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为根,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视频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云南着力实施空间规划大管控、城乡环境大提升、国土山川大绿化、污染防治大攻坚、生产生活方式大转变五大行动,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云南广播电视台推出云南省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周年系列专题片《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最美省份守住清澈长江》,1月8日播出第四集《美丽城镇:山水人城 和谐相融》。各不相同的田园牧歌、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绝妙景观,这些美丽城镇正向世界展示云南的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让云南成为世人向往的地方。

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万里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沿海和内陆。沿江的各个城镇,犹如长江玉带串联起的颗颗明珠,建构起一条沿江绿色发展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 副主任 周民欣

在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深刻地贯彻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的创建过程当中,干净、宜居、创建生态优美的环境,都是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来进行考核。

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以“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为目标,着力实施空间规划大管控、城乡环境大提升、国土山川大绿化、污染防治大攻坚、生产生活方式大转变五大行动,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019年9月,云南省聚焦“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七大要素,授牌命名了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2020年1月,云南省按照“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的目标要求,正式命名了20个“云南省美丽县城”。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 副主任 周民欣

通过创建活动,我们的县城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特色小镇的环境更优美了,旅客旅游的体验也更好了。所以做这样的工作也是体现了我们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工作的一个具体的行动。

云南省水富市,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港,七彩云南北大门”,这里是云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是金沙江进入长江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

水富以建设“绿色生态的精致山水城市”为目标,确保“一江清水出云南”。改造老旧排水系统,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等等,一系列举措使水体水质和市民满意度都大幅提高。为彰显航运文化、港口文化、水文化脉络,实施了滨江桥梁岸线亮化工程,重塑万里长江第一港广场和数个综合性城市公园,长江文化与城乡发展在这个“伴水而生、因水而富”的城市里和谐相融。

在大理,喜洲古镇在苍山洱海的环抱中打造田园综合体,将生态循环农业、农事体验文旅活动、传统文化保护发展集于一体。晴耕雨读、躬耕乐道的诗意生活也能带动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

巍山古镇秉持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风貌,深入挖掘南诏文化、小吃文化,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让历史文化街区的温暖生活气息得以延续和保存,成为“活着的古城”。

在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有着醉人的花海绿地、如画的森林公园、壮观的大地艺术、别致的康养木屋,而这些都建立在昔日的石漠化荒山荒坡之上。深入而科学的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带给太平湖文旅产业欣欣向荣的局面,也带动了当地村民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小镇共建共享,真正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特色小镇创建之路。

这些城镇各有不同的田园牧歌、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绝妙景观,它们正向世界展示云南的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让云南成为世人向往的地方。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唱响一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时代“长江之歌”,云南作为其中的“绿色合奏者”之一,正以山水为根,以人民为本,以城乡为载体,满怀热情地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记者/云南台 董明波 凌晨 李波

编辑/徐美玲

责编/武志敏

云视新闻七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