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沈飞“王刚实训基地”成立

这里汇集了全国劳动模范、航空工业沈飞技术技能专家、高级工程师等一大批骨干精英,每名成员都承担着科研生产的攻关课题
这里包含了数控专业、质量检測专业、铣工专业(含数控)、镗工专业四个专业实训场地
这里在完成公司科研生产任务、推动技术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里就是“攻坚克难的航母、人オ成长的摇篮”
王刚实训基地
沈飞公司2020年12月14日揭牌成立的王刚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与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大师工作室的有机融合,是依托“三校”平台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资源共享,是打造“楼上学知识、楼下学技能”的综合培训模式和培训平台的大胆创新。
图片
荣誉
高超技能 无私传承
王刚: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央企楷模、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铣工冠军、“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铣工冠军、中国质量工匠...
王刚班: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活动先进班组、辽宁省安全标准化先进班组...
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大师工作室:全国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国家级大师工作室,航空工业首家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共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技术能手、沈阳市技术大王等市级以上荣誉40余项,工作室被誉为“高手团队”。
图片
融合
出实招 见实效
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大师工作室以“强化人才培养,服务科研生产,促进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发展”为目标展开活动,为技能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平台。沈飞公司“党校·培训学校·团校”702分校(数控加工厂)王刚实训基地的建立,是融合工作室功能的进一步举措。工作室已经实现了技术革新、生产攻坚、工艺改进等千余项,提出合理化建议千余条,累计减少产品加工工时上万余小时,避免废品损失百万余元,节约产品材料成本千余万元,自制工装、辅助夹具、工具百余件(套)的成绩。
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以“模拟设计整合真实生产制造场景”为切入点,以“提升技能人员实践训练能力和技术人员工艺设计能力”为主要目的,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切实加强公司员工的专业水平、提升生产效能,同时増强精品意识,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岗位能力。
图片
图片
共享
用好招 解难题
为贯彻新时代航空工业人才发展体系,深入推进“12335”员工素质培训模式,沈飞公司的“党校·培训学校·团校”三校融合机制提供了重要平台与途径。
实训基地建设依托“三校”融合的平台,依据分校自身任务需求和专业特点,集合高水平师资进行共享,开发针对性实训课程,充分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和技术技能专家等优势资源,建设特色鲜明、专业突出、自主创新的实训基地。
目前,沈飞公司已经成立了总装实训基地、部装实训基地、部总装实训基地、铆装实训基地和王刚实训基地五家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之间形成“实训基地联盟”,形成合力,师资共享,攻坚克难,为解决生产科研任务中的瓶颈难题技术攻关发挥重要作用。
702分校是公司最大的结构件生产科研分校,分校的建设以“精心育人才、精益造产品”为目标,以能力短板、流程断点、管理空白等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各项培训工作。培养内训师63人,围绕党建、业务、团建三个维度设置教育培训课程。2020年,组织开发各类课程教材139份,完成培训活动210项,培训人次达到7267人次,培训效果突出,能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助力生产。
图片
图片
创新
行新招 助发展
实训基地的建立是培训模式和培训平台的大胆创新,是培训与生产连接的主要桥梁,具有实际意义,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实现培训与生产对接的有效途径,也是为达到“岗位能力引领,生产任务驱动,培训实践对接”的目标,助力公司发展的主要手段。
三校与实训基地的“双引擎”运行,创建了培训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新型培训平台和综合培训模式。
王刚实训基地的成立,将成为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培养技能技术人才的有力抓手和途径,也将成为以数控专业为主的、技能技术人员的一个全方位训练平台,有力提升高专业技能人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为高技能人才的梯队培养探索新的路径。
图片
图片
融合驱动创新
共享助力发展
王刚实训基地将进一步依托“三校”培训平台,发扬“王刚”实训基地的品牌价值,传承大国工匠精神,规范管理标准,形成沈飞特色文化。既成为攻克各类技术研究试验及生产难点的“平台”,也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展示高超技术的“舞台”,更将是全面提升员工技术技能水平的“教室”,为实现“法治沈飞、数字沈飞、精益沈飞”的建设目标逐梦前行。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