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衡阳经验”:推行“三大举措”培育时代新人

“去年以来,衡阳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通过创新方式、拓展内容、凝聚活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育时代新人,涌现出了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耒阳市坚守理想报考考古专业的留守女孩钟芳蓉等一批先进典型,并获评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日前,在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上,衡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以《突出三大举措,培育时代新人》为题作典型发言,推介衡阳精神文明建设特色亮点。
“三个注重”:凝结培育时代新人合力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各司其职、积极作为,深入谋划推进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注重高位推动、注重部门联动、注重考核驱动,凝结培育时代新人合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片
▲祁东县启航合唱团排练现场(资料图)
在高位推动方面,衡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衡阳市齐抓共管青少年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衡阳市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高规格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健全完善了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图片
▲关爱留守儿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资料图)
在部门联动方面,按照衡阳市文明办统筹抓总、部门各负其责原则,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衡阳市教育局牵头抓好学校教育,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纳入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衡阳市民政局全面落实“四位一体”救助保护机制,各县市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率达100%;团市委组织开展“绽放战疫青春 坚定制度自信”“红色文化进校园”、寻访革命足迹等活动100余场次,参与青少年近30万人次;衡阳市妇联打造“回雁家园”家庭教育品牌,开展“回雁”亲子课堂家庭教育公益讲座600余场,惠及60000余个家庭;城管执法局、文旅广体、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护蕾”行动,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图片
▲传承经典 翰墨飘香——书法教育进校园活动(资料图)
在考核驱动方面,全市每年定期召开工作部署会和推进会,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内容,每年至少开展2次联合检查考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三个作用”:构建培育时代新人网络
“在‘回雁家园’让我找到了同孩子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我和孩子爸爸纠正了以往许多不正确的方法,现在孩子变得活泼多了,也愿意跟我们交流自己的学习以及生活上的事,非常感谢‘回雁家园’讲师们的精彩讲课……”近日,一名高三的家长陈先生提及“回雁家园”家庭教育时说道。
图片
▲2020年衡阳未成年人“关爱留守·阳光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回雁家园”家庭教育讲师团是衡阳市近年来推动家、校、社区合力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招募专业老师和志愿者,打造专业化的家庭教育公益服务团队。目前,该组织已开展近千场亲子课堂家庭教育公益巡讲,惠及数万个家庭。这也是衡阳市在培育时代新人上,突出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作用,着力编织“三位一体”育人网络的缩影。
图片
▲新时代文明实践“学校联社区”活动(资料图)
同时,衡阳市不断健全社区与学校、家庭的合力育人机制。编写了地方教材《中小学生养成教育读本》,在全市2296所中小学校大力开展养成教育;在全省率先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345家庭教育服务体系”,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培训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1000多人;实现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100%全覆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学校联社区”活动,让城区中小学校参与到临近社区的志愿服务、扶贫帮困、文明创建、环境保护、防疫抗疫等实践活动,打通了学校、社区在文明创建中互联互通互助的“最后一公里”,搭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服务平台体系。
图片
▲“我们节日·端午”——衡阳市非遗(衡阳湘剧)进校园活动(资料图)
衡阳市还在全省率先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明确“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形成齐抓共管青少年教育的工作局面。
图片
▲衡阳市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资料图)
尤其是衡阳市自编教材《中小学生养成教育读本》,养成教育经验获评“全省教育工作创新(特色)项目”,养成教育“衡阳模式”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受到《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多次推介。
“三篇文章”:促进时代新人全面发展
2020年高考,耒阳市“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成绩获得全省文科第四名,填报志愿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一时引发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屡上热搜。钟芳蓉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一岁开始就跟爷爷奶奶生活,是典型的留守儿童。
小钟同学高考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近年来衡阳市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扶智扶志、培养时代新人,切实做好理想信念教育、艺术素养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三篇文章”的一个典型。
2020年10月28日,市九中举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画展,一幅幅传承红色基因画作,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在同学们的心里播种、生根、发芽。同学们纷纷表示,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民族的魂,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旗帜永不褪色。
图片
▲小学生展示美术作品(资料图)
据了解,衡阳市为切实做好理想信念教育、艺术素养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三篇文章”,首先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开学第一课”“七一”“十一”等时间节点,开设“四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等思想政治课,开展“红色故事汇”进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走进爱教基地等活动,近20余万人次乡村学生受到了教育。
图片
▲中小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资料图)
同时,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创建百所以上农村留守儿童艺术素养教育特色学校,组织千名以上专兼职艺术教育“衡阳群众”义务支教队伍,培养万名以上留守儿童艺术兴趣爱好者。目前,首批20所示范学校开展了“衡阳群众”义务艺术支教活动120余场次,落实艺术教育帮扶资金400余万元。利用驻衡高校、市县直学校、文明单位与乡村学校结对帮扶的方式,帮助乡村学校组建合唱、器乐、舞蹈、书法、绘画、戏曲、体育等兴趣小组,按照“一县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一宫一亮点”要求,助力乡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记者胡建军 通讯员雅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