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超越美元!人民币成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1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举行2021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披露2020年广东金融统计数据,并介绍2020年广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取得的亮点成果。具体包括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绿色金融、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外贸企业等方面。

▼15:05更新

踏准节奏 全年信贷合理增长

制造业贷款增速、增量双创新高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汪义荣发布解读广东2020年金融数据

2020年,广东主要金融指标稳居全国首位,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2020年1-11月,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8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23万亿元。2020年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19.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比上年末高0.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77万亿元,同比多增5755亿元。存款余额26.76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末高3.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52万亿元,同比多增1.08万亿元。

全年信贷增长节奏较为合理,灵活反映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动态变化,稳健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上半年,国内疫情形势较严峻,实体经济遭受较受较大冲击,金融逆周期调节力度也比较大,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1.10万亿元,贷款同比多增4946亿元。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缓解和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发展,金融调控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和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1388亿元,贷款同比多增809亿元。

1.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50.4%

2020年末制造业单位贷款余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比上年末高8.2个百分点,创2012年以来新高;比年初增加2957亿元,同比多增1472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50.4%,比年初增加2270亿元,同比多831亿元;制造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36.6%,占制造业贷款余额比重达29.6%,比上年末高3.7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业单位贷款同比增22.2%

年末基础设施业单位贷款余额4.07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上年末高10.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492亿元,同比多增3834亿元。

3.绿色贷款同比增53.1%

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除房地产业以外的服务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7%,比上年同期高5.2个百分点。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28.5%,教育业贷款同比增长43.6%。截至9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9446亿元,同比增长53.1%。

4.房地产贷款增速和占比持续回落

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6.8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上年末回落3.2个百分点;占贷款余额比重35.1%,比上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309亿元,同比少增742亿元,占贷款增量比重26.4%,比上年下降10.3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增加5842亿元,同比少增19亿元。

5.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质优、价降”

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39.1%,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10.7%,比上年末高1.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877亿元,同比多增2029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188.93万个,比上年末增加22.95万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2017亿元,同比增长132.2%,占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重25.7%,比上年末高9.9个百分点。12月,广东商业银行(不含深圳)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4%,比上年同期下降0.45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85%,比上年同期下降0.58个百分点。

6.涉农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年末涉农贷款余额1.61万亿元,同比增长17.9%,比贷款整体增速快1.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371亿元,同比多增601亿元。

▼15:15更新

加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贷款

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延期至一季度末

2020年6月,人民银行总行会同相关部委推出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政策出台以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精心组织实施,畅通政策传导渠道,促进政策直达市场主体。2020年6-12月,广东地方法人银行按照“应延尽延”政策要求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为390亿元,惠及企业4.94万户;2020年3-12月,广东相关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符合政策要求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290亿元,惠及企业5.89万户。

为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决定将两项政策延期至2021年一季度末。

新发放贷款LPR定价占比97.1%

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按照总行工作部署,有序推动并于8月底前顺利完成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指导金融机构持续提高新发放贷款中使用LPR作为定价基准的比例,有效提升了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促进贷款利率整体有所下降。2020年12月,广东辖内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中使用LPR定价占比为97.1%;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4%,比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

▼15:30更新

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亮点频现

湾区内地九市与港澳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7.17万亿元

2020年,广东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有这几大亮点:

1.推进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跨境理财通、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准备工作,增加接入FT账户体系的试点银行,指导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出台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指南。

2.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完善科技创新的融资服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以“两试点一平台”抓金融科技工作,广东省金融科技应用试点16个重点项目已全部上线;广州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一批5个创新项目已入盒测试;外汇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在广东上线推广,并拓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场景。

3.提高民众生活便利性:开通粤澳跨境电子账单直接缴费业务,方便澳门居民跨境缴纳在广东产生的生活费用。推进港澳代理见证开户试点,截至2020年末,港澳居民开立内地个人Ⅱ、Ⅲ类银行结算账户12.7万户。

4.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扩大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截至2020年末,内地九市与港澳之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7.17万亿元,其中,2020年1-12月2.99万亿元,占本外币收支的51.2%。实施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个人贸易便利化、一次性外债登记等外汇改革试点。

5.防范金融风险:发起成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建立起金融风险信息共享机制。与澳门金管局建立粤澳反洗钱合作机制,开展同一金融集团内部关注名单联动核查工作,促进风险防控关口前移。

两项试点扩大至全省

1.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区域范围由大湾区扩大至全省,业务范围由货物贸易拓展至服务贸易,并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自2019年1月试点启动以来,广东试点业务规模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0年末,辖内累计办理试点业务4.6万笔,金额合计近423亿美元。

2.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推广至全省,企业资本项目收入支付凭支付命令函直接在银行办理,无需事前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银行审核时间压缩9成以上。全年大湾区内地城市共有500多家企业办理相关业务,对外支付金额超60亿美元。

跨境电商货物贸易收支逆势增长31.9%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简化小微跨境电商企业货物贸易收支手续,允许个人通过外汇储蓄账户办理跨境电子商务资金结算,支持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跨境电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全年跨境电商货物贸易收支310亿美元,同比逆势增长31.9%。

▼15:45更新

绿色供应链融资创新率先落地广东

25家企业累计发行948亿元绿色企业债

2020年央行工作会议指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金融研究处处长袁萍介绍,2020年,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以加快推进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主要抓手,通过强化统筹引导、强化政策激励、强化创新驱动、强化机制建设,有力推动了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纵深发展、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广东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1.绿色信贷:广东首个排污权交易金融项目落地

指导广东绿金委制定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指南(整车制造行业),推进绿色供应链融资创新率先在广东落地。举办“绿色金融支持广东汽车产业链平稳发展暨绿色供应链融资项目推进会”,支持汽车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促成广东省首个排污权交易金融项目落地广州,为节能环保企业提供融资总额200亿元的排污权质押融资支持,首批已发放4000万元贷款。指导肇庆中支持续开展“林链贷”,累计办理融资1500多万元。

2.绿色债券:25家企业累计发行948亿元绿色企业债

推动广东6家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发行135亿元绿色金融债券、25家企业累计发行948亿元绿色企业债。促成发行全省首支、全国水资源领域首只绿色政府专项债券(27亿元),用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建设。促成发行全国光伏行业首单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绿色中期票据,2亿元),用于支持绿色金融新能源领域发展。

3.碳金融:探索碳排放权抵押融资和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

指导金融机构依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创新开展碳排放权抵押业务,目前已累计办理碳排放权抵押融资金额6300多万元。推动开展基于林业碳汇的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广东已在清远、韶关、梅州、河源等地区开展公益林生态补偿工作,累计成交林业碳汇211.7万吨,成交金额3200多万元。

▼15:52更新

广州试点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

初始登记1396笔、涉金额456.23亿元

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动产融资效率、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举措。自2020年4月28日起,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广州市金融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广州市动产担保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广州成为全国4个试点城市之一,为全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工作的实施打下基础。2020年4月28日至12月31日,广州市动产抵押初始登记1396笔,涉及主合同金额456.23亿元。

《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承接全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服务。纳入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范围的担保类型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存款单、仓单、提单质押;融资租赁;保理;所有权保留;其他可以登记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等7类;但机动车抵押、船舶抵押、航空器抵押、债券质押、基金份额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除外。

中征平台促融资5218笔、金额1002.74亿元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组织银行机构应用中征平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支持;省财政厅率领地市财政局,出政策、建系统、搭平台,畅通政府采购供应商“政采贷”业务的融资渠道;省工信厅出台面向应收账款融资的专项奖励政策,提高了核心企业确认债权债务关系的积极性,为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提供便利,2017-2019年,累计向通过中征平台帮助上游广东省中小微企业实现应收账款融资的核心企业下达奖励资金指标1828万元。

截至2020年12月末,广东省(不含深圳)共促成4家财政单位、16家核心企业、7家全国性和6家地方法人银行与中征平台完成系统对接,核心企业对接模式下线上应收账款融资869笔,金额21.75亿元,供应商自申请融资到提款最快当天完成;政采贷融资116笔,金额1.94亿元,其中89.53%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20年,中征平台广东省促成融资5218笔、金额1002.74亿元,其中流向中小微企业842.12亿元,充分显示了应收账款融资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作用。

人民币超越美元成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2020年,全省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4.12万亿元,同比增长26.2%,占本外币的比例达40.1%。目前,人民币已是广东第二大跨境结算货币,并超越美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跨境人民币更高水平便利化试点由自贸区拓展到大湾区,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截至2020年末已有563家广东(不含深圳)企业纳入名单。截至2020年末,试点银行累计为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及境外企业开立FT账户2006个,其中制造业、高新科技行业占比分别达34%和24%;办理资金业务3396笔,金额折人民币2130亿元,高度契合广东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跨境理财通”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将择机推出

为促进粤港澳三地市场互联互通,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人行广州分行积极推动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准备,草拟实施细则,与有关监管部门进行深入研讨,涉及的操作及技术层面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择机推出。

【记者】唐柳雯

【视频】唐柳雯

【作者】 唐柳雯

289财经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