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丨打通要素流动通道 破题乡村振兴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如何才能跨过过渡期,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让乡村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西部地区的脱贫县是其中关键一环。1月13日,国新办举行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表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的返贫底线、推动脱贫攻坚政策平稳转型支持乡村振兴、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的脱贫县普遍发展产业的配套能力不足,能否尽快打通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通道、建立起吸引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聚集的体制机制,或将影响到乡村振兴进程。

脱贫

深冬时节,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万亩黄花园已进入冬季休养期。这片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小黄花大产业”的黄花种植基地,为当地12.35万农村常住人口创造年人均收入4100元。

10年前,黄花被确认为云州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支柱产业,10年后,云州区已打造出1个3万亩片区、8个万亩片区,有109个种植专业村,获得6个国家级品牌。云州区黄花产业成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案例,将向世界推荐中国减贫经验。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下的减贫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宏新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云州区黄花产业形成政府引导,以合作社为核心,龙头企业、种植户积极参与的复杂区域产业组织结构,产品、资金、劳动力、土地在这个结构中有序流动,为产业规模的扩大提供支撑,也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距离云州区1小时车程的大同市天镇县,超过万名农户住在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万家乐”。与小区仅一街之隔的产业园区,吸引了服装厂、10086呼叫中心、口罩厂等企业入驻。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多,将帮助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天镇县县长刘川楠对本报记者表示,易地扶贫搬迁“天镇‘万家乐’”模式,有效突破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迁不出、稳不住、富不了”的共性问题。

截止到2020年末,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即将迈入乡村振兴新阶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程郁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脱贫攻坚完成后,要防止返贫风险,就要发展相关产业、稳定就业,其核心在于发展乡村产业。对在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产业基础,要配置好相关的生产要素,形成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对一些因病因灾导致的返贫,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兜底。

振兴

云州区和天镇县是中国若干个贫困县的缩影。目前,云州区的黄花种植面积5年翻倍增长,黄花产业已成长为当地的富民产业,正在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天镇县有高铁站、六个旅游景点,天镇县李二口村长城文化旅游、光伏产业也已显现雏形。不久后,两个县的扶贫办都要改为乡村振兴局,当地主政者希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推动扶贫产业增效益。

云州区委副书记谢云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坦言,脱贫攻坚重点是提高贫困户收入,乡村振兴则要解决地方GDP增长乏力的问题。乡村振兴阶段要延续脱贫攻坚扶持政策,确保不发生返贫,同时建设美丽乡村,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并破解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流通性差的问题,把产业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程郁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是下降的,但与农业相关联的二三产业的占比却是提高的,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必须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由于农村存在原有产业基础薄弱、技术人才匮乏、产业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产业振兴需要体系化布局、整体推动,要建立起吸引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包括资金、人才等向农村聚集的体制机制。

王宏新认为,在传统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规律下,人口、工商产业与土地集约利用形成了城市与工业高度聚集,而广袤的农村则因劳动力和资本净外流而形成了大量空心村,人口少、农业产业单一。所以,城乡融合发展关键在于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关键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促进乡村振兴自我“造血”机制的生成。

监 制丨王忠宏 王 辉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史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