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究之路|西柏坡精神:408封电报,“量变到质变”的隐喻

编者按:

“中国命运定于此村”。

这攸关国运、定义历史的北方村落,就是西柏坡。

1948年5月到1949年3月,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十月鏖战,扭转乾坤,中国革命即将迎来全国性胜利,党即将带领人民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这是影响20世纪中国乃至20世纪世界的重大事件。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破坏、善于建设”的西柏坡精神,是党夺取最后胜利的不二法门。它与前路精神一脉相承,却又升华至伟。我们试以“哲学三篇”为引子,洞穿历史烟云,寻找其蕴涵的哲学价值、理论光辉。

今日第一篇。

▲辽沈战役中,解放军冲向锦州城垣。视觉中国供图

1.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1948年9月7日的西柏坡,有节奏的发报声在空中回响。

辽沈战役即将打响。毛泽东在一间土坯小平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发出《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我们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这是具有可能性的。”

事实证明,五年计划最终仅用三年半。而这封发给东北野战军的详尽计划,也得以完全实现: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并一举扭转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辽沈之役吹响冲锋号,为接下来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打通“胜利门”。三大战役摧枯拉朽,锁定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局。

2.

而胜利,绝不会一蹴而就,总有其内在规律在暗隐作用。

正如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江海,源自力量的积累与转化。这是自古流传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

而作为党的科学理论,当然不止于此。

在早期阅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时,毛泽东就写下“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引起新量变”“质变就是飞跃”的哲学批注。

1937年他在《矛盾论》中,进一步阐述事物矛盾变化的规律,譬如战争与和平、革命形势对比,譬如“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状态,都是量变到质变,再产生新量变的过程。

“量变到质变”,就像一道光,揭开事物纷乱的表象,直指哲学思想的核心,为中国革命提供普遍性原理,提供认识一切问题的方法。

3.

西柏坡,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寻常小山村。

中国革命选择它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是偶然中的必然。

在这里,华北平原、太行山交汇,向阳的马蹄形山坳易守难攻;在这里,多年的根据地群众基础极好,滩地肥美是“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当13年延安岁月,磨砺壮大党的身躯,挺进华北夺取全国性胜利就成为历史的必由。实际上,党诞生27年来,一直与困境与磨难做殊死搏斗,并在实践中高举实事求是的火把,逐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系统的中国革命理论,更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每逢“到哪里去”的历史转折点,党都毫不犹豫,选择去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一个个红色地标被点燃。而理论联系实际、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让党的脚印从这些地标一路延伸,走向无穷远的未来。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碑。视觉中国供图

4.

在西柏坡,中年周恩来曾说;“我们这个指挥部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是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

大决战时期,西柏坡作为指挥300万军队的大本营,与全国各战区往来电报,像雪片一样,昼夜不断,分秒不停。几个月内,毛泽东与战友们在69.4平方米的指挥室发出408封电报,月均收发140万字,组织了24次重大战役。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中国共产党为人类战争史留下教科书式的案例。

然,“发电报打败敌人”,背后的力量并非发报机,而是党长期站在人民一边,站在历史一边,站在正义一边,我强敌弱的转折已形成,质的飞跃成为必然。

5.

我们今天回到西柏坡,应从中思考什么?

“4间小土屋、408封电报的胜利”,是中国革命从“量变到质变”的完美逻辑和深刻隐喻,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完胜。

回到西柏坡,我们更清醒地认识,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真实、实践的真实、理论的真实,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国家的选择。

回到西柏坡,我们更坚定地相信,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依然是我们今天,迎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定海神针”。

风雨如磐,创新发展,不断从量变到质变,形成新的飞跃,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伟大运用。

这是我们一切胜利的原点。

拾究之路专题:献礼“建党百年”红网系列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