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丨五年来禹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总量居德州前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金刚 郭华春 通讯员 赵帅 李良

1月13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禹城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 “十三五”时期,是禹城转型发展、质效并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五年来,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这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总量稳居德州前列。累计新增市场主体2.7万家,其中工业企业814家。201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位次连年攀升。

这五年,是禹城产业大发展的五年。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确立高端制造业新城发展定位,产业体系由“6+2”优化为“3+X”,高端装备产业整机与整车并举,医养健康产业“糖食药”并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尖端与前沿并行,获评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再获“中国功能糖城”称号。产业龙头更多更强。过五千万、千万元企业分别增加3家、11家,达到8家、31家;新增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1家、瞪羚企业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产业承载能力日益提升。德州高新区入选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获评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获批省级化工园区。产业创新突飞猛进。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7家,达到73家,其中国家级29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达到30家。

这五年,是禹城城乡大变化的五年。城市发展由“泺清河时代”迈向“徒骇河时代”。城市建设加快西跨、北跨,城市框架迅速拉开,“一轴带六区”功能凸显。济南大西环即将绕城而过,禹城正式进入省会都市圈紧密圈层。新增京台高速东出口,高铁禹城东站投入使用。乡村振兴闯出新路子。坚持“三化共进”,新建农业园区32个,新增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8家,荣获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新建乡镇产业园区10个,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5处,879个村庄实现美丽宜居全覆盖,获评省级美丽乡村10个、美丽村居1个、文明村镇32个,全国文明镇1个。融合发展步伐加快。获评全国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这五年,是禹城民生大改善的五年。把初心使命作为行动之本,实施重点民生项目260余项、民生实事90件,是资金投入最多、民生项目最多、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新建及改扩建中小学97所,增加学位2万个。新建医疗机构5处,增加床位651个。新建文体场所222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城乡群众全部喝上洁净自来水。改造农村危房632处、农村旱厕4.9万户。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3010户5455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代表德州迎接全省评估验收;空气、河流主要污染物改善率均在30%以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成为禹城“新气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扎实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扫黑除恶等工作,社会和谐稳定。

这五年,是禹城成果大涌现的五年。市级荣获国家荣誉称号45项、省级称号26项,先后承担60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50余项改革成果在省级以上推广应用,形成了一批禹城经验、禹城样板、禹城模式。作为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39条做法被《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吸纳;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做法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