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长高了也长胖了?陈君石院士给出了答案

人民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王先进)近日,国家卫健委组织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人在长高的同时,也长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在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专访时表示,成年人超重肥胖比率超过50%,我们要控制这一比率的继续增长,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老百姓要在吃(能量输入)和动(能量输出)上保持平衡。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
强国论坛:报告显示,18~44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0厘米,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中国成人平均身高的增长,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陈君石:中国人平均身高的增长趋势是各种因素长时期积累的结果。
一是营养状况的不断改善。报告中提到,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我们全面的营养供给更加充足了。
二是个人身体锻炼的增加。健康中国观念的普及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锻炼的项目和标准越来越丰富。
三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改善。医疗服务、疾病预防、社区保健等,特别是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注射疫苗,这一整套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于身高增长都有贡献。
强国论坛:怎么看待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如何解决当前居民超重和肥胖问题?
陈君石:我们要关注超重肥胖的人数和比例。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加起来是50.7%,超过了一半。
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再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都有超重肥胖控制的要求,但实现超重肥胖比率下降的阶段性目标比较难。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我们要控制这一比率的继续增长,老百姓要在吃(能量输入)和动(能量输出)上保持平衡。
目前居民超重肥胖率增长已成为一个趋势,我们现在努力不要让这个比率上升。
人为什么会胖?就是吃得多,活动消耗的少,能量输入大于支出。控制肥胖,吃和动必须同时平衡,不能过分强调一个方面。道理很简单,问题在于能否真正付诸行动,这对个人是很大的考验。每个人会有各种客观理由不去运动,但要下定决心,要想办法创造条件来去适当锻炼。
再一个,控制体重是要有环境的。现在部分大城市建设的公园健身步道、自行车专用道等,就是很好的空间条件。
吃和动达不到平衡,才会产生超重肥胖问题。根子上,这是个思维和意识的问题,需要长时间来改变。
强国论坛:报告显示,中国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9.3克与每日5克的推荐量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油达43.2克,超过一半的居民高于30克/天的推荐值上限;18.9%的中小学生经常饮用含糖饮料,应重视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对老百姓而言,少油少盐少糖一直是我们提倡的膳食原则,但为什么还是没有太大效果?
陈君石:现在盐油糖“三减”力度比原来要大得多。“三减”当中,盐是排在第一位的。对中国人来讲,把盐降下来,高血压就一定能够降下来,这个证据是确凿的。现在的数据,居民的平均用盐量已经下降了,但还是超过推荐量的近一倍,还是高很多。
糖和盐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并不是糖吃多了就造成肥胖,起码中国没有这个证据,全世界的证据也是不充分的。报告中主要指出的是青少年饮用含糖饮料的问题,这个需要引起重视。
油的摄入关乎身体的能量平衡。中国人的烹调用油,比国外超得太多。我们是用来炒菜,国外多是拌菜。一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包括外卖平台都在宣传改进,希望能把油和盐降下来。但中国社会饮食习惯的健康发展,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宣传力度要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