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这2个小区调至低风险!

1月15日,沈阳市政府召开“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九场新闻发布会,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二级巡视员毛印百进行新闻发布。
图片
调整风险地区等级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要求,经我市专家组综合评估研判,报请省防指同意,从1月15日起,将皇姑区舍利塔街道世纪学府和皇姑区明廉街道亿海阳光二期调整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我市已有13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现有中风险地区6个。
积极推进核酸检测工作
按照市防指的统一部署,铁西区、皇姑区、于洪区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基本结束。截至1月14日24时,上述3个地区累计完成采样2937445人,累计完成核酸检测2937445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提醒广大市民增强防护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自觉保持安全距离,做好自身健康防护。
沈阳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副主任刘志山
就记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目前沈阳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有100余家,那么请问我们卫生监督部门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是怎样进行监督和指导的?
目前,沈阳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分为两块,一块是针对境外人员,另一块是针对密切接触人员。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设置疫情防控驻点工作组,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分别由疾控人员、医护人员、公安人员、酒店人员、志愿者等进行驻点管理。卫生监督部门对全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对每一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进行责任包保,责任到人。市区两级卫生健康监督中心依法、科学、有序地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进行巡查、监督、指导,具体内容包括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三区两通道”设置、环境与物体表面消毒、清洁工具清洗消毒、消毒产品使用、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管理、房间布草卫生管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个人卫生及防护、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等。
日常场所内消毒工作尤为重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要求每天对地面、墙面、电梯、楼体等部位区域用含氯消毒液至少消毒3次,由专人配制消毒液且达到标准浓度,当出现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抗体检测阳性的隔离人员时,布草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房间全部用品用具由疾控工作人员进行终末消毒,经评价合格后,方可启用。监督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并实施意见书“双签”制,即驻点工作组负责人签字和酒店负责人签字,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同时,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对区县中心及其分管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开始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升我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自身管理水平,使得我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逐步规范化、模式化、科学化。
大型商场、超市、公共交通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与百姓日常生活和出行密切相关,并且人群较为密集,极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请介绍一下,针对这些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卫生监督部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管?
针对“三站一场”即火车站、客运站、地铁站、机场,以及大型商场、超市、影剧院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我市卫生监督部门始终坚持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基本原则,实施关口前移,突出对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管控。
对于集团管理式的公共场所单位,我们采用“执法约谈”的方式,提升工作效能。通过建立 “住宿业日报告制度”“横向部门联防联控制度”“网格化监管制度”和“公共场所监管包保制度”等工作模式,使监管责任层层压实到人。印发了各类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卫生监督工作指南,通过开展层级督导和监督稽查,查摆问题,反馈通报,敦促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我们卫生监督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加强对各类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换气情况及公共区域和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如楼梯扶手、电梯扶手、电梯按钮、手推车、地面、墙面、自动售票机触屏等设备设施的重点部位,要求公共场所每2小时消毒一次并做好消毒记录。
同时,市区两级卫生健康监督中心还对各类公共场所的扫码测温、消毒液配比、空气质量、集中通风空调系统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个人防护,以及冷链食品从进货到销售各区域消毒环节,加强日常巡查和飞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责令立即整改,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对于发现的严重违法行为,卫生监督部门予以依法立案查处,真正做到依法防控、精准防控。
沈阳加油!
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