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吉林日报: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党委“三个三”架起连心桥

1月12日,吉林日报2版刊发“新时代吉林小巷总理”创新案例系列报道《“三个三”架起连心桥——记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党委》。
图片
“在社区内把矛盾最小化,用爱心去调解,公平公正地去处理每一起纠纷。”1月6日,记者走进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翻开党委书记王淑清的工作日记,上面记录着18年来,社区遇到过的每一起纠纷是如何处理的,遇到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以及产生纠纷的原因在哪儿等一系列案例经验做法。
19本工作日记记录下的故事,总结出了一套符合丹英社区实际的“三个三”调解工作法,同时也代表着社区党委多年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居民安居乐业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与成果。
“‘信访’看起来只有两个字,只是调解矛盾就可以了,然而不是的,每个调解员都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政策,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解决问题。”王淑清说,为了使人民调解工作更加规范,社区工作人员坚持做到“三”懂一会,即:懂政治、懂法律、懂政策,会做思想工作,时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学习法律、心理学、社会科学等知识。
丹英社区党委实行“一组三员制”,坚持每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认真做好纠纷登记统计,定期开展业务学习讨论,交流心得、相互借鉴、总结提高,对矛盾调解对象做到及时回访。
为做实做细调解工作,丹英社区党委依托市民学校、长白山大讲堂等平台开展以案说法、法治讲座、送法到户等活动300余场,不断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通过开展邻居节、社区文化节、雷锋班志愿服务、军警民共驻共建等载体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凝聚和谐发展的动力。
对调解工作有耐心,待人处事有公心,用爱心去解决矛盾……多年来,社区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三”心一问,一句深情的问候,不管来访者的心情多么激动,都会把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
2018年春节前的一天,正是万家团圆的时候,丹城委因暖气管道老化破裂,造成300多户居民家停止了供暖,居民们呆在冷冰冰的屋子里心急如焚,纷纷表示要去市里、州里上访。
社区党委得知情况后,立即与相关部门协调,把维修人员接到现场,并坚守在施工现场,直到当天深夜全部管道抢修完毕,摸到居民楼里的管道有了温度,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为了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社区党委坚持每日早、晚两次必巡;对新迁入家庭、重大变故家庭、上访群众家庭、新近失业居民、生病住院居民五类群体必访;向困难居民、独居老人、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和矫正人员询问生活工作情况。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纳入工作长效机制,让民情在一线掌握、民困在一线解决、民忧在一线化解、民心在一线凝聚。
以防止纠纷激化为重点,在组织建设上,丹英社区党委努力构建“三”配一快:配强“大调解”工作领导、配实调解网格班子、配齐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快速结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入户走访,排查摸底,坚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
结合辖区实际,社区党委组建以居民区和驻街单位内部防范工作为基础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开展军民联防工作,把调解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层层分解,从接案、办案到结案每一处衔接有序,遇到问题都有指定的领导小组给予支持,有效提升了案件的办理效率。
2018年,丹英社区党委成立了以王淑清名字命名的“淑清大姐工作室”,实行早问访、晚回馈工作方法,提供错时、延时、上门等全方位服务,努力为居民排忧解难,真正将居民的实际问题解决好、实际困难帮扶好。
“只有基层把调解工作做好了,把信访问题解决好了,社区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王淑清说,不断的摸索创新,社区党委充分发挥辖区居民党员的优势,把党支部建在了家门口,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很多小事,志愿者、楼长就可以处理了,大事棘手的事才会求助社区,真正让辖区百姓在家门口解决问题。
18年来,社区党委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500余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780件,调解成功9770件,调解成功率为99%,辖区没有出现一例越级上访事件,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