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内首个新华社国际传播观测点在成都青白江设立

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雷远东
1月15日,新华社四川分社成都国际铁路港国际传播观测点设立仪式在成都青白江举行。该观测点为新华社在四川设立的首个国际传播观测点位,将有力提升青白江在国际上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纵深发展。
图片
为啥选择在成都国际铁路港?
这里是开展国际传播的“富矿之地”
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惠小勇在仪式上表示,在成都国际铁路港设立新华社四川分社国际传播观测点,是前期经过深入调研后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因为这里是成都中欧班列的始发地,也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川省委实施“一干多支”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
图片
近年来,成都青白江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立足“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总体定位,坚持“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坚持以大通道促大开放,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已经形成7条国际铁路通道,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已连接境外58个城市、境内20个城市,签约入驻亚蓉欧国家馆32个,投运10个,成都国际班列的品牌价值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对外开放能级持续提升。据外事部门统计,仅去年,青白江就接待16批次外国使节涉外来访。目前,青白江已拥有国家经开区、自贸区、综保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多张高能级对外开放名片,短短几年间已实现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从老工业基地向泛欧泛亚港口城市的成功转变,成为成都乃至四川眺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开展国际传播的“富矿之地”。
尤其是在全球疫情之下,成都中欧班列为抗击疫情发挥了国际货物运输和助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积极作用,是中国最繁忙的国际班列之一,成为欧亚大陆之间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路”。
在刚刚召开的区委全会上,青白江区委提出,要加快建设面向泛欧泛亚、“一带一路”的对外交往引领区、开放产业集聚区、改革创新示范区、国际品质生活区和陆港主枢纽,构建“一港引领、双核共兴、四片协同”空间发展格局,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北部中心。这必将为新华社开展国际传播提供更多有用素材和更多值得挖掘的内容。
图片
设立国际传播观测点意义何在?
利用观测点讲好“中国故事”成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今年迎来建社90周年的新华社,是由党创办和领导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也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力军”。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全球四大通讯社之一的使命与担当。
目前,新华社已建立起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每天以15个语种对外播发各种形式稿件5000多条,海外新闻机构用户超过4500家,海外社交媒体粉丝量超过2个亿。在四川,新华社四川分社围绕四川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采写了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对外报道佳作,所承担的“Pandaful熊猫社区”项目,经过多年的持续耕耘在内容建设与传播渠道上均取得突破,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青白江区港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新华社强大的海外传播资源和平台,加强与新华社四川分社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发挥好新华社成都国际铁路港国际传播观测点的作用,为新华社四川分社开展国际传播提供更多有用素材,通过借力新华社平台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成都篇章,进一步提升成都中欧班列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成都建设泛欧泛亚国际门户城市,助推青白江打造“四区一枢纽”、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