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今年又将启动建设1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实习生肖雯
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四川全省共有17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求,补助资金为200万到500万之间。“为适应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需要,从2020年起,四川每年投入补助资金1个亿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目前,在建的有10个,今年即将启动建设10个。”2021年1月15日,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文芝在做客四川省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时谈道。
为什么四川要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着重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刘文芝回答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是四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创新举措,目的就是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实体化。”
具体而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主要抓好两个载体的建设。其中之一,就是要在农村突出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主要实施风貌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打造“小精特”“高品质”现代产业基地,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各族群众持续增收。
据了解,目前四川已经建成的示范村167个,受益群众达1.6万户近7万人。2020年启动建设的10个示范村主要突出产业升级和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和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有效模式。同时,四川还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作为推动民族地区贫困村整村脱贫的重要方式,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融合发展,目前先后有三批共124个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此外,四川还将在散杂地区和城市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建设。“我们提出了‘人群集聚即为社区’‘以就医就学就业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创建理念,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刘文芝表示,以构建嵌入式社区为基础,制定少数民族群众就医就学就业的政策措施。
同时,通过在各种社区通过建立少数民族院落党支部、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完善社区民族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和信息化服务管理等组合举措推动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并重点推动成都、绵阳开展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试点建设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