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村村皆有的宗祠,存留着我们的记忆和文化

胡氏祠堂族长亲手将“公灯”升挂于“子孙樑” 林志华 摄

策划、采写/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实习生 吕映葶

宋代诗人王安石曾为春节写下这样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提起爆竹,不少人脑海浮现出孩童在村宗祠前放爆竹、贴对联的画面。

元旦过后,春节将至,各地宗祠也迎来一年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一刻。宗祠是一种传统文化建筑,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的印记,是沟通未来城乡发展的重要媒介,也是一种信仰。

在岭南,散布在各城市、乡镇、村落间的宗祠数不胜数,并且这些宗祠经过千百年代代传承,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激励着人们弘扬良好家风,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岭南人的精神世界。

众所周知,惠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访惠州古村落,就会发现一个特点,即“村村皆有宗祠”。本版影像在色彩、艺术视角等方面呈现出一次视觉盛宴,唤起大家对宗祠的记忆。

从摄影作品中宗祠建筑、祠堂内装饰与丰富多彩的宗祠活动可看出,惠州宗祠多元传统文化并存与交融。惠城、惠东、龙门、博罗等处的宗祠各具特色,其中最早的宗祠自宋代起流传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岁月侵蚀,部分祠堂亟需加固或修缮。

惠州宗祠建筑也别有融合风味,本土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等相互交融,显示出惠州多元文化结合的特色。从细节处可以窥见,惠州人富有强烈的传承意识,共同维护着一个个代代相传的宗祠。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惠州百姓深刻体会到生命诚可贵及与亲人团聚的重要性,更为尊重和重视家族历史文化,努力将宗祠文化继续传承与发展下去,这不是一种刻板思想,而是对前人的尊敬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宗祠给了家族凝聚力,唤起族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出力,保护宗祠建筑,敬重传统习俗,将宗祠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横沥镇陈氏族人为新丁举行“上灯”仪式 林志华 摄

博罗湖镇胡氏祠堂“灯祖婆”为象征新生命的“油灯” 加油续航 林志华 摄

挂起“状元郎”泥偶,期盼“新丁”长大学业有成 林志华 摄

正月初六博罗湖镇陈村陈氏族人卖力敲湖镇大鼓 林慧坚 摄

博罗湖镇陈村陈氏买“灯”,爆竹声声响连天 林慧坚 摄

鹤溪村“灯叔公”在“关氏家庙”祭祖 林志华 摄

博罗韩氏大宗祠舞狮活动 吕继全 摄

博罗旭日村聘君陈公祠木雕 吕继全 摄

沥林罗村谢氏宗祠精美木雕,重现当年繁华吴伟荣 摄

博罗公庄吉水围村朱氏公祠堂精美雕刻 吴伟荣 摄

愈南公家庙正门旭日下的影子 吕继全 摄

横沥镇陈氏大夫第祠堂正门中间高悬“文魁”匾额 林志华 摄

鹤溪村愈南公家庙前石像 吕继全 摄

鹤溪村愈南公家庙正门后墙有御封牌匾 林志华 摄

横沥镇陈氏大夫第 林志华 摄

惠东梁化马安岭石陂村周氏仁德公宗祠祭祖大典 张小明 摄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