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普家的“后浪”

图片
春耕马上开始,普文强抓紧时间保养拖拉机。(邓楚瑜 摄)
30岁的普文强,是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牛街镇扯直村委会过甲山村的一名烟农。2020年,他种烤烟收入14万元,种玉米和绞丝瓜收入4万,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帮别人犁地、打瓜子收入5万多,是村里“90后”群体的致富能手。
但在父亲普永贵面前,普文强不敢有半点骄傲——爷爷奶奶走得早,父亲13岁就当了家。成家以后,依靠种植烤烟,父母把普文强及他的哥哥姐姐们抚养长大。
虽是家里的老幺,但普文强的父母对他并未偏爱太多。2009年,普文强在组建了小家庭后仍和父母同住。原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普永贵的表态让他打消了“啃老”的念头:“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凭自己的本事!”
同住一屋,生活自顾。一开始,普文强有些想不通。但看着早已成家的哥哥姐姐们通过自己打拼,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不服输的普文强下决心也要过出个样子,“至少在同龄人中不能落后。”
过甲山村地处大山深处,多年来,种植烤烟是乡亲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认准这条路子后,普文强和妻子白手起家,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种植烤烟上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普文强种下的5亩烤烟,为他的小家庭带来了1万多元收入。虽不能和哥哥姐姐们相比,但普文强很有成就感,毕竟走出了第一步。
过甲山村是牛街镇不多的地势平坦的村落,土地耕作条件不错,在村里,种植5亩烤烟只能算刚起步。为了让普文强这样的新烟农尽快上手,当地烟草部门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培训,向他们传授实用技术,并安排片区技术员为乡亲们提供从移栽到烘烤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让大伙儿吃下定心丸。2012年,普文强家的种烟面积扩大到了15亩,种烟收入4万多元。
烤烟种植面积扩大以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2017年10月,普文强拿着种烤烟攒下的钱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解决了自家烟地的翻犁问题。得知普文强购买拖拉机后,当地烟农合作社将普文强吸纳为机耕专业队队员,每年在烤烟预整地阶段组织他们为其他烟农翻犁土地,活计多的时候,普文强每天能有3000多元收入。
思路活,路子活。除了种烤烟,过甲山村的乡亲们还种着绞丝瓜。绞丝瓜的样子酷似哈密瓜,市场对瓜子的需求旺盛。见到人工取瓜子费工费力后,普文强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从外地购进了一台使用拖拉机动力的自动打瓜子设备,在农闲时帮乡亲们打瓜子,每年能有1万多元收入。
去年年底的一次家庭聚会,酒过三巡,普文强和哥哥姐姐们各自亮出了一年来的成绩单,普文强名列前茅,这让普永贵很欣慰。“自己挣的钱,说话都硬气。”
眼下春耕马上开始,普文强对全年已有了规划:“等开春以后租一些好田好地,今年打算把种烟面积扩大到50亩以上。”(邓楚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