和沃柑。

2014年11月,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陈秀利夫妇租下了大布镇水浸萍村的一块200亩山地,开启了种果树创业旅程,种植了柑橘200亩。经过四五年的辛勤耕耘,2020年喜获丰收。

初遇技术瓶颈,幸得政策支持

起初,果场的发展并不是那么顺利,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果树发病、枯死等现象时有发生。

“前后投资了200多万元,本想着这几年能回本,没想到果子品质差,价格上不去,除去各种费用,也没啥钱赚。”几年来,陈秀利夫妇吃尽了苦头。

然而,正当陈秀利夫妇一筹莫展、心灰意冷之际,乳源瑶族自治县正如火如荼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以及扶持下,陈秀利受邀到华南农业大学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和技术,成为一名农业职业经理人,并被安排到“岭南佳果之首”贡柑的生产地广东德庆县参观交流。此行让她受益匪浅,“锻造”归来的她开始融入农业的圈子。

“我们在每棵树下安装了滴灌,不用担心天干浇不了水,工作效率提高了,果树成活率提高了,果子品质也得到了保障。还购买了无人机,不用再拉着管子去打药,现在无人机自动喷洒,打药时间也大大缩短,效率大大提高。”陈秀利介绍道。目前,该果场年产35万斤柑橘,每斤批发价格在2.2元以上,果场年收入可达80多万元,果子脆酸柔爽、汁多味甜、晶莹透亮深得消费者喜欢,主要销往湖南、上海、河南、越南等地。

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脱贫奔康,陈秀利聘请了15名当地的贫困人员在果场务工。有的负责采摘,有的负责装箱,有的负责运输。“以前都是在外边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既能陪伴孩子又能照顾老人,家里如果有事还可以随时回去,一年下来也能挣3万多元,收入相当可观。”一名脱贫之后的村民告诉笔者。

据乳源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大布镇是农副产品大镇,除了知名的“番薯干”“腐竹”“笋干”外,近年来,乳源依托附近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推动农旅文化融合大发展,提升农旅小镇品位。

“果场沿线道路经过提升改造之后,交通更便利了,环境更优美了,采摘果子的游客更多了,我们柑橘的销量也更大了,大家收入也更高了。”陈秀利笑道。

【见习记者】叶志强

【通讯员】李巧 张路芳

【作者】 叶志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