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转型8个新!“十四五”江苏交通这样干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 文/摄)“十四五”江苏交通建设将怎样便捷我们的出行?1月14日,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铁路办主任陆永泉介绍了未来五年江苏交通运输发展的总目标和具体举措。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十四五”期间,江苏交通将重点做到“8个转型8个新”。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世界级城市群特征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届时,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到全球主要枢纽机场实现12小时通达,省内设区市2小时互联互通,在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先行区,实现“1小时”轨道交通通勤。
图片
△ 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现场图
基础设施方面:基本建成高品质快速交通网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江苏交通将实现基础设施向强通道、强网络转型,以基础设施的新跨越支撑新发展格局。
增强国家级大通道能力。强化沿江通道,加快构筑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效能。畅通沿海通道,建设通州湾新出海口,规划布局沿海高铁通道。巩固陆桥通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物流大走廊。扩能京沪通道,建设苏锡常快线、苏锡常南部高速,谋划超级高铁廊道。
强化综合交通大枢纽功能。宁镇扬板块,着力提升南京首位度,建设长三角重要区域国际航空枢纽、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构建直连全国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苏锡常通泰盐板块,打造无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常州区域性中轴交通枢纽城市。连淮徐宿板块,将连云港-徐州-淮安作为组合枢纽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提升综合交通大网络效能。基本建成由高速铁路网、区域城际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航空运输网和过江通道等组成的高品质快速交通网;建成由水运网、都市圈城际铁路网、普速铁路网、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油气管网等构成的干线交通网;健全以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专支线、农村公路、通用机场为主体的基础网。
物流网络方面:全面推进“互联网+道路货运”
在打造物流网络方面,江苏交通将实现货物运输向降成本、增效能转型,以物流网络的新活力保障现代流通体系。
畅通国内运输循环。推动城乡物流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构建区域多式联运体系,大力发展江海河联运、公铁水联运,加快内河集装箱发展,打造长江通达内陆地区的高效铁水联运通道,打造东部沿海地区通达中西部的快捷铁水联运通道。全面推进“互联网+道路货运”,鼓励传统道路货运向物流供应链转型发展,完善国内航空货运网络布局。
强化国际运输循环。强化中欧(亚)班列品牌线路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国际物流黄金通道优势。发挥沿海沿江港口在世界级港口群中的优势,错位互补。加强国际货运航线统筹,突出与RCEP国家的近洋航线建设,优化美西、中东、欧洲等远洋航线运输布局,推动远洋干线、近洋干线、内贸干线、洋山快线、长江(内河)支线“五线同步”的发展格局。
公众出行方面:打造一体化运输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旅客零换乘
在公众出行方面,江苏交通将实现客运服务向强枢纽、便换乘转型,以幸福交通的新高度满足公众出行需求。
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探索全域公交发展模式,实现70%的行政村不用换乘直达县城或区域中心。推进传统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打造一体化运输服务平台,发展空铁、空巴联程联运,推动地铁、高铁、航空安检互认,努力实现旅客零换乘。
提升航空出行品质。对内重点面向主要城市群,加快恢复和加密空中快线,构筑“内循环”的重要节点;对外重点围绕拓展国际航空运输网络,实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2小时通达全球主要枢纽机场,苏南硕放等机场与东亚、东南亚以及港澳台等主要城市实现4小时快速通达,提升“外循环”的竞争优势。
加快发展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加快形成省内设区市2小时互联互通,推动多种轨道交通方式多网融合,发展“公交化”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在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先行区,实现“1小时”轨道交通通勤服务。
未来五年,力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万亿元
除此之外,“十四五”期间,江苏交通还将实现科技信息向促创新、促产业转型,以智慧交通的新成效增添发展动能;实现生态环保向增绿色、减排放转型,以美丽交通的新亮点展示美丽江苏风景;实现安全监管向抓本质、抓预防转型,以平安交通的新成果拓展平安发展新局面;实现行业治理向重信用、依法治转型,以治理体系的新台阶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实现自身建设向强党建、强文化转型,以行业文明的新提升展示交通形象。
陆永泉表示,总体来说,到2025年,江苏将基本建成具有世界级城市群特征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以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国内畅通、国际通达为特征的交通物流体系;实现智慧绿色安全交通走在全国前列,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率先建成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区。力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万亿元,全面争取苏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全省范围内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新型枢纽等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
(编辑 蒋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