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非遗传承 美食飘香

拗锅、碳火,精面粉、土菜油,传统工艺、祖传秘方,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出的芝麻饼、小麻花、连环酥等舌尖上的美味,正在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文化村走向四面八方。

1月2日,正值元旦佳节,秭归县郭家坝镇文化村非遗传承人郑邦龙和当地的10多名村民忙得不亦乐乎。案板上的麻花、碳火上的芝麻饼、油锅里的土豆片……儿时记忆中的美食,一一呈现,喷香扑鼻。当地村民、外地小商贩来此购买者络绎不绝。这里是非遗传承人郑邦龙创办的文化食品加工厂。

1月2日,非遗传承人郑邦龙(右)与妻子吴前敏用传统方法油炸麻花。

据秭归县非遗中心介绍,民国3年,四川人陈师傅逃难到秭归沙镇溪镇落户开店。由于陈师傅的糕点副食品质好,价廉物美,因此畅销秭归,并辐射到周边兴山、巴东等周边地区。陈师傅及其弟子经过30多年的传承和工艺改良,形成独具秭归特色的糕点副食,因其产品香甜酥脆软糯,价廉物美而享誉三峡。

郑邦龙的祖父王必富,1919年生于秭归县郭家坝镇罗家坪村。由于出身贫寒,十六七岁就跟随父辈到沙镇溪背货到苍坪。陈师傅看上了这个小伙子,收他做徒弟。三年期满,王必富不仅把师傅的手艺学到手,还学会了经营之道。后来,王必富的“王氏斋货铺”和师傅的“陈氏斋货铺”的生意一样火爆,雇工20多人,产品远销到四川。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王必富的孙子郑邦龙,由于家庭困难,14岁初中未毕业辍学后拜祖父的徒弟周册生为师,家传手艺得以重新传承。

学成之后的郑邦龙做梦都想自己开个店,但家庭困难,拿不出本钱。他先后到远安挖煤、秭归县城建筑工地挑砖,虽然打工也能挣钱,但他心中的梦想没有变。打工两年后,他终于免强挣够了开店的本钱,怀揣梦想,回到郭家坝镇文化村,租了一间小房,置办好必备用品后,就开张了。

创业艰辛只有郑邦龙自己清楚,传统手工制作工序复杂,每天从傍晚开始一直要忙到第二天凌晨,天不亮就又要背着背篓进村入户叫卖。山路崎岖,住户分散,运气好,一天跑10多公里就卖完了,运气不好,要一整天才卖完。天晴时候,流一身汗水,遇到雨天,浑身上下没一点是干的。好多次,路滑跌倒把背篓里副食摔出去好远,就不能卖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秭归,大多是土路,郭家坝镇还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骑车卖一天货回来,成为泥人是常事。

1999年,由于太苦太累,郑邦龙的妻子丢下刚1岁多的女儿,出走了。他只能每天把女儿放到磨托车的油箱上,用一条带子把女儿与自己绑起来,车后面的货架上放上副食品,进村串户沿途叫卖。

后来,同村青年吴前敏走进了郑邦龙的生活,照顾女儿,共同创业。吴前敏先后学会了开小三轮、小货车、大货车,这样,郑邦龙就可以一心一意在家制作,外出销货的重任就落到了吴前敏身上,夫主内妇主外,小店铺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直到现在,郑邦龙夫妻始终坚持传统工艺,全部手工制作,古法烘烤,边发展边收徒教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开发出系列副食产品,得到周边乡村的认可。

1月2日,在秭归县郭家坝镇文化村文化食品加工厂村民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芝麻饼。

他们也曾尝试过用机器生产,电烤箱烘烤,但制作出来的产品总是赶不上传统的手工制作。郑邦龙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那个味儿,吃起来总感觉缺点什么。也许,高明师傅手工做的总是比机器做得好。”

如今,郑邦龙夫妇用传统手法制作的系列副食品供不应求,远销到秭归周边县(市),年收入已近200万元。本村10多名村民就近打工,每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通讯员郑家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