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产线搬进学校,引入华师大二附中!这成为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

在上海电力大学的校园内,近300名特斯拉公司员工正进行岗位专项技能提升培训;在上海市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内,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师生们正在进行技术攻关;在上海建桥学院,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中试线则将在今年7月建成启用……日前,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揭牌,相应的建设方案也正式发布。上述的这些场景,都是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发展的缩影。

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方案》,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将基本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重点建设不低于10个高能级、高显示度的产教融合示范工程;培育不低于经认定的50家产教融合重点企业;培养不低于10万名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产业工人;持续释放临港产教融合辐射效应,形成立足临港新片区、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和全国的产教融合品牌。

临港的一些企业和高校已经迈出了探索的步伐。2020年11月,300多名来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员工走进了上海电力大学,开启岗位专项技能培训。特斯拉企业大学校长刘洋介绍,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高能力的一线员工,所以与上海电力大学合作,通过定向培养,为特斯拉培养急需的专业和复合型人才;特斯拉则为上海电力大学学生实践及青年教师研究提供工作条件和相关资源,也会优先选用上海电力大学的毕业生。

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揭牌当天,包括特斯拉在内,一批校企合作项目、创新平台合作,以及政校合作项目纷纷签约落地。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建桥学院分别与上海汽车、晋飞碳纤科技、特斯拉、蓝戈智能科技以及南麟集成电路进行了校企合作项目的签约,临港集团和星月投资、新鹏程签署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战略合作协议,华东师范大学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上海建桥学院与南麟集成电路的合作中,南麟集成电路将投资约4000万元,在建桥学院建设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中试线作为基地。上海南麟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桂芝说,之所以愿意投入这么多在高校建设一条生产线,是因为企业确实对于一线技术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同行们在一起探讨时,一个一致的认识是未来芯片行业的发展,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人,从高端的设计,到测试、应用,再到车间的一线人员都缺,特别是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缺得更厉害。与建桥学院合作后,把设备搬进学校,有了生产线,可以让学生对芯片生产的每道工序都有直观感受,更有针对性地培养。”

上海建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朱瑞庭表示,签约后,将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共同开发和优化课程体系及教学,推进高素质的集成电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助推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也把实训基地打造成上海有影响力的集成电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

根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的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打造“华东师大临港研究院”,聚焦精密传感、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系统测试等关键技术领域,推动相关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在教育领域合作方面,将打造“华东师大临港教育生态圈”,包括合作开办华东师大附属学校、华师大二附中临港校区、基础教育全学段国际学校,共建首席技术官(CTO)平台、人工智能特色高职院校,联合打造师资培训平台等。

据了解,前不久,上海印发实施的《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形成“1+6”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其中“1”是指构建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格局,“6”是指重点建设和打造六个方面,包括重点领域、特色行业、产教融合企业、重大项目、功能平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重点建设1+N个产教融合区域,其中的“1”就是指把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改处处长唐浩表示,目前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面临快速发展,根据测算,到2025年,新片区工业总产值会超过5000亿元,这对产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希望通过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的建设,更好地解决未来临港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同时也为国家产教深度融合提供新样本。”

(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