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图片由腾讯官方提供
故宫、敦煌壁画、剪纸、泥塑……近年来,传统文化纷纷出圈,不少文化遗产融合更年轻更时尚的元素,重归公众视野,还有了新的专属IP。(编者注:IP原指“知识产权”。《2018中国文化IP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从消费者角度看,文化IP代表着某一类标签、文化现象;从运营商角度看,文化IP代表着某一个品牌、无形资产。)
近日,腾讯联合阅文集团发起“世界文化遗产新文创计划”,号召中国网络文学作家以世界文化遗产为原型,创作短篇文学作品,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内涵与故事。
阅文集团的白金作家“爱潜水的乌贼”(以下简称“乌贼”)为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创作的短篇小说《枣知道》,短短三个月内便被改编为短剧,由知名演员秦昊担任“世界遗产讲述人”,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一场精彩探索,并以此为例,号召更多青年用创意“活化”世界文化遗产IP,并以精彩的新文创作品形式崭新呈现。
在这个新的时代,“新文创”已成为互联网发展趋势,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指出,优秀文化IP具有强大生命力,当传统文化“活”了的时候,它也“火”了:“即便是那些千百年前的传统文化符号,在科技创造性的助力下,依然可以焕发新生。”
图片
《枣知道》剧照
《枣知道》融合了峨眉山传说与泥塑艺术
“看,这是峨眉山上的牛角枣,个大味甜,吃一颗,回味悠长。但,它也能变成一颗宝石枣。这颗枣,能使人一夜暴富,也能吞噬你的所有……”网络短剧《枣知道》讲述了一个因贪欲而无限循环的魔幻寻宝故事,想要传递的是“内安其神,外去其欲,不得贪心”的寓意。
小说《枣知道》改编自峨眉山传说“轩辕求道于峨眉”。
作为峨眉山人的作者乌贼,熟知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说故事。在他看来,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中蕴藏着非常多有价值的传说故事及人文内涵,这些都是写作者宝贵的素材库,不容忽视。“我们现代人有时候确实需要静下心来读一读传统的东西,从里面汲取一些营养,让自己在更快节奏、更大压力的社会中能够更好地保持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况。”
首次尝试写短篇小说的乌贼说,相比写作长篇,短篇更具挑战性,“因为写长篇的话,你可以去铺陈,用很多细节把你想要表达的东西勾勒出来,然而短篇的篇幅非常有限,你必须在很短的篇幅内有起承转合和完整的故事结构。”
短剧《枣知道》采用了四川非遗“泥塑”的表现形式,由中国美术学院教师翁劼带领团队制作成定格动画短片。“泥塑”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的“泥塑”更是惟妙惟肖。作为一家定格动画工作室的导演,翁劼在国内动画圈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代表作包括《风雪山神庙》《风中之塔》《刺客聂隐娘·前传》《牡丹亭·游园惊梦》等。
翁劼说,泥塑定格动画是需要耐心的艺术,必须有雕塑技术,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工业造型技术。因为搭“骨架”很复杂,常常一天只能拍出三秒钟的动画素材,然后再慢慢微调,而且所有的服装都是一针一线手工制作出来的。他说:“拍的时候要带着一种信仰才能把片子拍得很完美,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匠人精神的一种体现。”
图片
秦昊以讲述人身份出现在短剧《枣知道》中
立足新文创,让文化“活”起来
此次“世界文化遗产新文创计划”邀请了不少导演、编剧和短视频创作者参与,希望大家以短剧、动漫、音乐等多种数字内容形态,进一步开发传统文学作品,立体化地展现世界文化遗产魅力。
《枣知道》是该计划实施以来推出的第一部短剧。接下来,还有一批围绕世界遗产故事打造的新文创短IP作品,将在春节期间与大家见面。
在“世界文化遗产新文创计划”之前,腾讯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今年5月份联合发起了“2020 Next Idea腾讯新文创大赛”,号召文学、音乐、影视等领域的青年创作者为世界文化遗产创作新作品。迄今为止,仅短篇文学的子赛事就已收到近7000件作品,其中不乏围绕如秦陵兵马俑、颐和园、皮影戏等中国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的好作品。
其实早在2012年,腾讯集团就发起Next Idea多品类的青年创意大赛。2016年开始,Next Idea联合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九省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还发起过一系列用青年创意和现代科技“活化”传统文化的相关项目,让中国文化瑰宝焕发新生。
2018年,面对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及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腾讯在“泛娱乐”的基础上又正式提出“新文创”的战略构想。程武指出,新文创是一种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致力于连接多元的文化主体,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令文化遗产重塑IP,在当下已然成为一股热潮。600岁的故宫一年文创收入超10亿元人民币;手游《王者荣耀》里的“敦煌飞天皮肤”穿戴率在200多套皮肤里排到了第二;在“云游敦煌”小程序中,千年前的壁画以电子日历、互动剧等形式向用户“讲”起了故事,访问量突破1200万……这些都是让文化“活”起来的成功案例。
正如乌贼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都是通过当代人的视角来去解读历史,从而获得自己希望得到的一些东西。“比如文化遗产中的大美,或者是一些能够抚平人心的东西,都在不断被发掘,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做新文创大赛的原因之一。”
图片
《枣知道》剧照
面向全球用户,力推“短IP发展模式”
在乌贼看来,活化传统文化,文学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传播作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听你说教,不会因为你说传统文化遗产有多好他就会去看,我们得用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用很有趣的故事和有意思的切入点,来引导他们去发现这里面的美好。”
所以,无论是新文创还是活化传统文化,其核心都在于IP的构建与打造。
原创IP的孵化有很多种形式,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孵化方式,制作深入人心的IP作品,在行业里一直是个难题。程武表示,随着“短”文化的快速发展,本次计划创新升级,支持从短篇小说到改编短剧、动漫及音乐等全链条的“短IP发展模式”(V-IP),让公众能在丰富的数字内容中云游文化遗产,在家即能感受人类千年文化之美。
乌贼对此表示,“短IP发展模式”对网络文学创作和整个产业链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它会推动网文短篇创作,另一方面还能给作家带来成就感和知名度,也刺激他们跳出固化的改编模式。“比如,我对三星堆文化相关的衍生非常喜欢,还会继续进行相关创作。三星堆文化本身包括了宏大、神秘的文化以及历史的传承,非常具有传播价值。”
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副总经理刘小岚指出,“IP孵化模式”会历经漫长的IP成长期和宣发期。以近几年大热的《琅琊榜》《魔道祖师》文化IP为例,从小说到电视剧,再到手游、漫画,所历经的全孵化周期短则四五年,长则近十年。此次,《枣知道》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从短篇小说创作到以四川非遗“泥塑”方式制作定格动画短剧,的确实现了一次IP快速开发流程。
刘小岚指出,探索新文创短IP孵化的新模式,是在两个维度上积极推进新文化生产方式的实验。“一方面可以探索多元化IP的运营可能,激发新文创生态的深层潜力;另一方面可以打造低成本、短周期的IP市场测试机制,提升IP孵化市场效率。通过围绕内核故事,快速孵化不同类型的作品,可以让制作方快速判断某个作品类型是否具备IP开发的潜质。这将大幅降低整个IP孵化的试错成本,提升文创产业的整体效率。”
“无论是活化传统文化,还是改编网络文学作品,一个优秀本土文化IP的成长、壮大,都需要倾注极大的耐心。”程武表示,作为一家“科技+文化”公司,腾讯已经作好了长线坚守的准备。“立足新文创战略,我们希望为全球用户创造出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