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俩学霸惺惺相惜

在威海市博物馆内,存有8页已有些发黄的手札。手札系竖书,被装裱成四幅,品相完好。仔细观之,是晚清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写给“中国甲骨文之父”、晚清著名学者王懿荣的信函,记录了两人的深厚友谊。

这份手札为国家一级文物,长23.5厘米,宽12厘米。信札的开始,寄信人嘱咐收信人要赶紧办理两件事:在京为其代请幕友,代托河阳公杨海翁致信广东;接着诉说入川后由于蜀道艰难等原因造成诸多不便的烦闷心情,拜托代向在京友人答情致意;最后向收信人求教自己搜求的古物,鉴别真伪。落款日期为“十二月初五日二鼓”,即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二月初五。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时人称之“张香帅”。张之洞是一个典型的“学霸”——16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27岁参加会试,考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他出身于仕宦之家,早年是清流派主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张之洞集“清流”与“洋务”于一身,既务虚注重道德文章,又务实不废建功立业,被称为“身系朝局疆寄之重者四十年”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称其为“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毛泽东主席对其评价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王懿荣是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是著名的金石学家、鉴赏家和书法家,因其在1889年首先发现甲骨文而闻名于中外学术界。他自青年时代就潜心于金石之学,对金石研究朝夕不辍,孜孜以求。其足迹遍及鲁、冀、陕、豫、川等地,搜求文物古籍,“凡书籍字画、三代以来之铜器印章、泉货残石片瓦无不珍藏而秘玩之”。

张之洞和王懿荣相识于清流集会,深交于抨击朝政及贪官污吏,情厚于姻亲关系。张之洞前两任夫人接踵病逝,他娶的第三任夫人,就是王懿荣的妹妹。即使王懿荣妹妹故去,两人相知相交仍亲密无间,甚至日益紧密。

两人的交往要从同治年间说起。同治年间,王懿荣出任户部候补主事,开始了其京曹小吏生涯。虽官职低微,但在京城的鉴藏界已有一定的影响。他与潘祖荫、李慈铭、吴大澂、赵之谦等过从往来甚密,与张之洞的交往也始于这一时期。

同治九年(1870年),张之洞湖北学政任满回京。《张文襄公年谱》记载:“在京与潘文勤祖荫、王文敏懿荣、吴愙斋大澂、陈弢庵宝琛诸君订交。”夹注“文勤寓米市胡同,所居密迩,出所藏吉金拓片属公与王吴两公审定,集中所录论金石文字大率皆此数年所作”。此后三十年间两人结下了深厚友情。

张之洞和王懿荣都是清流派的代表人物。“清流”是清末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时人称清流派。他们身在朝堂,以清高博雅自重,对内抨击贪官污吏,要求整饬朝纲;对外反对妥协媚外,主张抵御侵略。用康有为的话来讲,即“指陈时政,直言得失,上以广人主聪听,下以系天下安危”。当时军机大臣李鸿藻被视为党魁,呼李为青牛头(清流同音),而同乡的张之洞与张佩纶被视为青牛角,用以抵触人,王懿荣为青牛肚,其余牛皮、牛毛甚多。

作为传统士人的代表,张之洞身上保留了明清以来士大夫尚古玩物的雅好,酷好金石之学。而王懿荣在中进士之前便是名闻京城的金石学家。两人志趣相投。光绪年间,张之洞在书信往来中就曾多次委托王懿荣帮其到厂肆购买古物。

在清末动荡的时局下,王懿荣临危受命。八国联军破城之时,仍在率众抵抗。后见大势已去,遂投井殉难,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气节。王懿荣死后七年,逐渐老矣的张之洞从湖广总督任上奉旨进京,升任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一时攀上仕途最高峰,北上途中,张之洞路过河南安阳殷墟,想起王懿荣,一时感伤,难以言表。

著名作家唐浩明在长篇小说《张之洞》中写下了张之洞的心声:“可惜,我的内兄在庚子年为国牺牲了,龙骨上的文字没有持续研究下去。若让我自己选择的话,我宁肯不进京做大学士军机大臣,倒是甘心住在这里,大量汇集出土龙骨,把这个研究做下去。”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通讯员 杨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