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精神——战“不毛之地” 造“塞上绿洲”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从曾经的“不毛之地”,到如今的“塞上绿洲”,70余年里,右玉人民久久为功,用一场执着的造绿接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生态奇迹。
右玉县地处塞北高原,距毛乌素沙漠100公里。自古以来,这里风沙肆虐,土地沙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初期,右玉全县森林覆盖率不足0.3%,而被风蚀沙化的土地却占到76%以上。一位到这里考察过的德国专家曾断言,右玉不适合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
如何遏制肆虐的风沙,把数百万亩荒漠化的土地改造成良田,成了摆在右玉干部群众面前的最大难题。上任第二天,右玉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和县长姜永济就背起水壶,带上军用地图,开始了对全县的徒步考察。
图片
1949年秋,在右玉县的一个山沟,张荣怀看到了在右玉从没见到过的景象:高口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沟里是一片没有被风沙淹没、长势很好的土豆,一个年轻人正在那里种树。50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成为第一个获得“造林功臣”称号的右玉人。他的名字叫曹国权。曹国权自发的成功实践让张荣怀眼前一亮。当晚,就在曹国权家的窑洞里,两个人聊了一晚上种树的事。
图片
1949年10月24日,张荣怀在县委工作会议上,面对全县干部提出了一个上口而响亮的口号——“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大会开完后,张荣怀带领32名干部顶着风沙,在苍头河畔每人种下了10棵树。然而,这些树很快淹没在风沙中。
起步是艰难的。但正是张荣怀和第一届县委定下的植树方针,掀开了右玉几十年沧海变桑田的壮丽诗篇。从此,绿色的接力棒在一任任县委书记手中开始传递。
1956年右玉把造绿的主攻目标瞄向了黄沙洼。这道长约二十公里、宽四公里的移动沙丘,地处大风口,每年都以十几米的速度向右卫老城逼近。
上任不久的右玉第四任县委书记马禄元,带领上万劳动力,走进了黄沙洼。一把镢头一双手,一把炒面一块窝头。右玉干部群众自带干粮、喝着冷水,常年奋战在植树工地上。
图片
经过近两年的苦战,右玉人硬是在黄沙洼种下了9万多棵树苗。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风裹挟着沙尘,刮了整整九天九夜。大风过后,活下来的树苗仅只剩下几棵。
就在右玉干部群众苦苦寻找治沙办法的时候,庞汉杰来到右玉,担任右玉县委第一书记。他带领林业、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规划小组,奔波两个月,修订治沙方案。1958年的秋天,右玉开始“二战黄沙洼”。
图片
从1957年到1962年,在马营河和苍头河的两岸,右玉人终于种活了成片的林木,取得了“二战黄沙洼”的阶段性胜利。经过前后八年的奋战,近百平方公里的黄沙洼上,一片郁郁葱葱的塞上绿洲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后几十年里,右玉领导班子虽几经更迭,始终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一张蓝图、一个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顽强执著地为右玉大地披绿增翠。正如曾任县委书记的常禄所说的,我们是“飞鸽”牌的干部,但一定要做“永久”牌的事。
图片
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塞北。此时,右玉的国土绿化面积已经达到34%。风沙小了,绿意浓了,右玉人的生存危机基本解除,对于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更好地发展,右玉干部群众集思广益,形成了16字的发展方针: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促进农副,尽快致富。2000年初,右玉开始实施“百村万人大移民”,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居住,腾出来的山坡土地经过重整连片,改造成林区、草场和牧区,一个以生态畜牧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造绿、护绿依然是右玉发展的主线。
今天右玉全县的绿化面积达到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4%,将近90%的沙化面积得到了有效治理。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右玉人逐步把几十年的生态建设成果转化为强县富民的优势资源,逐步发展起苗木、瓜果、特色观光游等一大批产业项目,民宿、农家乐等在林间绿意中遍地开花。2018年,右玉县顺利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
图片
从曾经的荒漠隔壁、风沙弥漫,到如今的塞上绿洲、山清水秀,一路走来,右玉人久久为功,创造了黄土高原上的生态奇迹,更积淀出厚重的“右玉精神”。
2012年9月28日,习近平同志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新时代,放眼华夏大地,“右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正激励我们创造更多的绿色发展奇迹和因地制宜、脱贫致富的故事。
图片
来源:人民日报