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青年英才”胡云卿:“一不小心”做成“世界第一”

人物名片:胡云卿,1984年生,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中车技术专家,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科技部在库评审专家,现任中车株洲所研究院基础与平台研发中心副主任,入选2020年湖南省科技创新类“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

说到中国速度,你一定会想到“复兴号”。因为拥有一整套高端动力系统,“复兴号”最高时速可达400公里以上,如今早已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IGBT,高铁动车上一个指甲盖大小的东西,负责对高速列车复杂的电力系统进行控制,是真正激活列车心跳的核心部件,被誉为“复兴号”的心脏部位。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IGBT生产线只有两条,其中一条就在株洲,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胡云卿是它的“主人”之一,对他来说,这个世界第一,好像是“一不小心”。

误打误撞

想“上天”却“落了地”

2013年9月的一天,入职中车株机不到半年的胡云卿找到了公司领导,提出了离职的想法。这是他走出校门后参加的第一份工作,性格一向沉稳的他怎么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要在一个几乎没有深刻研究的领域做出突破,挑战似乎有点太大了。”原来,这一年的4月,还在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他收到了中车株机的入职邀请。他所学专业是研究怎么让导弹飞上天,中车株机的工作岗位则是研究如何让火车平稳地到达目的地。尽管不是同一个事物,但技术上还是有不少共通性,尤其在阅读了轨道交通领域的相关学术论文后,他觉得自己有了信心。

但真正走出校门投身工作却是另一番体验。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是白天研究,晚上阅读专业文献资料,但即使这样,能实现突破的机会似乎仍然是微乎其微。转岗或者辞职,他冒出来这样的念头。

当时整个中车株机所里,包括他在内的博士不到100人,每个人都是公司研发宝贵的“种子选手”。胡云卿的要求当场便被公司拒绝,并留下一句劝说:“别着急,慢慢来。‘硬骨头’本来就很难啃。”

“遇到困难马上退缩也不是我的个性,反正我这是刚刚起步,干脆再试试。”“退堂鼓”不再敲了,胡云卿决定:就算专业有点误打误撞,那也先去“撞一撞”。

2年多后,他还真只身一人,在异国他乡撞出了一条铁路“魔鬼弯道”。

魔鬼弯道

第三次冲锋终于过了关

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北部的Cowan bank山区被称为铁路业内的“魔鬼弯道”,是全澳洲行驶最困难的铁路区段。该段线路平均坡道25‰(国内一般最大坡道为12‰),且有长达8.6公里的连续S型弯道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仅有220米(国内一般最小曲线半径为600米)。如果通过该路段考核测试,则意味着机车获得澳大利亚全境所有线路的运行许可证。

2016年,胡云卿独自一人来到澳大利亚,作为中车株机粘着利用控制研究方向的负责人,他要征服的正是这条“魔鬼弯道”:单机牵引1500吨重物,全程在轨道表面喷水以降低摩擦力,必须在26分钟内通过弯道,且中途时速不得低于10公里/小时。

“能不能成功没有人知道,此前只有美国一家公司在试验了6次后才勉强通过。”对于此次出征有多少把握,胡云卿这样说。

除了专业技术控制有难度外,胡云卿遇到的额外难关也不少。“魔鬼弯道”尚属澳洲正常运行的路段,即算是考核,也只能在没有火车列运通过的那一天进行,日常调试根本没法前往实地验证。第一次考核试验,由于未改造撒沙装置,爬坡过程中机车坡停,考核失败。第二次,机车刚到试验起点突遇天降暴雨,架控SDA1型机车顶着暴雨艰难前行,在最为困难的29‰超大坡道+220米超小半径路段因不堪重负坡停,试验再次以失败告终。

当年4月10日,胡云卿迎来了第三次考核试验。吸取了改进撒沙装置的教训,也遇上了晴好天气,一切似乎都在攒成团,只为成功再冲锋。蜿蜒回旋的轨道上,机车从隧道内穿出,随后沿着山体盘旋而上,整列车在轨道上形成了一个“圆圈”,像一条盘旋在山间的生动长龙。成功了!司机室里,胡云卿和同事们激动得抱成一团。

回国后不久,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次考核试验,盛赞中国中车在澳大利亚为国争了光。

双城生活

做好了终生迎接挑战准备

“你是坐的高铁吗?”“是啊,一路走过来,高铁可是又稳又快。”

2017年,胡云卿照例前往浙江大学进行招聘,在电梯口,听到身旁两个人的以上对话,他的嘴角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两人对谈中提到的高铁正是那年最新发布的“复兴号”列车,为列车提供驱动核心部件的牵引电动机和牵引主变压器产自中车株机,正是由他和团队研发而成。

3年后,被问到当时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这个项目的自主研发,胡云卿只是强调:“正如穿越‘魔鬼弯道’,不管是精神上还是专业上,都为高铁的机车研发提供了经验。我们只谈经验,即使是困难也要多总结,要变成以后可资借鉴的经验。”

现在,再听到关于研发出牵引电动机的夸奖时,胡云卿坦言,他的心情不如最初研发成功时的喜悦和激动,感受更多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因为这条路,还只是开始。

“我国的高铁水平已经是世界前沿,如何能够更精益求精,要从效率上做文章。”今年上半年,胡云卿的研究重心转到了列车的动力控制上,“就像你有无数条路到达目的地,但只有一条是最省时省力的,我的任务就是努力找到它”。他坦言,如今自己对此尚在摸索学习阶段,但相比第一次误打误撞的初探,这次他的信心更充足,并表示这个更讲究实践经验的积累,他的专业储备与实践经历都是重要支撑。

每天往返于长沙的家和株洲的单位,胡云卿只有晚上有时间与记者联系。最后一次采访的结束时间是9点多,他还要回家继续与同事们线上讨论攻关最近的一个项目。“我已经做好了终生迎接挑战的准备。”他说。(张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