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云海曲艺社:群众乐不乐,笑声为证

“竹板一打走上台,欢歌笑语伴您来……”2021刚开年,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海曲艺社迎来了开社以来第556场演出。小园子里时不时爆发的笑声,冲散了塞上古都隆冬时节的寒意。
在大同有句顺口溜:大同有“三宝”,煤炭、大佛、数来宝。作为其中最年轻的“一宝”,大同数来宝是一种使用大同方言表演的传统曲艺形式,由柴京云、柴京海兄弟二人创作和发展起来。如今,在柴氏兄弟的带领下,大同数来宝和成立五周年的云海曲艺社,已逐渐成长为大同文旅产业的品牌和标杆。
大杂院里的曲艺往事
柴家有兄弟姐妹6人,父母都是延安时期的老革命。“文革”时期,由于父亲被当作走资派遭到批斗,母亲不忍孩子们被牵连、受同学冷眼,便将他们从学校领回家自己教育。
“那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院里有很多喜欢吹拉弹唱的孩子,尤其是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剪纸、捏泥人、拉手风琴、拉二胡、演样板戏、唱歌、跳舞……每个人都会好几样。我们没有老师,全靠自学,家里的锅圈、炉盖、挖灰勺子、洗脸盆,都是我们的打击乐器。”柴京云回忆,那时候家里很苦,看到孩子们喜欢艺术,母亲从仅有的一点生活费中挤出钱给他们买来笔墨纸砚,还有口琴、二胡、笛子等乐器。母亲并不懂艺术,只是想让他们多几样技能傍身,学点“要饭的本事”。
图片
柴京云、柴京海演出
在柴京云的记忆里,他对曲艺真正产生兴趣,源于小时候家门口一个乞丐走街串巷要饭时念念有词的快板。
柴京云回忆,那个要饭老汉说着大同方言,打着快板,边走边唱。“走了一家又一家,要走社会主义的合作化。”“走了一户算一户,要走社会主义的光明路。”老汉每到一家就换段新词,内容既有讲述时代热门话题的,又有贴近百姓生活的,更多的是赞美“东家”的。柴京云以前只听过普通话快板,头一回听方言快板,觉得很有意思,好奇地跟在老汉的屁股后面转了一整天,学会了四五段。
虽然这颗曲艺的种子早早埋下,但大同数来宝真正形成是在1978年。当时柴京云的弟弟柴京海正上初中,要参加学校汇演,想创作一个快板节目,找哥哥商量本子。恰巧当时与柴京海搭档的同学不会说普通话,兄弟俩索性用大同方言重编了这段快板,没想到演出大获成功。“就这样,我们无意中创立了一个曲种,而且越钻越深。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们兄弟俩正式搭档演出,直到现在。”柴京海说。
之后的数十年间,兄弟俩将大同方言里的俚语、俗语、歇后语提炼加工,集纳成雅俗共赏的语言情境,在表演上则辅以相声、小品、话剧、快板等形式的精华,大同数来宝渐成体系,成为一种全新的曲艺形式,深受大同市及周边地区群众的欢迎,并得到刘兰芳、侯耀文、姜昆等曲艺名家的肯定。2009年,大同数来宝入选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群众乐不乐,笑声为证
两个孩子无意间创立的曲种,缘何历经40多年,不但没有被观众冷落,甚至曾在2007年大同评选城市十大名片时,市民投票数超过了云冈石窟?观众的笑声是最好的答案。
“为了学习大同生活里最地道的用语,我俩经常去街头巷尾听人交谈。一次走在街上,前边两位妇女用大同话闲聊,聊得幽默有趣,我们听得入神,不知不觉跟了半道,结果差点让人把我俩当坏人报了警。”兄弟俩回忆起这件事来忍俊不禁。
合作40多年间,柴氏兄弟演出的节目都是自己创作的。他们创作表演了500多部作品,其中200多部作品获得多项大奖,尤其是《家丑外扬》《酒后失言》《婆媳之间》《男大当婚》《工钱》等作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独特的“柴式风格”也让他们的演出深入人心,兄弟俩成为大同人心目中的明星。
有网友评论:“每年我都给父母买柴氏兄弟的卡带与光盘,本土方言亲切、题材亲民,节目演的都是生活里最真实的喜怒哀乐,表演逗趣又接地气,让人看后难以忘怀。”
前一段时间,兄弟俩参与央视某节目录制时,走进大同市与朔州市之间的一个偏僻小村,一对老夫妻围过来,说一定要见见表演《喜事新办》的两位名家。这让兄弟俩有些惊讶,因为《喜事新办》是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作品,反映的是当时喜事大操大办的社会问题,他们也从未来过此地演出。经询问才知道,老夫妻那年还未结婚,进城时听到这段相声很受触动,决定婚礼一切从简、不要彩礼,后来努力了很久才做通家里的工作顺利结婚。“那段相声说的就是我们当时的烦心事,听着就像在给自己解心事。”夫妻俩说。
“这一经历让我们动容,40年前的相声还能被老夫妻俩记在心里,说明我们的创作方向是对的,反映热点、为百姓说话解忧的作品更具生命力。”柴京海感慨。
图片
看演出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类似的作品数不胜数。反映上世纪90年代大量工人面临下岗问题的《下岗》,针对大同市一度因脏乱差被外界称为“世界上最丑陋的城市”而创作的《家丑外扬》,反映假冒伪劣产品猖獗的《防不胜防》,讲述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的《逢九》……多年来,这些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创作的节目,总能以欢乐的形式深深“戳”进观众的心里,引发人们的讨论和思考。
40年来,观众也从未让他们失望。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候,柴氏兄弟先后出版了十余张音像制品。上世纪90年代,他们推出的30万盘光碟,一入市便被抢光。2007年,大同市评选十大城市名片,大同数来宝投票率居第一位,成为百姓认定的大同“三宝”之一。在这样的群众基础之上,被调侃为“短腿艺术”的方言曲艺走出大同、越走越远,不仅屡获群星奖、牡丹奖等国家级大奖,还多次走出国门,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异国他乡的舞台上精彩绽放。
小园子也能变成大舞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大同数来宝的一个发展高潮,那时大同市举办过两次大同数来宝趣味模仿大赛,每次都有上千人参加。不过,很多人都是当爱好,真正能传承的少。”柴京海、柴京云说,这几年,他们在创新与传承上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
柴氏兄弟从2012年开始,分五批招收37名徒弟进入“柴家班”。为了培养出经得住观众检验的传承人,2015年12月21日,云海曲艺社在一个茶楼正式揭牌。小园子里,大同数来宝、相声、评书、快板、魔术等轮番上演,每场演出后总结得失、讨论节目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根据观众反应调整节目侧重,已经成为师徒们的演出常态。
图片
图为云海曲艺社演出大合照
“名气红利摊薄后,如何让曲艺社走稳走好,我们费了很多心血。”柴京云结合多年管理经验,制定了云海社发展的刚性框架,创作要出精品、队伍要严管理、演员要守艺德,从节目、票价、档期、宣传、业务、管理6个方面具体落实。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5年里,云海曲艺社的500多场演出场场爆满。“现在我们俩去基层慰问演出的时间越来越多,赶不回来的时候,徒弟们就会在小园子里‘挑大梁’。”柴京云、柴京海说。
一位观众写下的顺口溜形象地描绘了演出的盛况:“老友相邀云海社,感到心里特别甜。此时不到七点半,小剧场里客已满。外地游客慕名来,赏个加座挺喜欢。吉时已到即开场,立刻气氛就点燃。”因为不少观众反映抢不到票,曲艺社又入驻大同古城内的潘家园文化园区。如今两个小园子共同演出,可容纳300名观众。
“亲朋好友走南闯北来壶生熟红绿茶耍的是个品味,家长里短说东道西听段大同数来宝图的是个开心。”在纷繁喧嚣的现代都市,柴氏兄弟倾心打造的曲艺社让古老沉寂的古城大同鲜活起来,成了大同夜文化、夜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为市民的一种文化消费习惯。
柴京云、柴京海表示,今年他们计划开展“大同数来宝进校园”活动,在全市的大中小学校中传播和普及大同数来宝,并在重点学校开展曲艺人才培养。未来,他们希望可以将云海曲艺社分社开进云州区、云冈区、阳高县等县区,为更多观众送去欢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杜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