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 莫忘歌声

1月5日,黑龙江省歌曲创作骨干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进行旅游歌曲创作采风。张建友摄影。

前几日,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出差回来的火车上,偶遇了几位去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旅游的江苏小伙子,他们告诉我,他们在漠河市北极村玩了泼水成冰、坐了狗拉爬犁、打了雪仗等等,总之玩的很开心。我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漠河?他们说,是在网上听了韩冰的歌曲《一路向北》后,产生了来漠河的想法。

这就是歌曲的魅力。一首歌火了一个地方、一个景区的例子比比皆是,《乌苏里船歌》唱响了赫哲族、《太阳岛》让哈尔滨名扬天下、《我爱你,塞北的雪》把黑龙江的冰雪美传遍全世界。《浏阳河》、《请到天涯海角来》、《太湖美》等等众多的歌曲带火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可以说,歌曲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力作用,也因此打造旅游歌曲成为很多省份传播旅游知名度、提升旅游品牌形象的一种手段。

由于旅游歌曲对景区景点、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的热情赞美,使该地的知名度大增,促进了该地旅游业的发展。这些以旅游业为背景,以提高受众的旅游兴趣,以促进旅游消费为目的而创作的旅游歌曲,成为推动当地旅游繁荣的有力推手。旅游歌曲把旅游背景、音乐、文学融合起来,用艺术美感去打动听众,以达到带动听众去旅游的目的。

旅游歌曲能够引起听众的好奇和旅游冲动,进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比如说民谣《成都》,让成都市的旅游经济迅速升温。特别是最近网络上很火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一下子就唱火了可可托海、那拉提两个景区,旅游收入大幅增长,这就是旅游歌曲的功能所在。

值得肯定的是,旅游歌曲已成为助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可是,记者在基层调研时却发现,有些地方还没意识到旅游歌曲所展示的能量,还没有把旅游歌曲列入到扩大旅游影响的范畴。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讲文旅融合,而旅游歌曲无疑是文旅融合、传播旅游声音的一个重要方法。比起动辄在平面、立体、网络上做广告宣传,打造旅游歌曲无论在成本上还是在作用上,都要划算得多。

由于工作缘故,记者经常深入一些景区进行采访,每个景区都播放一些音乐,却鲜有一首原创的景区作品。一位从事歌曲创作的知名人士说:“一个景区如果创作一套由10多首不同风格传播本景区特色的旅游歌曲,每天循环播放,只要游客能记住一句歌词或一句旋律,他就会经常哼唱,从而传递出景区的信息、扩大影响”。然而,这样的组歌,记者却从未在景区听过。因此记者呼吁:政府把旅游歌曲列入旅游产业发展范畴、景区景点把旅游歌曲列入经营范畴。

旅游歌曲创作离不开人才。记者发现,虽然文旅融合喊了有一阵子了,但却很少有专业院团走进景区采风创作,业余作者倒是经常有旅游歌曲推出。如果专业和业余进行高度融合,形成合力,共同创作旅游歌曲,旅游歌曲就会繁荣起来。应该大力培养旅游歌曲创作人才,无论作词、作曲、编配、演唱,只要一首歌火了,也为歌中所赞美的景区景点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把旅游歌曲打造成产业,形成生产、制作、营销一条龙服务。这样,在壮大旅游经济的同时,文化产业也得到了提高。这也是社会各界值得深思的问题。

可喜的是,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在旅游歌曲创作方面已开始行动,近两年先后举办了两期省级歌曲创作高级培训班和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三期初级培训班,培训学员600多人,很多学员都创作出了旋律优美的旅游歌曲。其中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苏琪创作的《林口之恋》、鸡西市城子河区方正智创作的《我的新阳湖》、齐齐哈尔市委党校张志勇创作的《鹤骨笛》、大庆市林甸县武迪创作的《温泉之乡我的家》等上百首旅游歌曲在当地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衷心地希望,旅游歌曲能为旅游业的发展助力。衷心地祝愿,旅游歌曲在旅游建设中振展双翼、翱翔九天!

责编: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