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000000!新纪录,新起点!

图片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然而,我市钢铁产业却逆势而上,1-11月,规模以上钢铁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0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新余市首个千亿产业,形成了“龙头昂起、两翼齐飞、创新发展”的格局,奏响了新余工业发展史上的最强音。
龙头昂起
八届市委换届以来,旗帜鲜明地提出全方位支持新钢跨越发展、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发展新余工业经济的首要工作来抓。2017年,在充分调研和谋划的基础上,出台《全力支持新钢跨越发展三十条措施》,开启了地企融合发展新篇章。经过三年多实践,新钢的发展一年一个台阶,经济效益屡创佳绩,营业收入翻番、建成花园式工厂等目标基本实现。
图片
2020年,为响应省政府“支持新钢转型升级冲千亿”战略部署,适应新钢发展新形势、新规划、新目标,对原三十条进行了全面修订,出台了《全力支持新钢跨越发展新三十条措施》,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新钢冲千亿提供政策保障。
图片
预计全年新钢可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近日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500强榜单里,新钢公司排名75位。
两翼齐飞
在新钢这个龙头的引领带动下,我市钢铁产业形成了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链两翼振翅齐飞的局面。
图片
在产业垂直分工上,不断延伸产业链。我市实施钢铁产业链链长制,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高位推动产业钢铁产业链式发展。依托新钢优势,我市邀请国内钢铁行业顶级咨询结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编制了《新余市用钢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主攻“金属制品、优特钢带、钢结构,电工钢(电机)”四大产业集群,为新钢钢材本地消耗率从20%提升至50%以上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法。新钢拟制了促进本地钢铁产业链企业发展支持措施,在资源保供、供应链金融、定价机制、定制化服务、合资合作等方面全力扶持下游企业,带动本地钢铁产业发展,打造新余钢铁产业命运共同体。预计2020年我市非钢产业收入将占整个钢铁产业的60%左右。
图片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新余市钢铁产业上下游企业积极建链强链延链补链,涵盖从铁矿石采选、炼铁、炼钢、轧材、钢铁压延加工和废钢回收加工等全产业链环节,扩大产业集聚,聚集了上下游共110家规模以上钢铁企业,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初见效应,已开始形成产业闭环。
图片
在产业横向协作上,不断加快产业平台建设。为促进钢铁产业的发展,我市重点打造了和钢铁有关的三大平台。一是招商平台。建设新钢工业产业园。渝水区拿出3000亩土地,与新钢共建“新钢工业产业园”,由新钢负责规划,作为承接新钢非钢产业的发展载体,全力打造新余钢铁产业的升级平台。配套建设市生态环境产业园,解决新钢危废、建筑垃圾和工业固废处置问题。二是融资平台。设立总规模为10亿元的新余钢链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其中新钢公司出资比例70%,市投控集团出资比例30%,作为用钢规划产业招商和企业发展的融资平台。11月18日基金已在中基协备案,开始正式运营。三是服务平台。集中建设一批热处理、喷涂电泳、模具等公共服务平台。
图片
谋划已久的高新区电镀集中控制区(电镀产业园)今年2月将建成运行,全力推进盘圆集中酸洗磷化平台和优特钢带配送中心建设,为新钢下游带钢和线材企业落户提供公共服务,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绿色发展。同时,我市大力推进袁河梯级开发工程,建设新余港,实现铁矿石、煤炭、钢材等大宗货物从新余港码头通江达海,有效达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
创新发展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2020年新钢公司科研经费投入占营收比重达到3.11%。与中科院金属所合作,启动高品质稀土钢、高端轴承钢等产品项目,稀土钢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产量超过5000吨。成功完成80余个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开展供江铃汽车用钢等系列技术攻关。成立全省首个钢铁产业联盟,搭建新钢与本地用钢企业合作平台,共同开展优特钢酸洗卷表面质量和硬线整体质量攻关。着力建设带钢慧供应链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带钢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库存管理。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环保综合料场,建立卷板线质量管理系统(QMS)、“物联网+”智慧物流管控平台等,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
图片
首个千亿产业的诞生是我市工业大变样之年提交的一份靓丽成绩单,对于我市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一,为新余建设“工业强市”提供重要支撑。其二,带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其三,钢铁产业可以有效拉动投资,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图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余将顺应全球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重构形势,把握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发挥借助钢铁龙头优势,继续深化地企融合,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强度,推动我市钢铁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五年新辉煌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新余市广播电视台、每日新余综合
编辑: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