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共同助婴儿脱险,武汉这两位女医学生好样的!

近日,北京开往云南昆明的G405次列车上,一名6个月大的婴儿被食物卡喉。经过列车长和四名医学生联合施救,孩子转危为安。

获救婴儿的家人发起寻人,这四名医学生的事迹通过网络让无数人知晓、点赞。

令武汉市民骄傲的是,四名参与救人的医学生中有两名是武汉学子,来自江汉大学医学院的大二同班同学邵颖、吴婷婷。

挺身而出:没有经验但我们是医学生

邵颖和吴婷婷都是江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大二学生。1月12日,她们一起坐上G405次列车,返回贵州老家过寒假。大约下午5时30分左右,邵颖和吴婷婷听到列车广播中说2号车厢有婴儿被食物卡喉,寻求车上的医生帮助,“我听到广播后,其实迟疑了几秒钟”,邵颖说,她和吴婷婷虽然是医学生,但都才大二,医学知识其实并不完备,也完全没有临床经验。“如果车上乘客中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可能比我们俩更好。”

可是寻人广播没有停,邵颖意识到情况紧急,立刻站了起来。和她同在7号车厢乘车的同学吴婷婷也正过来跟她会和。两人找到乘务员说明医学生身份后,立刻跑去2号车厢参与急救。

邵颖。本人供图

千里连线:在老师指导下成功救婴儿

来到2号车厢,车上的另外两名医学生也已赶到,被食物卡喉的孩子鼻腔、口腔已经出血。从没处理过这样紧急的情况,邵颖和吴婷婷有一点慌,给班主任余薇打了电话,开启免提。在老师的连线指导下,邵颖用手指伸进孩子的嘴里清空异物,把孩子翻过来,让孩子趴在另一位参与救助的男生背上,扶住婴孩的头,用手叩击背部,连续叩击了近20下。“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参与救人,我的手一边叩击一边抖。”一旁,吴婷婷也不断安抚哭泣的孩子家人,协助联系其他医护。

叩击之后,大家发现孩子的脸色有好转,哭声也越来越大,抓着人的手也有渐渐有了些力气。几位医学生不敢放松,一直竖抱着孩子,直到大约下午6时20分,列车驶入怀化南站,看到孩子被等在车站的医务人员接上救护车,才松了口气。

吴婷婷。本人供图

争分夺秒:鄂州女生第一时间施救

四名医学生中,最先赶到的是鄂州市职业大学护理专业学生谌丽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生陈中阳。

谌丽回忆,当时听到列车员急寻医生救人的消息,她也迟疑了一下。她今年大三,刚进入医院实习第5个月,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救人。询问列车员后得知,要救的是被食物卡喉的小孩,她就立刻站了出来。“这个急救方法我在学校练习过,还是有把握的。”

从6号车厢跑到2号车厢,谌丽和陈中阳看到,孩子已经面色发紫、浑身冰凉,呼吸微弱。谌丽第一时间用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孩子面部朝下、背部朝上放在自己大腿上,一只手固定小孩颈部,一只手拍打小孩两肩胛骨中间位置。拍打了五六次,孩子吐出了一小块异物,可孩子的呼吸并没有好转。谌丽想到,会不会是因为人在昏迷时舌回缩,堵住了呼吸道?于是,她用食指和中指伸进孩子嘴里,把舌头压平。“立刻,孩子喘了好大一口气。”看到孩子缓过来了,谌丽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随后,江汉大学的两名医学生也赶到,大家一起继续施救。

和其他3名参与救助的大学生相比,谌丽的实习经验多了一些,这也让她在紧急时刻能发挥所学。她此前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实习,曾遇到过神经外科病人病情突然恶化,老师们紧急做心肺复苏的场面。“我从小就有医护梦想,但没想到自己会在火车上救人”,谌丽说,这几天她一直惦记着那个小孩,得知孩子脱离危险,非常欣慰。现在,她的愿望就是早日通过护士资格考试,当上一名真正的护士。

追梦少年:学医很苦很累但我不后悔

下了火车,邵颖和吴婷婷并没有和其他人说参与救人的事,直到孩子的家人发起寻人,她们的事迹才被网友们知道。1月16日,班级群里,同学们给她们的点赞刷了屏。

第一次在火车上救人,邵颖不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也更明白医生的责任。邵颖的父亲是一名儿科医生,在他的影响下,邵颖一直对当医生非常向往。高中时,她读了《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被书中医生救死扶伤的故事感动,更坚定了学医的想法。在江汉大学读书一年多,她也一直是班里的班长。

回想救人经历,邵颖有些自责没有更早赶过去,还反思自己,要提高临床技能,储备更多医学知识。“救人时,我脑袋里就在反复出现老师曾讲过的类似案例和急救办法,这也让我从慌张中稍微平静了一些。”

得知女儿参与急救,邵颖的爸爸很为女儿骄傲,也告诉她:“既然选择学医,就要做好一辈子学习的准备,只有掌握好了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邵颖也告诉自己,再遇到需要她站出来的时候,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站出来。

“感谢所学的知识,让我们能帮到他人。”吴婷婷说,一开始她们担心自己经验不够,帮了倒忙,没想到自己的所学真的能救命。“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虽然学医很苦很累,但我不后悔学医。”

实力后援:她让学生们定住了神

邵颖和吴婷婷在列车上救人时,她们的班主任余薇也一直通过手机参与其中,指导着她们的行动。余薇是江汉大学医学院教授,也是省红字十会客座教授,常常受邀讲解急救知识。

接到学生电话时,余薇正在江汉大学校园里准备去食堂打饭。电话里,她听出了学生的慌张,立刻问了几个问题:孩子有没有意识?吃的是什么东西?清空了没有?从学生的回复中,她马上判断出孩子是有救的,随后一步一步通过电话、视频指导学生们操作。她冷静的语气,也让学生们定住了神。

“虽然邵颖和吴婷婷在医学知识和临床能力上才刚起步,但她们愿意救助,从头到尾关注病人,这颗医者仁心,她们已经有了,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余薇赞赏学生们的勇气和社会责任心,相信这件事会给更多年轻人做出榜样。“我为她们自豪,也很感谢她们在紧急关头给我打来电话,这也是师生之间最好的信任。”(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刘嘉 通讯员王丰昌)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编辑 | 宋涛

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