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掌上春城讯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春城以西,一路安宁。

“十三五”时期是安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安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昆明市委、市政府,滇中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紧盯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懈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十四五”顺利开局、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在崛起的滇中最美绿城——安宁 安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新时代、树立新目标、开拓新局面、踏上新征程。安宁市政府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安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精神,抢抓机遇,埋头苦干,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滇中最美绿城、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十三五”成果丰硕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20年,安宁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实现56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10.7%;人均GDP由1万美元跃升至2万美元,位居全省前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1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3亿元,2020年当年完成31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15倍;荣登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榜第91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43位、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第5位、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第94位,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1位。

城市品质得到新提高。主城建成区面积从31.89平方公里拓展到37.39平方公里;旧城连然街片区更新改造全面完成,武家庄片区危化企业搬迁入园加快推进,昆钢本部转型升级首开区启动建设。建成宁湖公园绿色慢行系统、螳螂川滨河绿道等一批生态绿色廊道,完成百花公园、东湖公园提升改造,人民广场项目开工建设。温泉摩崖石刻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楠园全面修缮,启动武庙恢复重建和太极书院保护工程。荣获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称号,2017年创建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以全国第八、西部第一的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安宁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安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农业农村呈现新面貌。累计完成农村道路提升改造129公里,水网提升改造320公里,高品质农田提升改造18600亩。投入1.6亿元,完成3296户农村相对低收入群体住房质量提升改造。投入3.4亿元,实施32个乡村振兴项目,打造省级示范村5个、昆明都市驱动型实验区1个,入选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列第52位。温泉小村、光崀大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八街凤仪村获云南省“美丽村庄”命名。完成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农村垃圾处理实现“三个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3.16%。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1.24亿元,着力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投入帮扶资金1.04亿元,助推禄劝县汤郎乡、转龙镇成功脱贫。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打赢蓝天保卫战,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完成市环境监控中心、主城区及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污染减排项目94个,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2020年PM2.5浓度较“十二五”末下降17.86%,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跻身“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打响碧水保卫战,完成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系统建设,实施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河(湖)长制向河(湖)长治转变;完成螳螂川(上段)、沙占河、九龙河(一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近20年来首次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国考、省考断面全部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20座矿山(矿坑)生态治理,恢复植被8600亩,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营造林15.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6%。

安宁东湖公园 木易帆/摄

发展动能实现新提升。着力抓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政府组成部门精减至26个,80项深化改革任务全面“销号”。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共承接上级下放审批事项204项,保留行政职权事项6082项、责任事项41384项,在全省率先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五级联动。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多证合一”“一窗通办”全面实施,累计新增市场主体32206户,注册资本金680.19亿元。减税降费力度空前,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免、降低税费62.69亿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到位内资1086.5亿元、外资2.92亿美元。

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财政民生支出占比每年保持在7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0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1万人,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6%以上。建成养老服务机构45家,被列为全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昆钢医院创建为三甲医院,安宁市被列为国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卫生乡镇全覆盖。稳步实施“三名工程”,培育名校长8人、培养和引进名师47人、建成名师工作室29个。投入22.53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所。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称号。文化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乡愁书院实现街道全覆盖,街道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达标。昆明网球公开赛、七彩云南“一带一路”网球邀请赛、温泉国际高原半程马拉松赛等赛事成为安宁对外名片。

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安宁市政府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围绕“六稳”工作、“六保”任务,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疫情防控成效明显,辖区无本土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产业项目扎实推进,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2亿元,增长21.4%;城乡建设取得突破,拆除“两违”建筑105.62万平方米,城市更新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投诉件及反馈问题全面完成整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年预计到位内、外资分别为203亿元、4564万美元,分别增长21%、11%;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兑现“十件民生实事”承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为47845元和21041元,分别增长3.5%、6.5%。

“十四五”蓝图绘就

开启全面高质量发展新进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安宁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昆明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和安宁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的安排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新型城市化先导区、昆明现代工业基地”目标,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滇中最美绿城、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建设进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着力提升发展竞争力,争当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坚持创新驱动,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推进产业转型,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着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做实高质量发展支撑;筑牢安全防线,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2025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亿元,争取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亿元以上,综合实力保持云南省前列,跻身县域经济全国百强榜前70位、西部县域前三。

推进昆明现代工业基地建设,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以安宁工业园区为核心,构建“124”(打造一个核心产业,提升两个优势产业,发展四个新兴产业)现代绿色工业产业集群;以太平新城、金方、连然、温泉为重点,全力推动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数字经济、文旅大健康和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八街、县街街道为主战场,连接草铺、禄脿、青龙街道部分区域,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到2025年,安宁市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20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以上,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基本建成昆明现代工业基地、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

坚持城乡融合,打造新型城市化先导区。构筑“两轴四片”城市发展格局,着力加快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争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到2025年,成功创成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昆明新型城市化先导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滇中最美绿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治理“三大攻坚行动”,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全力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推动“美丽安宁”全域化,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降幅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高于昆明市平均水平,“美丽安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设幸福宜居安宁。构建更加充分更有质量的就业增收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健康保障水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到2025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1000元、28000元,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教育、文化、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书勇

责编:李佳怡

编审:吴晨萍

终审: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