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达州南北的那条荔枝古道

地处大巴山南麓、川渝陕结合部的达州,是一片神奇的地方。这里,拥有巴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历史文化等,是文化富集之处。荔枝古道、米仓古道,国内外专家不辞辛苦,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条例”,引起政府和不少人士的关注;生活、工作于此的笔者,多次参与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网信办组织的探访荔枝古道、米仓古道、传统村落的活动,或独步,或与“川东北古村之友群”的朋友到现场共同探寻,收获不少;在达州市及各县(市、区)城乡住房和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次调研,笔者惊奇地发现:荔枝古道(含米仓古道)是镶嵌在达州的熠熠生辉的金线,传统村落则是金线串起的一颗颗晶莹透剔的珠宝。

有感于此,笔者根据考察成果、申报材料、专家意见和相关资料,围绕“走进达州传统村落”这个主题,分别叙述荔枝古道(含米仓古道)及周边的传统村落、人文轶事、文物遗址,以期抛砖引玉。

荔枝古道的由来

坊间流传“天下美人皆瘦,唯有贵妃一身肉”。这里所说的美人是指唐朝的贵妃杨玉环。据史籍记载,唐朝第九个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四年(745年),正式册封26岁的杨玉环为贵妃,从此开始了食则同席、寝则同榻的专宠生活,“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之所以爱杨贵妃,那是因杨贵妃的貌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杨贵妃与唐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间,唐玄宗为满足宠妃杨玉环吃新鲜荔枝的喜好,颁旨在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建优质荔枝园,并将涪州荔枝(另有岭南两广、福建之说)列为贡品,修整涪州到长安(今西安)长达2000多里、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并设置专门的驿站,专为贵妃运送荔枝。

据史书记载,唐朝驿道每隔20里设置1个驿站,最盛时全国各地驿道总共有1639个驿站,驿道工作人员2万余人,而最为繁华当数运送荔枝的驿道了。为保持荔枝的色香味,防止荔枝路途中挤压,负责运送荔枝的驿使采用土法保鲜,把采摘下的新鲜荔枝带叶密封于所砍下的竹筒中,装笼从涪州上马,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保证在七天七夜时间内把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其速度之快,如同当今的“特快专递”。巴蜀崇山峻岭,道路崎岖险峻。为保证运送速度,驿使手拿铜铃,一路摇过不停,来不及躲闪的即使被马踏死也不予追究,致使百姓“闻铃而色变”。唐代诗人杜甫在诗《子午谷》中写道:“忆昔南州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即是当时“荔枝驿”“荔枝道”的真实写照。

10世纪80年代,宋代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在其著作《太平寰宇记》一书中,把唐玄宗为满足宠妃杨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从涪州至长安修建的这条专供运输荔枝的古驿道命名为“荔枝道”,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流传开来。

达州的荔枝古道

荔枝古道,又称“天宝荔枝道”,古称“洋巴道”,系子午道的延伸,是四川古蜀道之一,是直接联系川东地区和关东地区的重要通道。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1916—1996年)在其《唐代交通图考》一书中记载,唐朝天宝年间所进贡的荔枝,存在岭南与涪州两说,唐朝人大多认为出自岭南,北宋以后大多认为出自涪州。就他的考证,主要产自涪州。文史研究者高洪银和近年来的国内外考古专家同样认为出自涪州,只不过中间所经过的地方略有差异而已。

高洪银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收集荔枝古道资料,查阅了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四川通志》《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等书籍及地方文史资料,并经实地探寻、考察,认为从南到北荔枝古道在达州的走向是:由涪州辗转到南浦郡梁山县(今重庆梁平区)螺蛳店进入通川郡新宁县(今开江县)黄茅岭、黄茅坪(今新街乡)、任市铺,回龙铺,再进入通川郡东乡县(今宣汉县)七里铺(七里峡山)、天生场、大成、红岭、瓦窑坝、隘口、马渡关,出达州到清化郡始宁县(今平昌)岩口、马鞍,又进入今达州万源市鹰背乡的鸡公寨、街道,以及庙垭乡紫马坎、名扬、秦河乡三官场、玉带乡、魏家乡,再次出达州到始宁郡(治今通江县诺江镇)巴东县(今通江县龙凤场、洪口、澌波),又进入万源市竹峪、虹桥,并出川到陕西省今镇巴县后到长安。高洪银还认为,荔枝道自梁平区屏锦镇分支入袁驿、接官岭至大竹县老龙场(今石桥铺梁山街),沿长青村、荷花村到永胜乡茨竹村,经柏林镇观音村至达川区平滩乡、景市镇、亭子镇、大风乡高拱桥、罗江镇、蒲家八庙场入宣汉县大成镇。从涪州至古长安,由南北二段组成。南自涪州翻越大巴山至西乡为洋巴道,北翻秦岭止于长安为子午道,后统称为荔枝道或荔枝古道。

2015年3月和2016年3月,由考古、历史、文学、文化遗产、古建筑等省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30余人调查团队,详细考察了达川区、通川区、万源市、大竹县、渠县、宣汉县、开江县的文物。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巫新华、北京大学教授齐东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等专家认为,达州境内的6处唐宋时期摩崖造像,已经可以连成一条线,能勾勒出荔枝道的大致走向;达川区大风乡、檀木镇和开江的古驿道源远流长,基本可以确定达州是荔枝道的一个重要节点;通川区蒲家八庙场驿道是清代遗留的保存较好的古驿道,为确认荔枝道走向提供了重要佐证;宣汉县红峰乡唐家坝摩崖造像是难得的天宝年间的摩造像,为天宝荔枝道的走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通过调查,专家们在达州市境内的众多河流、峡谷、悬崖边发现大量古道、古桥,证实了古荔枝道确实存在,明确荔枝道基本走向:自涪陵、垫江、梁平、大竹、达川区、宣汉(大成乡瓦窑坝折入三桥、隘口、马渡)、平昌县、万源市(鹰背乡、庙垭乡、秦河乡、玉带乡、魏家乡)、通江县,再入万源市(竹峪乡、虹桥乡),镇巴县,共经过10多个县市,最后进入西乡县子午道,到达西安。共经过10多个县市,总行程达1000公里左右。“荔枝古道不专指一条干道(官道、驿道),而是一个相互通联的路网系统。如果荔枝古道是主干的高速公路,那么,它的支线就是国道、省道、县道。”达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平这样比喻(米仓道大致走向:渠县、大竹、达川区、通川区、平昌、巴中、南江、上两、响滩子、龙王坝(又名九角山)、蒿坝、黄官、庙坝、平昌、通江、碑坝、西河口、天池梁、牟家坝、回军坝、汉中)。

由于时间的打磨,荔枝古道几度兴衰。北宋时,荔枝道一度荒废,明清时,荔枝道成为川陕客商来往的重要道路而再度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铁路事业不断发展,荔枝道逐渐废弃。

荔枝古道,因唐王朝的骄奢淫逸而兴起,满足了杨玉环吃新鲜荔枝的嗜好,但促进了川陕间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成为了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主脉。明清时,商贾多由此道进出四川。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禁止私盐、茶,大路均设关卡,严行查禁。沿着荔枝古道沿线建立的贸易集市,如明末清初的最繁华街市,盐商交易市场的渔渡坝、响洞等街市,其名一直延用现在;蒲家场原在八庙场,因场临崖畔,醉酒者坠崖较多,才迁今址,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形成黄牛交易市场,上市黄牛每场在300至400头,黄牛销往陕西、湖北等地,市场进口处贴有“无论春夏秋冬牛上市皆为宝,不分东南西北下场均有珠”的槛联。达县盛产的黄表纸,陕西出产的棉花,也由荔枝古道运送,并在达县城形成了一个与其他地方不同的花表行。由此,民间流传“一条黄龙(火纸)出川去,一条白龙(棉花)入川来”的说法。

达州荔枝古道遗迹

荔枝古道跨越千余年,交通主干线的功能早已丧失,但我们仍能看到那历经沧桑的路段、磨损的青石板路。在达州范围内,荔枝古道保存较多的当数宣汉县和万源市。

当年的荔枝古道经宣汉县隘口乡木龙村、隘口场镇、烟灯村,马渡关镇的百丈村、浪洋村、风斗村、长滩村而进入平昌县。今马渡关镇、隘口乡已合并为马渡关镇,在其境内,荔枝古道长达15公里左右,今天仍能看到的有4公里长。万源市鹰背乡瓦子坪村至庙垭乡名扬村,一排排青石板,宽且厚大,步步相连,长达多10公里。此路段有一块明朝万历壬辰年(1592年)的摩崖石刻,上有“天宝贡果(荔枝)过境而被劫,官军剿焉”的记载,为荔枝古道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河乡三官场村至石窝番坝村,古道绵延约七公里,荒于深山老林,难以行走。此路段有两座清代古墓,精雕细刻,豪华大气,分别刻有“存古道”和“光风霁雨怀古道”的文字记载。另有南宋和元代古碑,一块记载了汉朝刘邦走此道筹集粮食,另一块则有“汉唐间道,宋曰荔枝道”字样。只可惜两块古碑因水库建设已沉入水底,居住在古道旁的赵先生如是说。改革开放前,经三官场过鹰背乡赶达县,过石窝乡金山水库到西安的人仍络绎不绝,洞洞店、高皇观两处幺店子曾一度生意兴隆。

荔枝古道出玉带,过魏家进入通江县境,其间有一段保存完好的古道,胜似蟠龙,沿山体迂回前进,其拐弯有九道之多,当地人称“九道拐”,路虽有些艰险,却是当年要道。

荔枝古道过境通江县龙凤场乡、洪口镇、澌波乡后又进入万源竹峪镇,过虹桥乡,继续前行,徜徉在一段被叶水击出无数小孔的青石板路上,触摸前人千年踩出来的凹形槽,不知不觉间出了四川,古长安城似乎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