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发动 攻坚泉州市垃圾分类“最初一公里”

[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解决好垃圾处理利用问题,是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生态泉州建设的题中之义。
2017年1月,泉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全市垃圾分类处理利用的决议》,拉开泉州市攻坚垃圾分类处理利用的序幕。四年来,市委、市人大持续重视推动,市政府全面落实国家、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决策部署和要求,认真执行决议,稳步推动垃圾分类各项任务。市县两级公共机构发挥示范作用,泉州开发区、丰泽区全域推动,全市22个街道(乡镇)办事处、232个社区(含住宅小区)试点,几年来,越来越多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加入垃圾分类行列中,为垃圾源头的减量化贡献力量。
图片
丰泽区丰泽街道率先在辖区小区推行楼道撤桶、撤桶并点等举措,让群众分得方便、分得准确。图为该街道云谷小区新设置的垃圾分类亭。(林劲峰 摄)
住宅小区
社区自治+社会力量 习惯正养成
社区是垃圾分类的主战场。为扭转居民们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各地纷纷在工作方法和激励机制上创新。
引进第三方力量
激励居民参与分类
泉州开发区于2018年在全域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为了让居民们更快地适应“分类”,尝试借助第三方力量。该区的嘉龙尚都小区、金盾小区、锦绣江南小区已先后建设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系统,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和高科技设备,实现居民的便捷、高效分类投放。“操作简单,我们都学会了。”在嘉龙尚都小区,50多岁的刘阿姨熟练地将垃圾袋的二维码对准系统中间的扫描仪扫了一下,随后按提示操作,将垃圾袋投进“其他垃圾”的设备桶里。扔好垃圾后,她习惯走进智能投放系统旁边的小超市逛逛,用扔垃圾兑换来的积分优惠购买蔬菜、日用品等。 通过设备引导投放加激励机制,仅尚都小区,垃圾分类智能投放注册户数达473户,占该小区实际入住居民的七成多。
丰泽区泉秀街道也请来专业公司帮手。该街道工作人员陈秋萍介绍,自2020年6月底引进第三方企业以来,街道已建成首期39个小区的23个垃圾分类智能屋、70个分类亭,“居民们通过分类智能屋投放垃圾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在网上超市购物时,凭借积分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
安溪县则于2020年8月份依托专业回收废纸公司,采用线上“互联网+”的模式,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回收服务。居民只要通过微信二维码下单或拨打电话,回收公司人员就会在约定时间上门有偿回收废纸、衣物等,为广大居民解决废纸、废衣物占用空间等问题。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安溪县凤城镇整个区域并辐射到城厢镇、参内镇等,较好地助力了该县的垃圾分类利用工作。
图片
泉州市行政中心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都对各楼层的垃圾桶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并每天通报各单位各科室的分类质量。(林劲峰 摄)
图片
泉州市垃分办每年都会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利用督导考核工作。图为督导组在督导中。(陈淑华 摄)
督导员驻点督导
技术手段来助力
为引导居民规范分类,各地充分发挥垃圾分类督导员和技术手段的引导、督促作用。
泉州开发区垃分办小辛介绍,该区的22个垃圾分类督导员定时定点值班,在居民们较集中投放垃圾的时段驻点督导。“比如,早上7点到9点,下午5点半到晚上7点半,督导员一定会在现场,他们会破袋检查,对分类不规范的当场协助纠正。如果居民投放到智能系统有误,我们也会通过后台追溯,敲门入户去讲解、引导。”小辛说。督导员的耐心细致工作得到居民们的好评和配合,该区垃圾分类投放质量不断提高。
丰泽区丰泽街道则采用技术手段强化督导。在该街道源淮社区云谷小区,配套监控、灭蝇灯、洗手池、灯光以及污水排放管道的垃圾分类亭格外醒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云谷小区之前在每个楼道口设置分类桶,结合去年的老旧小区整治,分类桶逐步被撤走,换成按每300户/亭标准设置的5处垃圾分类亭。“分类亭设置人性化,扔完垃圾可以洗洗手,设置的灭蝇灯则遏制了垃圾桶苍蝇、蚊子的活动,整体环境卫生,能吸引我们来这里规范扔垃圾。”刚扔完垃圾的居民张女士与记者聊起来。丰泽区垃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发挥分类亭监控视频的作用,抓拍不文明投放行为并适时通报,以更好地发挥督促作用。
楼道撤桶、撤桶并点、定时定点督导等举措已逐渐在全市各地推广。截至去年年底,各地采用前期广泛宣传、循环发动宣传、全天候巡查值守、科学设置投放点、督促奖励并行的“五步走”措施,完成设置或改造分类投放点7400个、配备分类收集容器5万组。
图片
泉州开发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蹲守各住宅小区,现场督导或上门指导居民规范分类并正确投放垃圾。(林劲峰 摄)
图片
黎明大学平均快件量5000余件/天,该校楼栋管理员兼当垃圾分类督导员,引导学生们规范投放快递垃圾,并整理归类投递入桶的垃圾。(陈起拓 摄)
公共机构
督导+绩效 多数已能“分得清”
垃圾分类,公共机构先行。按照市政府部署,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公共机构率先推行垃圾分类,目前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因为是全新的工作,各地都在摸索中。几年来,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及时组织市直单位垃圾分类工作联络员参加培训,再由各联络员向本单位工作人员传达垃圾分类知识。
小林是泉州市退役军人局垃圾分类工作联络员,他告诉记者,一般会在该局相关大会之余穿插播放最新的垃圾分类普及视频,同时着手印发宣传手册、笔筒等宣传品,让同事们随时翻阅。在C幢2楼一个十来平方米的茶水间里,该局的分类制度、常识图画、提示标语等应有尽有,全覆盖的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氛围大大强化了工作人员的分类意识。
宣传氛围重要,桶边督导也关键。市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A幢的机关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督导员章春风印象深刻。“哪个科室拎出来的垃圾袋分类没分清,她就找哪个科室,找不到具体责任人,她就找所在单位领导!”有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形容道。
如此认真敬业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市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ABCD幢均有多名。“每天,我都会收到督导员阿姨对局里各个科室的扔垃圾情况通报。”市退役军人局小林说。在动真格的督导之下,该局在2020年的市直单位垃圾分类考评中获得好评。
市行政中心的物业公司通港物业保洁部经理黄淑清透露,在市行政中心,检查垃圾袋的不仅有垃圾分类督导员,甚至还有各机关单位负责人。“如泉州市工商联,领导就会亲自抽查各科室垃圾袋分类状况,因此该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做得好。”她说。
疫情防控期间,有感于在单位食堂用餐的人较多、厨余垃圾也相应增多,市公安局分管垃圾分类工作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形成了“垃圾分类要分就分好”的共识。去年10月,该局购进了一台小型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目前,该局单位食堂的厨余垃圾每天都会初步处理、压缩下,再由专业公司运至厂区分解成有机肥。“我们尽量减量垃圾,从源头采取了线上流转、瘦身文件、双面打印等举措,‘可回收垃圾’的重量逐年减少。2020年,全年整个单位纸张回收100公斤多,比2019年减少了十几公斤。”
市垃分办与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最近联合开展的一项督导结果表明,市直、区级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知晓率已近100%,绝大多数单位十分重视,并能“分得清”。尚有小部分公共机构宣传氛围、桶边督导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片
泉州开发区、丰泽泉秀街道等地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兑现或优惠购机制。图为一小区居民在垃圾分类积分超市查看积分情况。(林劲峰 摄)
图片
督导员的桶边监督十分关键,泉州市将加强每300户居民配1名督导员制度,强化督导。图为市区一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在引导居民投放垃圾。(林劲峰 摄)
图片
永春县外山乡草洋村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获得了该村“德治银行”的积分奖励。(黄文场 摄)
部门推动
将出台专门规章 引导规范分类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泉州市垃圾源头的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参与的群众数量和分类投放质量仍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着力的重点”。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试点范围逐年扩大
分类“等级”由粗到细
据介绍,《关于加快全市垃圾分类处理利用决议》通过后,泉州市各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以市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为总督导,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下设泉州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层层分解任务,传导责任压力,分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四年来,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深入。
公共机构中,2017年11月,鲤城区、丰泽区政府机关大院率先试点生活垃圾分类;2018年7月,市直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鲤城、丰泽、洛江的18个街道办事处也加入生活垃圾分类行列中。当年,其余县(市、区)政府机关大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
住宅小区层面,2017年,鲤城确定金山社区、辉映江山、源和堂1916、鲤景湾二期、四季阳光、湖景花园、国泰观邸7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丰泽区确定丰泽新村、万科一期、裕景湾、阳光曼哈顿、瑞士花园5个小区试点。2018年,鲤城区增加4000户小区居民、丰泽区增加5000户小区居民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其余县(市、区)各选择辖区1个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2019年下半年,全市再确定40个社区为新增垃圾分类试点对象。
此外,中心城区农贸市场、酒店、医院及商业综合体等类型对象于2018年启动试点工作。2019年,各县(市)共有33家酒店、医院等成为垃圾分类试点。2019年,垃圾分类之风刮进校园,市直、区直的128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分类“等级”上,各试点单位由最初的“干湿分离”,向“三分类”“四分类”转变。目前,中心市区生活垃圾均已实行“四分类”,即按照“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个类别实施源头分离。
强化物业管理责任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几年来,引导规范分类垃圾、提高投放准确率的相关法规不断建立、健全。
市垃分办负责人介绍,针对垃圾前端分类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市城管局和市住建局去年联合印发《泉州市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意见》,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今后,泉州市将强化物业管理责任,加强常态化考核监管,把垃圾分类考评成绩与市级“以奖代补”经费相挂钩,以激发相关方面垃圾分类工作的内生动力。同时,将逐步在各住宅小区推行楼道撤桶、撤桶并点、定时定点等举措,建立每300户居民配1名督导员制度,让群众分得方便、分得准确,跑好垃圾分类“最初一公里”。
而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从条例层面对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建筑垃圾等各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问题等作出规范,明确“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投放至指定收集点相对应的收集容器内,不得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
值得期待的还有,借鉴上海、北京等地做法,泉州市拟出台《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目前已完成初稿报市政府研究。待正式施行后,市民们的垃圾分类行为将不再“全凭个人自觉”。(陈淑华 吴志明 陈冰影 郭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