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娃娃”背后,“消”字号护肤品有多少隐患当“消” |新京报快评

“消”字号母婴市场的乱象是种警示:涉婴幼儿产品兹事体大,容不得任何不良厂家钻规则的漏洞,伤害儿童健康。
▲婴儿面霜被曝激素超标致“大头娃娃”新进展:涉事产品陆续被召回送检。视频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文|濯华
针对婴儿用益芙灵抑菌霜后成“大头娃娃”的调查仍在继续。据《新京报》报道,该品牌的婴儿抑菌霜产品分别销往江苏宿迁和连云港后,去年11月,涉事女婴柚子父母就其问题向连云港赣榆区卫健委投诉。1月11日,赣榆区卫健委通报,认定该产品卫生安全评价不合格,对售卖的母婴产品商家罚款4000元、要求整改;并称目前已从经销商手中召回97瓶该产品。
复盘此事经过,先是有5个月大的女婴使用益芙灵抑菌霜后,出现了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现象,成了很多人所说的“大头娃娃”;之后女婴父母因此向当地卫健委投诉。
再后来,就是知名测评博主@老爸评测 曝光了此事,接着该厂家注册地福建漳州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责令召回下架涉事产品;如今,产品销售地连云港当地卫健部门也做出了相关处理。
尽管说,涉事产品是否存在违法添加激素,以及是不是造成“大头娃娃”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还在调查中,但连云港有关部门对该产品卫生安全方面“不合格”的认定,也解答了公众的某些疑问。
卫生安全评价不合格,当然并非该产品的全部问题。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此次事件涉及的企业“欧艾”,职工仅5人,去年才开始自主生产,生产的两款产品均被曝出问题;涉事抑菌霜产品写着“可用于日常护理”,疑似诱导消费者长期使用,并违反国家规定宣传具备治疗效果——多次宣传该款婴儿霜可祛红止痒、修护受损皮肤,是婴童皮肤问题修护、日常护理必入款。
到头来,这只是“消”字号产品乱象之一斑。所谓“消字号”产品,是指经卫生部门审核批准,具有卫生批号的外用卫生消毒用品,包含消毒剂、卫生用品等。一般而言,“消字号”产品不具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既不可宣称有疗效,也不具有疗效。
记者调查发现,“大头娃娃”背后,“消”字号母婴市场存在审批门槛低、企业利用假样本蒙混过关、广告宣传隐瞒夸大误导消费者等诸多乱象。
相比“妆”字号产品严格的审核批准,“消”字号产品的审核门槛低、审核时间短——前者由国家药监部门审批,需标明所有成分和辅料、管理严格,后者则由地方卫生部门审批,无需标出产品所有成分。
从报道可知,不少“消”字号产品都是在审批备案环节,瞄准“低门槛”待遇,有的甚至利用假样本蒙混;在广告宣传环节,一手隐瞒、一手夸大,却又动辄冒充“药准”或“妆”字号,欺骗消费者,攫取丰厚利润。这也造成了“消”字号母婴市场的失守乱象。
医学研究表明,婴幼儿皮肤娇嫩,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健全,一旦使用含激素的产品,副作用很多,有的还很严重。当某些“消”字号产品入场靠蒙混、广告靠擦边球时,这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现实一再暴露了这方面的问题。早在@老爸评测曝光之前,就曾多次发生婴儿产品疑含激素等违禁物质、婴儿成受害者的事件。2019年有媒体报道称,一位父亲因为长期给女儿使用含有激素的某紫草膏治疗湿疹,导致孩子身体出现严重异常,脸和充了气一样,而且还出现高血糖和结石。此后,丁香妈妈联合《中国消费者报》在某电商平台选购了8款热销的宝宝湿疹霜,居然发现有6款都含有激素。
同年8月,国家药监局发出通报,曝光广州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婴宝特护膏检出了违禁物质酮康唑,酮康唑属于处方药,可能导致严重肝毒性反应。
结合这些情况看,“消”字号母婴市场的诸多乱象,显然需要规范。鉴于此,希望监管层面也尽早完善这方面的监管标准,让那些问题丛生的“消”字号产品难以“过关”。专业人士提到的建议,如进一步严格“消”字号产品的适用类型;如考虑将幼儿抑菌霜等产品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统一审批和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如明确要求属地卫健部门对相关产品定期抽检,并将各类激素指标纳入检验检测范围,都颇具现实意义。
说到底,“消”字号母婴市场的乱象是种警示:涉婴幼儿产品兹事体大,容不得任何不良厂家钻规则的漏洞,伤害儿童健康。提高审核门槛,堵上规则漏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像监管婴儿奶粉一样监管婴儿霜,需要提上日程。
□濯华(媒体人)
编辑:陈静 实习生:祁倩倩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