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法院打造诉源治理“吴兴品牌”

给你精彩

等你关注

1

14

湖州法院打造诉源治理“吴兴品牌”

《法治日报》记者 王春

《法治日报》通讯员 杨妍妍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根据辖区特色、职能定位、案件类型等情况,统一谋划,在原有4个派出法庭基础上,先后增设常溪、织南两个人民法庭,将法庭整体入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分)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实现解纷“最多跑一地”。

吴兴区法院院长陈静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吴兴区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有地方找个说法,助推诉源治理“吴兴品牌”,切实打造矛盾纠纷终点站,努力让每个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获得司法幸福感。

优化布局

去年年末,11名外来务工人员因被拖欠工资来到织里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分中心寻求帮助。

工作人员审查工资清单等证据材料后发现,这起纠纷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但涉及人数众多,若不及时处置可能会激化矛盾。法官当即联系企业负责人,经过一番释法说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当天,织南法庭依法对双方达成的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出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司法裁定书。农民工不仅拿到了工资,还拿到企业发放的返乡交通费。

据了解,织南法庭作为吴兴区法院创新人民法庭入驻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织里样本”,设立600平方米的专门区域,开设诉讼服务分中心、诉调对接中心、标准法庭、办公室等功能区。

去年5月,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全市法院参与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的规范化指引(试行)》,助推解纷机制运行规范化。吴兴法院以常溪法庭成建制入驻区矛调中心为契机,充分发挥派出法庭司法能动作用和专业解纷优势,将入驻力量提档升级为“一庭两室三中心四窗口五法庭”,助推区矛调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率先将法庭入驻矛调中心,是探索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我们将不断提升法院参与矛调中心建设的规范化水平,全力守护公平正义。”陈静说。

多元解纷

吴兴区是湖州市中心城区,织里镇是童装行业聚集地,涉童装产业纠纷多发。针对区域环境差异,吴兴区法院努力打造多元解纷平台,将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与公证、仲裁有机衔接,在物理空间和体制机制上均形成“漏斗式”递进分层过滤解纷格局。

2019年,吴兴区法院与湖州南太湖公证处共同探索公证参与诉前调解。2020年6月,吴兴区法院公证调解工作站入驻区矛调中心,由6名调解经验丰富的公证员担任调解员,对家事、买卖合同等标的额不大、争议较小的案件,先行分流至公证调解工作站,由公证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增强解纷效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李先生的服装厂订单减少,一时还不上1.44万元货款,被供应商起诉到吴兴区法院。“我知道你很讲诚信,只是真的有难处。”公证调解工作站调解员一开口,李先生不禁红了眼圈,刚刚还在跟对方讨价还价的他当场表示想办法凑钱,承诺还清货款。

“诉源治理,源在当事人心里。”公证调解工作站调解员费桔章说,调解案件不能只从事实入手,还要洞悉当事人内心,让当事人明白今后遇到类似问题该如何处理,这才是诉源治理的应有之义。

截至2020年11月底,吴兴区诉前调解案件3026件,调解成功率91.4%,仅38件案件判决结案。常溪法庭当庭宣判率能够保持在90%以上,这得益于诉前调解帮助法官庭前了解当事人真实诉求和心理底线,缩减了审查事实的时间,办案效率大幅提升。

智慧法庭

“这台机器太方便了,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立案。”八里店镇居民张先生第一次来区矛调中心内的常溪法庭起诉,在工作人员推荐下,借助高效立案及诉材补充自助终端完成立案。

据悉,这一自助终端为吴兴区法院专属定制,解决了当事人立案过程中操作步骤繁琐、扫描材料不规范、相关流程不清、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当事人通过身份证读卡器等进行认证,终端可根据当事人需求提供个性化功能选择,告知诉讼法律风险,提示扫码注册移动微法院,并全程实时跟踪进程。法院后台收案后会及时审核,迅速完成立案,扫描好的材料会自动传至湖州中院编目中心集中编目,实现“指尖诉讼一键服务”。

吴兴区法院加强完善繁简分流机制,对调解不成的案件根据难易程度分类,实现诉前调解与诉讼繁简识别有效衔接。在区矛调中心立案后,通过“系统算法+人工识别”细化繁简案件:简单案件分流至驻中心速裁团队快审快结,就地化解;疑难案件快速移交,细查精审,高效公正解决。

“经常听别人说打官司程序繁琐,可我的这个案子这么快就拿到判决书。”曾担心诉讼时间过长的黄某说。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从原告写起诉状到向法院提交起诉状、人民调解员诉前调解、法院立案、财产保全、开庭审理及拿到判决书仅用30天,真正做到简案快审,实现“一站式”多元解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