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三五”】延川县:打好“就业+产业”组合拳 致富路上不掉队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延川县坚持把扩大充分就业作为群众脱贫的民生之本,通过建立就业扶贫基地、社区工厂等,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同时因地制宜,稳步推动山地苹果、大棚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发展,确保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致富。
在位于延川县的陕西华延服装厂生产车间里,上百名缝纫工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马小莲就是其中一位。去年3月份,家住马家河社区移民安置点的马小莲,在帮扶干部的介绍下,来到陕西华延服装厂打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陕西华延服装厂缝纫工 马小莲:
在这儿上班有了固定收入,一个月能拿到两千五百元左右,我回家后还能照顾孩子,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
2018年,延川县通过招商引资将陕西华延服装厂落户马家河社区郭家河村,企业自2019年3月开工至今,累计加工各类服装240万件,产值5000万元。公司先后累计帮助71名贫困群众、7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图片
陕西华延服装厂职工 冯利学:
通过(县)就业局的招聘来到华延服装厂,我一个月赚三千元左右,离家也近,父母放心,我自己也干得舒心。
陕西华延服装厂厂长 冯海岗:
我们首先有一个学徒班,根据贫困群众的劳动能力、个人意愿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劳动技能,每个月的收入不低于2500元,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这样他们就达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效果。
打好“就业+产业”组合拳,延川县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棚栽、山地苹果、特色养殖等产业。家住关庄镇二八甲村的村民秦正利,这几天正忙着在大棚里栽植西瓜苗,去年他依托棚栽产业就收入了10多万元。
图片
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脱贫巩固户 秦正利:
以前在外打工,2018年回来包了两个大棚,栽了一些西瓜。像地膜、地价一起减免,捎带着回来还喂几个猪,这会儿我已经脱贫了,精神干劲十足,干什么都有信心。
2015年以来,延川县通过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措施,全县63个贫困村、7207户21307人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如期实现了决胜脱贫攻坚目标。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657元增长到2020年的11775元,年均增长29.5%。
图片
延川县扶贫局局长 杨家利:
我们坚持把扩大充分就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民生之本,多举措、多渠道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按照“塬面苹果、沿黄红枣、川道大棚、沟道养殖”的产业布局,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产业全覆盖。下一步,我们要在稳岗就业和扶贫产业提质增效方面持续用力,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好乡村振兴路。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建斌
通讯员 王瑜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