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慈善变化知多少?社工、志愿者、街坊诉心声!

“广州的慈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社会公众对广州慈善组织的信任度提高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慈善队伍,做公益更专业化了”……2016年,《慈善法》正式颁布,广州率先响应并贯彻落实,启动了创建“慈善之城”计划,开展了多项行动。街坊市民对近些年来广州慈善发展都有哪些印象?广州慈善又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随着“十三五”广州慈善回顾的开展,慈善组织从业人员、社工、志愿者、街坊……不同的群体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图片
2020年“99公益日”当天的活动之一。
“广州的慈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况由志 重庆市慈善总会副会长)
我对广州慈善的印象是,广州的慈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各方面做得非常细心、周到。比如广州近几年开设长者饭堂、居家养老等服务,全方位为老年人群考虑。还打造“初老服务老老”模式,发动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社会公众对广州慈善组织的信任度提高了”(陈舒 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
近年来,广州持续进行透明度评价,促进了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发展,提升了慈善事业在社会的公信力。2019年,广州地区共有142家慈善组织参与透明度评价,而最早的时候只有50多家参与,同时获得透明度A等级的慈善组织也从最初的13家增长到42家。这些情况说明:第一,广州的慈善组织建设获得了好的发展,慈善组织数量越来越多;第二,广州的慈善组织在透明度方面的努力和重视逐渐提高,尤其是和捐赠人的交流方面下了很大努力;第三,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度越来越高。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州慈善组织还能取得这么多的善款和成效,说明社会公众对广州慈善组织的信任度提高了。
“社工与慈善相结合,能帮助更多困难群众”(黄丽云 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助理主任)
广州市民政局印发《广州市实施“社工+慈善”战略工作方案》,为社工参与慈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两年来,社工站积极参与推动社区慈善捐赠站点和发展社区慈善基金,筹集社会资源的方式更多元化,动员多元主体参与慈善更有号召力,营造的社区慈善文化氛围更浓厚。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慈善资源的相结合,拓宽了社区慈善服务的覆盖面,深化了兜底困难群体的服务成效。比如,金花街社工站链接广州市慈善会微心愿项目资源,在半年多的时间内链接了资金56255.55元,募集公众捐款和企业配捐33433.44元,帮助152户困难家庭实现了微心愿。
图片
2020年“99公益日”当天的活动之一。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慈善队伍,做公益更专业化了”(李燕玲 律师)
好几年前,我在广州也有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公益活动。那个时候,参与公益活动的基本是固定的志愿者和义工,组织比较少,活动也比较单一,做的都是比较简单的事情。最近这几年,我感觉公益团队扩大了,几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公益慈善队伍,比如我们律师行业就有很多做公益的团队,也出现了法律援助基金会。以前做志愿者很少跟个人专业挂钩,现在做公益更专业化了,比如我们律师是从法律的角度去做公益。除此,不同行业的团队也会结合起来做公益,比如前段时间我参与了一个“唯爱妈妈”公益法律援助项目,那是广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与唯品会合作共建的一个公益项目。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渠道,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想要参与的慈善项目”(林洁 主持人)
参与公益事业十余年,我觉得现在广州的公益项目、公益组织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渠道和平台参与公益。同时,公益项目分得更细了。比如现在有聚焦母乳、聚焦未成年人保护、聚焦白血病儿童的、聚焦家暴、聚焦视力保护等细分领域。我身边想要参与公益的人不会“扎堆”,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很明确我们自己关注哪个方面,深耕哪个领域,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想要参与的公益项目。
“为了实现理想,我们成立了公益组织”(桦树 设计师、广州市暖加公益促进会会长)
我是一名设计师,同时也是一名公益人,在多年前工作之余参与了不同的公益活动,由此开启了公益之路。并在2016年年底,我和几位小伙伴因为想实现自己对公益的理念,成立了广州市暖加公益促进会。过去5年,作为参与者,我们看到广州的慈善组织越来越多,作为其中一员,感觉到广州对慈善组织的包容、鼓励、培育和专业管理,慈善文化因此得到广泛传播。我相信,未来,年轻人依旧会是慈善文化的带动者。我们暖加公益期待能通过有趣、开心、切实的公益去引导年轻人选择慈善公益成为其生活中的一种方式,成为一个个的公益影响者。
“作为听障人士,教健全志愿者学手语也感到很幸福”(黄嘉淋 烘焙师)
我是一名烘焙师,业余时间我经常参与舞蹈表演、视频拍摄等公益慈善活动,主要关注听障人士的公益慈善活动。我感觉广州近年的公益活动变化很大,一是人数越来越多了,我以前参与关于听障朋友的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只有15人左右,如今我所在的扬梦之风艺术团已经有50多人了;二是广州的公益慈善活动越来越丰富,内容更新鲜有趣,比如2020年有广东省首届国家通用手语技能大赛;三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地人加入广州的公益慈善活动,很多都是大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年轻人,20岁-35岁的群体很喜欢和听障人士互动交流。他们觉得手语很好玩,我作为听障人士,教志愿者学手语也感到很幸福。
“我们一家人也都非常热衷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曾澜 街道工作人员)
我是昌华街街道办事处党建指导员,对我而言,过去5年广州的公益慈善氛围变化,在社区内就有体现:社区的公益慈善氛围一天比一天浓厚。我们社区最初开设微心愿,就是征集困境群体的小心愿,撬动社区资源帮助实现这些小心愿。在这些年,广州的慈善文化传播越来越广,社区内响应微心愿的爱心街坊和企业也越来越多。如今,我们还常常组织社区志愿活动,带动街坊一同参与社区建设。我们一家人也都非常热衷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平时力所能及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在我们看来,广州搭建了一个参与公益慈善的好平台,让每个人参与公益慈善的热情都增加了。
“更多社区妈妈加入了我们”(树勇 办公室文员)
我感觉广州慈善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大家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2019年5月开始,我参加了社区故事会、城市支教的橙汁书袋等公益活动。一开始,身边的朋友或家长不太信任,所以没有参与,如今,社区公益活动越来越频繁,更多的社区妈妈加入了我们,我们通过活动相互沟通交流,聊工作、家庭、孩子等。队伍已经接近有20个人,我相信未来也会越来越壮大。在社区的公益活动里,我跟社区妈妈们轮流做绘本主讲老师,希望通过慈善活动尽自己微薄之力,也很高兴因此结识了一群朋友,平时一起聊聊天、聚聚餐,心情也会好。
“想到未来能在广州从事公益,我们学生更有动力”(叶振豪 岭南公益慈善学院学生)
我感觉近几年广州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蛮大力支持。近几年,广州举办了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座谈会、慈善法律与政策研究年会等等一些大型公益慈善类活动,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公益慈善在广州发展的前景。再有,参加99公益日、善城汇爱等广州品牌公益活动,能令我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温暖。在年度的省市公益慈善相关奖项评选当中,也涌现不少广州爱心企业及个人,大家有钱出钱,有物捐物,也反映了乐善好施的广州慈善精神。这些对于我们想踏进这个行业的学生来说,给出了很多憧憬。想到未来能够在有如此深厚慈善基础的城市从事一份公益慈善相关的职业,我们会更有一份坚持向前的动力。
“亲子活动很多,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了”(谢秀媚 民宿老板)
以前我比较少参加公益活动。2020年从化区良口镇设置了社工站,组织了很多公益活动。我是2020年疫情之后逐渐开始和镇上的社工接触的,他们组织了绘画班、围棋班,还有适合亲子参与的活动,形式很丰富,我参加了不少,我的儿子最近还报名了社工组织的小导游培训班。这些活动很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了,而且都是免费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苏赞、林琳 通讯员 廖培金、王梦华
配图:广州日报图片记者莫伟浓 摄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