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杜陵村:产业扶贫精准施策 致力脱贫攻坚

图片
孩子们在宽敞的阅览室看书。记者 李嘉斌 摄
“杜陵村位于雷州市唐家镇东南部,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398人。该村于2016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当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仅为5530元。”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干部李继忠近日对记者说,在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顺德区妇联等单位的帮扶下,杜陵村村容村貌、村民素质、特色产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31.17元。
产业扶贫精准施策
村民增收“细水长流”
产业是贫困村脱贫的基础保障。从去年开始,杜陵村将特色产业扶贫作为首要任务,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实施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行动,不断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杜陵村结合实际,于2019年8月,采用“个体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运作模式,由雷州市杜陵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合作社资金4万元,租用土地56亩,与个体户吴文杰合作开展种植南瓜项目,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形成合力,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助力奔康致富。
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扶贫工作队主动接洽优质的以种养为主营业务的优质企业,希望借助先进生产力的力量,为杜陵村产业扶贫加温鼓劲。在得知佛山南海区广东蔬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意在粤西地区寻求发展机会,杜陵村委会与北滘工作组多次到企业洽谈,并最终达成合作意向。2019年10月,杜陵村整合了4条省定贫困村的帮扶资金,采用“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由雷州市杜陵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入扶贫专项资金92.9万元,其中佛山财政专项资金60万元、顺德财政专项资金32.9万元,与广东蔬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红薯种植项目,选址在位于雷州市唐家镇山水村连片土地,种植面积约550亩。
冬日里,位于山水村的连片550亩红薯地长势喜人。李继忠说,红薯项目选种的红薯品种口感好、营养高,质量上乘;蔬源公司长期专注农产品种养技术研发,红薯产量节节攀升。质和量双保证,让杜陵村的扶贫红薯名声在外。记者了解到,地里的红薯还没有成熟,就已经有客商前来预定,不愁卖、不贱卖,杜陵村的扶贫红薯分外甜。
端稳就业“饭碗”
斩断贫困“穷根”
为加大力度帮扶就业,扶贫工作队大力宣传就业信息,引导贫困户转移就业。在北滘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唐家镇人民政府与北滘人力促进协会签署了劳动力转移协议,对杜陵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顺德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和支持,目前已在村中公开发布了近200个工作岗位的求职需求。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已转移就业贫困人口13人,就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为了提升贫困户的劳动素质,扶贫工作队联系当地的培训机构,积极动员贫困户报名参加农业技能、母婴护理、粤菜师傅、家电维修、养老护理等方面的培训。
为激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调动他们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扶贫工作队与村委会实施“以奖代补”措施鼓励贫困人口就业,一年内稳定务工达6个月或以上的贫困人口可申请每月奖补奖金200元,每个家庭每年最高可申请奖补奖金3000元,三年来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近60万元,极大激励了贫困人口走出家门、走上工作岗位。截至目前,杜陵村贫困户劳动力人口为181人,实现转移就业的有68人,就近就地就业的有38人,劳动力就业率近6成。就业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也坚定了他们靠自己双手奔向美好未来的信心。
殷殷真情助学子
浓浓爱意暖人心
杜陵小学是一所边远的乡村小学,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教育教学设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2019年,扶贫工作队主动联系了佛山市顺德区女企业家协会,争取到该协会为杜陵小学捐赠办公电脑5台、校园广播设备1套、图书百余册。2020年6月,工作队主动与顺德区乐从绿元城市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联系,该公司了解到杜陵小学的困境后,慷慨解囊、爱心助学,为学校捐款3万4千余元,购置了各种教育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户外电子屏、电风扇等。
“我刚来到这里驻村时,学校的教室里没有风扇,雷州的夏天气温高,孩子们在教室里上课时汗珠就往下掉,让人看了心疼。”李继忠说,爱心企业的善举改善了杜陵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助力学校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记者】文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