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电子眼”灯光太强使人“瞬盲”?你遇到过吗?

东方网记者 贾天荣 李欢 丁一涵
近日,一则行车记录仪记录下的车祸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
网传视频显示,1月11日晚10点29分在某地一十字路口发生一起车祸,视频中的车辆在行驶至路口时,经过头顶两盏夜间道路监控补光灯后,画面中突然出现了一位骑三轮车逆行的老人,双方发生碰撞。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注意到,视频中的地点疑似广东佛山三水万达。对此,记者尝试联系佛山交警部门,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不少网友在观看视频后表示,视频中违法逆行的行人理应严惩。但也有人提出,这样的事故是否可以避免?有人指出,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路口的“电子警察”灯光太过刺眼,让司机驾驶车辆经过时经常视线受阻,也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记者注意到,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对马路上的“电子眼”太刺眼的相关投诉。这些让不少司机产生困扰的强光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光线太强有必要吗?是否真的会对安全行驶有影响?现有技术是否可以对其改进?
对此,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联系采访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相关专家,解答这些疑问。
专家:过强的补光设备可能让人产生“瞬盲”
据了解,实际生活中,道路监控通常包含以交通执法和社会治安为不同目的的两大类,受限于视频采集设备性能不足等原因,通常都需要额外配套补光设备,甚至还需要采用特定安装方式,以期实现道路可全天候监控的需求。
根据应用场景和环境的不同,目前道路监控的配套补光设备:就光源技术来看,一般可分为可见光补光和红外光补光两种设备,就工作模式来看,通常有“常亮、频闪、爆闪“以及”单独、组合式“等几种模式。
灯光太强的电子眼是否真的会对安全行驶有影响?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专家、清华同衡交通所副所长万勇山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目前在道路上应用的监控补光设备用来作为卡口监控使用较为常见,有些超速监控也有使用,功能基本类似,大多功能已经整合。很多类型的传统补光灯夜晚补光时,使驾驶员产生眩目感觉,同时也可能造成车牌过曝现象。
业内专家也表示,以可见光为光源技术的补光设备,当其光强/角度/距离等超出一定容忍范围时,会对司机安全行驶和行人出行造成影响,甚至造成交通意外事故。
如果配套了光强过强的白光补光设备,监控目标区域与环境间间会形成很大的光照度差,驾驶员或行人经过(尤其于夜间)会产生炫目、刺眼、甚至于瞬盲等现象,给安全行驶或出行产生影响。
万勇山认为,目前,国内优秀安防企业陆续推出半红外、微光补光设备等,能够降低不利影响。“但受制于设备购置经费、拍摄准确程度等原因,大面积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万勇山也表示,技术设备是安全驾驶的辅助手段,不是安全驾驶的保障。
各城市出招:广州戴遮光罩、上海推行“微光警察”……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国内很多城市已经陆续推出相应措施来改善这些强光电子眼的问题。
2018年1月,陕西榆林交警表态将对部分路段监控补光灯进行测试调整。广州、宿迁等地交警部门也曾为管辖的部分补光灯加装遮光罩。2019年春运期间,重庆对全路网的100个固定测速龙门架抓拍设备进行了升级更换,安装了240套环保卡口设备,使用红外发光,将亮度降低约50%。
2020年1月11日,北京市交管局副局长杨毅在北京两会政务咨询会上表示,关于市民反映的监控补光灯问题,厂家和研发单位已经去现场调试,未来在监控补光灯的选择上:“哪个厂家好,就选择哪家。”
此外,为减少电子警察设备普遍的“光污染”,上海从2019年底就开始试点“微光电子警察”。
参与研发这套设备的上海市交警总队科技处民警告诉记者,“微光电子警察”是原有设备的改造升级,夜间同样具备执法威慑力。
“原先的电子警察外面都安装了LED补光灯,微光电警将这一部分去掉,只是在摄像机里加了几个少量的灯珠,感官上大大减少了亮度。“
在没有强光源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拍摄到的画面清楚呢?上述民警介绍说,“微光电子警察”其实是依靠一种软件算法,当识别到有车后,系统会把车型图案增亮增强,运用图像还原技术,清楚记录下违法画面。
(图/微光电子警察可以清晰拍摄到违法车辆信息)
去年年底,首套设备在上海徐汇区岳阳路近东平路路段试点。此后,上海全面推进设置“微光电子警察”,全市360余套老旧设备陆续更新改造。
上海这些“微光电子警察”的实际作用如何?1月15日晚,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来到徐汇区岳阳路一十字路口处,实地查看并采访了一些市民了解情况。记者看到,路口的监控摄像头旁只有一个补光灯,但光线对比下甚至弱于路灯,车辆通过时也没有“爆闪”。
图片
图片
新老版本电子警察(图/上海交警总队)
出租车司机雷师傅告诉记者,目前上海的道路灯光都“挺亮,但是不至于刺眼”,只有在出了市区后,在乡间一些比较暗的地方突然有刺眼的灯光,造成视线盲区后还是会有“不安全的感觉”。
市民李先生也告诉记者,多年的开车经历让他对电子眼的高强度灯光一直心有余悸:“尤其是高速,可能那些强光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拍清楚牌照,但带来的结果就是经过时一两秒瞬间的白茫茫。”李先生表示,在车辆高速行驶时,遇见这样的情况,“也不敢减速,一下踩了刹车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意外呢?”
多位市民也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驾车出行时最令他们害怕的还是“爆闪型”电子眼,容易让人产生一两秒的“致盲”,也担心安全隐患,但目前上海的电子眼光线程度他们可以接受。
有网友提出,可否在电子警察系统中嵌入红外设备,相关人士表示,红外设备或许能辅助识别违法行为,但电子警察拍摄到的画面需要作为执法依据,必须画面清晰,红外设备无法做到这一点。
万勇山也提醒,司机的谨慎驾驶,遵章守法是安全驾驶的重要前提,尤其在产生眩目反应时,要提高警惕。行人同样需要遵章守法,在规定时空范围内行驶,不闯入机动车、非机动车通道中。
同时,交管部门在补光设备安装维护时,按照规范采购合适的设施,规范安装,及时更换传统老旧的补光灯,淘汰功耗每车道大于50瓦的补光设备。同时加强交通文明教育、交通违章执法。
那么你在开车时碰到被电子眼“闪瞎眼”的时刻吗?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