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聚焦】惠州新增19处市级文保单位,现有各级文保单位400余处

图片
修缮前的敦伦书室 仲恺文保科供图
统筹策划/陈骁鹏 马勇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实习生 江茜
日前,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处文保单位入选。截至目前,惠州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历史资源丰厚。
“我们爱这个城市,就要呵护好她、建设好她。”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期间先后到潮州古城、汕头小公园开埠区等历史文化古迹,为广东古城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指明方向。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比肩广州、肇庆、潮州等城市。近几年惠州在文化保护建设上也做了不少工作,共投入约32亿元对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各类文物古迹和名胜等进行整治修缮,让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文保单位重新焕发新生。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等的建设,惠州迎来了新课题:该如何呵护好自身文化,搞好城市建设,在城市圈建设中脱颖而出?
图片
腾云学堂内已被布置成国学课堂
最新进展:19处遗存入列市级文保单位
本次有19处文保单位入选,分别为古文化遗址1处、古墓葬1处、古建筑10处、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处。
近日,记者驱车从惠州市中心出发,来到惠城区横沥镇霞塱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F49乡道的末端,在一个半月形的池塘前,有一座外表崭新,内又古朴的围屋,这就是新晋的市级文保单位——民新围屋。
民新围屋位于惠城区横沥镇霞塱村民新村小组,建筑整体装饰较朴素,对研究清代本地围屋建筑具有一定价值。但记者在走访中竟发现,霞塱村民对民新围屋了解并不多。通过照片比对,村民告诉记者,所谓民新围屋他们叫罗氏祠堂,“那里位置偏僻,很少有人去”。
记者到访时,民新围屋内已住了不少工人,他们是附近修路的;围屋外墙刚翻新过,围屋墙上贴了不少公告。
图片
民新围屋(旧图)惠州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图片
民新围屋外墙已重新修整
在距霞塱村六十公里外的仲恺潼湖镇琥珀村,同为新晋的市级文保单位南嵩书室,藏于房屋群中。南嵩书室为清末建筑,现有族人管理,保存情况较好,内部可以清晰地看到匾上有精美壁画,院门秀雅,封檐板上刻有菊花、牡丹花,门楼右侧为通道通院子,尽显浓厚书卷气,曾在南嵩书室内读过书的张远贤(化名),今年已经76岁,他表示,脑海中许多事情已逐渐模糊,但走进南嵩书室,依旧能记起当时在哪间教室上课,与谁同桌,还有课间和同学嬉戏打闹的场景……
图片
南嵩书室内,留下了日军焚烧的痕迹
图片
南嵩书室一角
位于惠阳区叶挺纪念园内的腾云学堂,北伐名将、抗日英雄叶挺曾在此接受启蒙教育,并由此走上革命道路。2019年,腾云学堂首开国学课堂,来自叶挺红军小学的学生在此接受国学教育。学堂恢复往日读书声,不仅增加了生气,还吸引了不少客流。
去年9月10日,叶挺124周年诞辰之际,叶挺将军之子叶正光到叶挺纪念园参观后,对腾云学堂的变化给予了盛赞:“我们作为叶挺后人,很开心看到惠州的变化,看到纪念馆的内容逐渐丰富,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走进叶挺将军纪念园,了解叶挺故事,传承‘铁军精神’。”
图片
腾云学堂正门
政策支持:六年核拨2205万文保经费
城市是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丰富与否,往往是吸收游客前来打卡的关键性因素。西湖风景游览、美食民俗体验、文化创意展演、特色休闲商业……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铸就了西湖畔祝屋巷这个惠州文化新地标,市民游客可在此近距离感受惠州独特的文化韵味。
除了祝屋巷,惠州近年来也花了不少力气修葺保护旧景点、古名迹,活化开发文保单位。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惠州在广东省21个地市中率先实施了《惠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扶持办法》。办法规定,对成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扶持资金,对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一次性给予50万元扶持资金,并给予每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每年5万元日常保护运作经费。至今已核拨扶持及日常管理运作经费2205万元,较好地保障了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日常维护所需经费。
近几年,惠州建成了叶挺将军纪念园、邓演达纪念园、廖承志同志生平陈列室、东江纵队纪念馆、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等文化场馆。本次作为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市级文保的东湖旅店,在2020年12月,以全票通过、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入选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成为惠州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的又一经典案例。目前正筹备开展东湖旅店二期工程,以丰富其展陈。
东坡祠、宾兴馆等重新向大众开放;精心打造东坡园、丰渚园、挂榜阁等精品景点,并重点恢复历史古迹丰湖书院、横槎小隐;重建九曲桥,修缮陈炯明墓园;建设故乡园、三江园、桃梅园等主题园林,并复建荔浦风清……这些重新挖掘和包装惠州西湖及周边历史文化景点的方法,使惠州文化品位提档升级。
图片
修缮后的敦伦书室
专家建言:用高新技术加持文物保护
“惠州文保单位体量大、修缮难度高、资金有限等问题,束缚了文保工作的开展。”惠州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在评定文保单位时,由于产权问题,需花大量时间精力与市民协商,近年来不少市民会主动申请评估认定为文保单位,“大家的文保意识进步很大”。
该负责人表示,文保工作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他表示,2015年被列入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敦伦书室,2016年6月仲恺高新区启动了修缮工程,重修后的敦伦书室交由文化传媒公司运营,通过雅集、沙龙、读书会等形式,书室已成为潼湖一个文化符号,“这就是多方合作取得的成效”。
记者了解到,目前惠州正以“文旅融合、美好生活”为导向,学习“城市旅游”理念,城旅一体规划,文旅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响“山海惠州”文旅品牌,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比如说,惠州将环西湖城市中央休闲文化区与水东街、金带街、北门直街、铁炉湖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提升整体规划推进,以环西湖文化内涵提升、千年惠州文脉内核挖掘为重点,构建大西湖山水格局和人文客厅。
惠州市文化智库成员,惠州学院政法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包国滔建议,惠州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可以将文物保护及特色文化与高科技结合:“仲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云集于此,可吸引高端人才参与,利用3D还原、云参观、虚拟场景、动画呈现等方式来保护和活化惠州文物,可将‘传统文化有现代技术加持’打造成为惠州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图片
敦伦书室内引进不少雅集活动增添了活力 仲恺文保科供图
【记者调查 】
文保现状尚有不足之处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核心之一,现拥有各级文保单位400余处,人文底蕴十足。近年来,惠州不断出台政策、投入资金人力修葺保护文保单位,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去年1月,东坡祠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建于苏东坡故居所在地,累计投入4亿多元,开放半年多时间后就闭馆休整,不少外地来的“苏粉”到现场后吃了“闭门羹”,由此引来不少质疑声。
2004年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崇林世居,是典型的客家方形围屋,也是粤东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然而由于保护修缮问题,目前崇林世居基本无人居住,200余间住房坍塌破败严重,仅有宗祠与望楼维护较好,有的屋内荒草丛生,有的成了菜地。
对此,业界也有不少专家学者痛惜:“惠州文旅IP众多,好牌在手却没打好。”惠州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58处,但得到开发利用的屈指可数。
位于惠阳区镇隆镇黄洞村的窝尾坳遗址,是惠阳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莞甬高速修建期间,在此发现一处商朝遗址,共出土100多件文物。据考证,这是目前惠州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但记者探访遗址时却发现,现场被杂草掩盖,无熟悉情况的人带路,很难找到。记者看到,现场除一块惠阳区文保单位责任牌外,别无他物;牌子也几乎被杂草掩没了。
图片
窝尾坳遗址被杂草掩盖
图片
窝尾坳遗址文保责任牌藏于荔枝树下
【文脉众议】
文化底蕴就是城市竞争力
撰文/麦兜
当前,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之一,在区位优势、政策福利等优势条件加持下,惠州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去年12月22日的惠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十四五”时期惠州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惠州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
与此同时,惠州也面临着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怎样处理好文化遗产、城市文化特色保持与城市发展间的问题?
惠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在大力发展“2+1”产业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东坡文化、葛洪文化等文化元素已成为惠州的文化招牌。
但在打造过程中,不少人会质疑一条老街、一座老屋的价值。笔者认为,老街、老屋反映出城市的变迁,是城市的记忆,虽说短时间内看不出它有极高的价值,但随着时间沉淀,它会成为这座城市不可复制的特色财富,可增强这座城市居民的文化归属感与荣誉感。
可惜的是,在修缮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诸如突出功能主题而忘掉文化责任的问题,致使城市文化空间破坏、历史文脉割裂、社区邻里关系解体,并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他山之石值得借鉴。2015年,以湖南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土司遗址三地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永顺老司城遗址,每一条路的修建时间,在地图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永顺城市格局的演变历史、城市的记忆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图片
南嵩书室一角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等建设正在推进,惠州如何脱颖而出?笔者认为,文化是城市不可复制的财产,也是这座城市的竞争力,惠州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城市记忆,应该在大湾区、深圳都市圈建设中以“文化唯一性”占据C位。
事实上,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矛盾关系,不少专家在不同场合提过这类观点。希望惠州城市规划者、建设者们切忌大拆大建,不要等到想给城市增添特色的时候,才发现最体现特色和气质的文化遗产已被破坏掉,永远失去了。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